一种玻璃加工装置上的自动输送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691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加工装置上的自动输送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前侧面外侧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基座的前后侧面均固定有安装板,本玻璃加工装置上的自动输送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皮带进行玻璃的输送,上侧面敞口的基座与皮带的上侧部分构成一个相对密闭的负压腔,通过负压机可使腔室压力减小,通过负压孔实现对玻璃的吸附,避免玻璃在输送过程中的晃动,避免了玻璃的碰撞划伤,通过张紧辊和支撑辊对皮带的内侧进行支撑,避免皮带的打滑,同时保证负压腔的密闭性,通过可升降的托板进行玻璃板的提升,方便进行玻璃板的取放,提高了玻璃板输送的效率。

An Automatic Conveyor on Glass Process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onveyor on a glass proces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control switch is installed on the front side and outer side of the base. The input end of the control switch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external power supply.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base are fixed with installation plates, and an automatic conveyor on the glass processing device.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easy to use. The glass is conveyed through the belt. The open base on the upper sid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belt constitute a relatively closed negative pressure chamber. The chamber pressure can be reduced by the negative pressure machine. The glass can be absorbed through the negative pressure hole, thus avoiding the shaking of the glass in the conveying process and avoiding the glass. The inner side of the belt is supported by tension roll and support roll to avoid slippage of the belt and to ensure the tightness of the negative pressure chamber. The glass plate is lifted by lifting bracket,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aking and placing the glass plate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conveying the glass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加工装置上的自动输送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玻璃加工装置上的自动输送机。
技术介绍
在玻璃自动化生产线上,玻璃加工传送是非常重要的生产环节之一,传动装置在各个产业中运用相当的广泛,传动装置的稳定运行直接影响了生产以及加工中的效率,常见的传动装置为齿轮传动和带传动,应用在玻璃生产中的设备表现为皮带或成组的导料辊进行传送,皮带传输方便,但过长的皮带承压较小,同时缺乏定位装置,玻璃容易在输送时产生碰撞,造成划痕,导致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玻璃加工装置上的自动输送机,结构简单,使用皮带进行输送,使用方便,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对玻璃进行一定的吸附,避免玻璃在运行过程中的震动和碰撞,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加工装置上的自动输送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前侧面外侧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基座的前后侧面均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基座左右两端的前后侧均相对固定有侧架,所述侧架的轴孔内设有辊轴,所述辊轴的外侧中部固定有辊筒,后侧的侧架后侧面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辊轴的后端固定相连,两根辊筒通过皮带相连,且基座处在皮带的中部,所述皮带的中部均匀分布有负压孔,所述基座为上端敞口的腔盒,所述基座左侧面的安装口上设有负压机,所述基座的下表面设有条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固定有竖直方向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下端滑动连接有轴座,所述轴座内设有与皮带下侧部分接触的张紧辊,所述轴座上侧的导向轴外侧套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伺服电机和负压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座的前后侧面相对固定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左端上表面固定有竖直方向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臂上端面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左右端相对设有缺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座的上端敞口处的前后侧相对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