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种在通过固定构件而固定于车身的罐处能够降低破损的可能性的车辆。车辆具备:罐,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前方部件的后方,且以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及固定构件,将所述罐与所述车辆的车身固定,在从前方方向侧观察车辆时,前方部件与罐至少一部分重叠,在前方部件与所述罐接触从而对罐施加了预先确定的值以上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外力时,固定构件解除罐与车身的固定。
vehicle
A vehicle capable of reducing the possibility of damage is provided in a tank fixed to the body through a fixed member. Vehicles are equipped with: tanks, which are arranged behind the front and rear parts in the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s of the vehicle and are arranged in the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s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and fixed components, which fix the tanks and the body of the vehicle. When the vehicle is viewed from the front side, the front components overlap with at least a part of the tank, and the front components overlap with the tank. When the tank contacts, and the external forc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is applied to the tank with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more, the fixing member releases the fixing of the tank and the ca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本公开涉及关于搭载罐的车辆的技术。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如下的技术:在罐的固定构造中,通过利用托架固定罐的一端,而将罐固定于支承构件(例如,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882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以往的技术中,在以使罐的长度方向成为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方式搭载有罐的情况下,在车辆与其他物体发生了碰撞时,位于比罐靠前方处的前方部件会向后方侧移动,可能会与罐发生碰撞。由于罐通过托架而固定于车身,因此在前方部件与罐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可能会无法释放掉从前方部件向罐施加的外力。在该情况下,罐可能会由于外力而破损。另外,不限于托架,上述课题对于将罐固定于车身的固定构件是共通的。因此,一直以来,希望有一种在通过固定构件而固定于车身的罐处能够降低破损的可能性的技术。[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来实现。(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搭载有罐的车辆。该车辆具备:前方部件,配置于前舱内;所述罐,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前方部件的后方,且以长度方向沿着所述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及固定构件,在所述罐中的所述前后方向上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处将所述罐与所述车辆的车身固定,在从前方方向侧观察所述车辆时,所述前方部件与所述罐至少一部分重叠,在所述前方部件与所述罐接触从而对所述罐施加了预先确定的值以上的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外力时,所述固定构件解除所述罐与所述车身的固定。根据该方式,在前方部件与罐接触从而对罐施加了预先确定的值以上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外力时,固定构件解除罐与车身的固定。因此,能够释放掉由前方部件施加到罐的外力,因此能够降低罐破损的可能性。(2)在上述方式中,可以是,所述前方部件具有燃料电池组和配置于所述燃料电池组的上部的电子设备。根据该方式,能够释放掉由燃料电池组和电子设备施加到罐的外力,因此能够降低罐破损的可能性。(3)在上述方式中,可以是,所述罐具有接口部,该接口部设置在通过所述固定构件而固定于所述车身的所述端部,所述固定构件具有:托架,沿周向包围所述接口部,与所述接口部卡合而限制所述罐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运动;及螺栓,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比所述接口部中的由所述托架包围的部分靠外侧的位置将所述托架固定于所述车身,所述托架具有:托架主体;螺栓孔,沿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贯通所述托架主体,供所述螺栓的轴部插通;及切口部,形成从所述螺栓孔朝向前方方向延伸并且宽度比所述轴部的直径小的开口,所述切口部具有:一端开口部,形成所述开口的一端,与所述螺栓孔连接;另一端开口部,形成所述开口的另一端,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与所述一端开口部对向;外侧侧面,形成所述开口中的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及内侧侧面,形成所述开口中的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面,所述外侧侧面以随着从所述一端开口部靠近所述另一端开口部而位于所述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前后方向倾斜,在对所述罐施加了所述外力时,所述切口部通过使所述轴部通过所述开口来解除所述罐与所述车身的固定。