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670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2:34
本申请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计算机,磁共振成像系统中还包括接收线圈阵列:获取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分别基于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以及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和偶回波相位信息;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映射为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基于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图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医学影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是现代医疗影像学中主要的成像方式之一,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共振现象,采用射频激励激发人体中的氢质子,并采用梯度场进行位置编码,随后采用接收线圈接收带位置信息的磁共振信号,最终利用傅里叶变换重建出磁共振图像。为了实现快速磁共振成像,可以采用平面回波成像(EchoPlanarimaging,EPI)技术,即基于EPI序列对受检体进行磁共振扫描,从而获取该受检体的磁共振图像。EPI技术与磁共振成像中常规采用的梯度回波成像技术不同,EPI技术是在对受检体进行一次射频激励激发后,利用读梯度的连续正反切换,在每次切换时产生一个梯度回波。如果对这些梯度回波分别施加不同的相位编码,则可以实现通过对受检体的一次或者多次激发采集到整个K空间数据,即采集到该受检体的原始成像数据。在这些原始成像数据中,正梯度采集的K空间数据可以称为偶回波数据,负梯度采集的K空间数据则可以称为奇回波数据。对于EPI技术,由于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对应的读梯度方向不一致,因此磁共振系统在硬件或其他方面的不完善,都既有可能导致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出现不同的相位误差,从而导致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中出现奈奎斯特伪影(也称为N/2伪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以提高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图像质量。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计算机,所述磁共振成像系统中还包括接收线圈阵列,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一组成像数据在一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并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基于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计算机,所述磁共振成像系统中还包括接收线圈阵列,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一组成像数据在一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并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构造单元,用于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成像单元,用于基于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分析上述实施例可知,在EPI序列中的多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多组成像数据后,可以分别对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重建,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和偶回波相位信息,后续可以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所有奇回波数据和所有偶回波数据映射为该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最后可以基于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该虚拟线圈阵列的这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得到最终的磁共振图像。这样,由于将确定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和偶回波相位信息用于后续的并行磁共振重建,即利用确定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和偶回波相位信息对奇回波和偶回波之间的相位差异进行校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N/2伪影,此外,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视为增加了线圈阵列的线圈通道数量,因此可以有效减小g-factor,即降低g-factor对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影响,提高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信噪比,减少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中的相关伪影,即提高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图像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所在设备的硬件结构图;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相关技术中,由磁共振系统的不完善导致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的相位误差通常包括三类:零阶相位误差、线性相位误差和高阶项相位误差。为了减小相位误差,可以采用通过参考数据进行校正的方式,即先对受检体进行未施加相位编码的磁共振扫描(可以称为预扫描),再对受检体进行正常施加相位编码的磁共振扫描,从而可以通过由预扫描得到的参考数据对后续的磁共振扫描得到的成像数据进行校正,以减小相位误差。然而采用这种方式,由于在进行校正时默认相位是线性变化的或仅沿读梯度方向变化的,因此仅能对零阶相位误差和线性相位误差进行校正,而无法对高阶相位误差进行校正,且无法修正奇、偶回波的相位误差的各向异性,从而导致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中仍然存在残余伪影,图像质量较低。或者,也可以采集多行K空间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并由这些参考数据实现伪影的二维校正,然而这种校正方式也不能完全消除涡流高阶项所产生的伪影。此外,这种校正方式此方法对运动也很敏感,且不能用于针对EPI序列的弥散成像校正。再者,还可以先将采集到的成像数据中的奇、偶回波数据分离,再分别对奇、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最后将对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得到的图像,与对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得到的图像结合,得到最终的磁共振图像。采用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计算机,所述磁共振成像系统中还包括接收线圈阵列,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一组成像数据在一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并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基于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计算机,所述磁共振成像系统中还包括接收线圈阵列,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一组成像数据在一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并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基于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中包括N个线圈通道,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为M组成像数据,每组成像数据中包括N个奇回波数据和N个偶回波数据;所述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包括:构造包括N×M×2个线圈通道的虚拟线圈阵列;将N×M个奇回波数据和N×M个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包括:基于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确定所述接收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奇回波折叠图;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奇回波折叠图进行敏感度编码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以获取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中间图;在对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中间图进行低通滤波后,从低通滤波后的奇回波中间图中提取相位信息,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所述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包括:基于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确定所述接收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偶回波折叠图;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折叠图进行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以获取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中间图;在对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中间图进行低通滤波后,从低通滤波后的偶回波中间图中提取相位信息,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包括: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和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的组数,确定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基于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以及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确定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重建计算因子;基于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确定所述虚拟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原始折叠图;基于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重建计算因子和确定的所有原始折叠图进行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包括:基于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控制对受检体进行磁共振扫描,所述EPI序列中包括至少一次射频激励;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一组成像数据由所述受检体在一次射频激励下产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预设的相位调制规则,对所述至少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志刚宋瑞波黄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