设有转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的外侧面中部固定有支撑辊,所述支撑辊的上侧面与皮带的上侧部分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玻璃加工装置上的自动输送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皮带进行玻璃的输送,上侧面敞口的基座与皮带的上侧部分构成一个相对密闭的负压腔,通过负压机可使腔室压力减小,通过负压孔实现对玻璃的吸附,避免玻璃在输送过程中的晃动,避免了玻璃的碰撞划伤,通过张紧辊和支撑辊对皮带的内侧进行支撑,避免皮带的打滑,同时保证负压腔的密闭性,通过可升降的托板进行玻璃板的提升,方便进行玻璃板的取放,提高了玻璃板输送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左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101凹槽、2控制开关、3安装板、4侧架、5辊轴、6辊筒、7伺服电机、8皮带、801负压孔、9负压机、10支撑辊、11转轴、12导向轴、13轴座、14张紧辊、15支撑弹簧、16延伸杆、17电动伸缩杆、18托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玻璃加工装置上的自动输送机,包括基座1,基座1的前侧面外侧安装有控制开关2,控制开关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基座1的前后侧面相对固定有延伸杆16,延伸杆16的左端上表面固定有竖直方向的电动伸缩杆17,电动伸缩杆17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2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动伸缩杆17的伸缩臂上端面固定有托板18,托板18的左右端相对设有缺槽,基座1的前后侧面均固定有安装板3,基座1左右两端的前后侧均相对固定有侧架4,侧架4的轴孔内设有辊轴5,辊轴5的外侧中部固定有辊筒6,后侧的侧架4后侧面固定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与辊轴5的后端固定相连,两根辊筒6通过皮带8相连,且基座1处在皮带8的中部,皮带8的中部均匀分布有负压孔801,基座1为上端敞口的腔盒,基座1的上端敞口处的前后侧相对设有轴孔,轴孔内设有转轴11,转轴11的外侧面中部固定有支撑辊10,支撑辊10的上侧面与皮带8的上侧部分贴合,基座1左侧面的安装口上设有负压机9,基座1的下表面设有条形的凹槽101,凹槽101的槽底固定有竖直方向的导向轴12,导向轴12的下端滑动连接有轴座13,轴座13内设有与皮带8下侧部分接触的张紧辊14,轴座13上侧的导向轴12外侧套接有支撑弹簧15,控制开关2的输出端分别与伺服电机7和负压机9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2上设有与伺服电机7、负压机9和电动伸缩杆17一一对应的按钮,本玻璃加工装置上的自动输送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皮带8进行玻璃的输送,上侧面敞口的基座1与皮带8的上侧部分构成一个相对密闭的负压腔,通过负压机9可使腔室压力减小,通过负压孔801实现对玻璃的吸附,避免玻璃在输送过程中的晃动,避免了玻璃的碰撞划伤,通过张紧辊14和支撑辊10对皮带8的内侧进行支撑,避免皮带8的打滑,同时保证负压腔的密闭性,通过可升降的托板18进行玻璃板的提升,方便进行玻璃板的取放,提高了玻璃板输送的效率。在使用时:伺服电机7工作带动辊轴5和辊筒6转动,皮带8随辊筒6进行逆时针转动,负压机9工作排出基座1的内气体,负压孔801由于负压产生一定的吸附效果,由于张紧辊14的支撑,皮带8保持张紧,将玻璃置于皮带8的上表面右端,负压孔801吸附玻璃,避免晃动,输送至皮带8的左端时,电动伸缩杆17工作带动托板18上升,托板18将玻璃撑起,方便手持或机械手的抓取。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皮带8进行输送,使用方便,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对玻璃进行一定的吸附,避免玻璃在运行过程中的震动和碰撞。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加工装置上的自动输送机,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前侧面外侧安装有控制开关(2),所述控制开关(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基座(1)的前后侧面均固定有安装板(3),所述基座(1)左右两端的前后侧均相对固定有侧架(4),所述侧架(4)的轴孔内设有辊轴(5),所述辊轴(5)的外侧中部固定有辊筒(6),后侧的侧架(4)后侧面固定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与辊轴(5)的后端固定相连,两根辊筒(6)通过皮带(8)相连,且基座(1)处在皮带(8)的中部,所述皮带(8)的中部均匀分布有负压孔(801),所述基座(1)为上端敞口的腔盒,所述基座(1)左侧面的安装口上设有负压机(9),所述基座(1)的下表面设有条形的凹槽(101),所述凹槽(101)的槽底固定有竖直方向的导向轴(12),所述导向轴(12)的下端滑动连接有轴座(13),所述轴座(13)内设有与皮带(8)下侧部分接触的张紧辊(14),所述轴座(13)上侧的导向轴(12)外侧套接有支撑弹簧(15),所述控制开关(2)的输出端分别与伺服电机(7)和负压机(9)的输入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加工装置上的自动输送机,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前侧面外侧安装有控制开关(2),所述控制开关(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基座(1)的前后侧面均固定有安装板(3),所述基座(1)左右两端的前后侧均相对固定有侧架(4),所述侧架(4)的轴孔内设有辊轴(5),所述辊轴(5)的外侧中部固定有辊筒(6),后侧的侧架(4)后侧面固定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与辊轴(5)的后端固定相连,两根辊筒(6)通过皮带(8)相连,且基座(1)处在皮带(8)的中部,所述皮带(8)的中部均匀分布有负压孔(801),所述基座(1)为上端敞口的腔盒,所述基座(1)左侧面的安装口上设有负压机(9),所述基座(1)的下表面设有条形的凹槽(101),所述凹槽(101)的槽底固定有竖直方向的导向轴(12),所述导向轴(12)的下端滑动连接有轴座(13),所述轴座(13)内设有与皮带(8)下侧部分接触的张紧辊(1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玻扬节能钢化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