在此,在通过对罐施加外力而轴部开始通过切口部的开口时,托架主体中的形成有切口部的部分相对于轴部的通过方向(脱离方向)即前方方向倾斜。根据该方式,通过使切口部的外侧侧面以随着从一端开口部靠近另一端开口部而位于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式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能够抑制外侧侧面相对于轴部的通过方向的倾斜的程度。由此,能够降低轴部卡挂于切口部的可能性,能够使轴部顺畅地通过开口。(4)在上述方式中,可以是,所述外侧侧面相对于所述前后方向在7°以上且19°以下的角度范围内倾斜。根据该方式,能够进一步抑制外侧侧面相对于轴部的通过方向的倾斜的程度。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轴部卡挂于切口部的可能性,能够使轴部更加顺畅地通过开口。(5)在上述方式中,可以是,所述内侧侧面以随着从所述一端开口部靠近所述另一端开口部而位于所述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前后方向倾斜。根据该方式,通过使切口部的内侧侧面以随着从一端开口部靠近另一端开口部而位于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式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能够抑制内侧侧面相对于轴部的通过方向的倾斜的程度。由此,能够降低轴部卡挂于切口部的可能性,能够使轴部顺畅地通过开口。(6)在上述方式中,可以是,所述内侧侧面相对于所述前后方向在7°以上且19°以下的角度范围内倾斜。根据该方式,能够进一步抑制内侧侧面相对于轴部的通过方向的倾斜的程度。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轴部卡挂于切口部的可能性,能够使轴部更加顺畅地通过开口。(7)在上述方式中,可以是,还具有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位于所述罐的下方,对与所述车身的固定被解除后的所述罐进行支承。根据该方式,由于能够利用支承构件来对与车身的固定被解除后的罐进行支承,因此能够降低罐因下落而破损的可能性。(8)在上述方式中,可以是,所述支承构件是转向稳定撑杆。根据该方式,由于转向稳定撑杆兼作为支承构件,因此能够减少部件个数。本公开能够以上述以外的各种方式实现,例如,除了上述的车辆之外,还能够以将罐固定于车身的托架、罐向车辆的固定构造等方式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车辆的结构的概略图。图3是地板的概略图。图4是罐的外观图。图5是用于对罐及燃料电池模块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的第一图。图6是用于对罐及燃料电池模块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的第二图。图7是用于对带进行说明的图。图8是沿着图5的8-8的剖视图。图9是固定构件的立体图。图10是从后方侧观察将罐固定于地板的状态时的图。图11是用于对第一托架主体及第二托架主体与接口主体的卡合进行说明的图。图12是用于对切口部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13是用于对切口部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14是用于对参考例的固定构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5是用于对固定构件处的罐与车身的固定的解除进行说明的第一图。图16是用于对固定构件处的罐与车身的固定的解除进行说明的第二图。图17是用于对变形形态的固定构件进行说明的图。具体实施方式A.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作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10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车辆10的结构的概略图。图3是地板12的概略图。在图1中,图示出表示车辆10的前后方向的箭头FRD和表示车辆10的高度方向的箭头HLD。另外,在图2中,图示出箭头FRD和表示车辆10的宽度方向的箭头BD。另外,在图3中,图示出箭头FRD、箭头HLD、箭头BD。此外,在之后的图中,根据需要而图示出箭头FRD、箭头HLD、箭头BD。在前后方向FRD中,箭头FD表示车辆10的前方方向,箭头RD表示车辆10的后方方向。另外,在高度方向HLD中,箭头HD表示车辆10的上方向,箭头LD表示车辆10的下方向。在图1中表示了车辆10的宽度方向BD的中央位置处的沿着车辆10的前方方向FD及后方方向RD的剖面。图2是表示从上方向观察车辆10时的图,在该图2中也图示出内部的一部分构造。车辆10(图1)具备车厢15和前舱110。前舱110位于比车厢15靠前方方向FD侧处。前舱110与车厢15由前围板DB隔开。车辆10还具备一对前轮FW、一对后轮RW、电动机M、车身11、框架18(图2)、包含燃料电池组25的燃料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搭载有罐,其中,所述车辆具备:前方部件,配置于前舱内;所述罐,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前方部件的后方,且以长度方向沿着所述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及固定构件,在所述罐中的所述前后方向上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处将所述罐与所述车辆的车身固定,在从前方方向侧观察所述车辆时,所述前方部件与所述罐至少一部分重叠,在所述前方部件与所述罐接触从而对所述罐施加了预先确定的值以上的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外力时,所述固定构件解除所述罐与所述车身的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11 JP 2017-0944481.一种车辆,搭载有罐,其中,所述车辆具备:前方部件,配置于前舱内;所述罐,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前方部件的后方,且以长度方向沿着所述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及固定构件,在所述罐中的所述前后方向上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处将所述罐与所述车辆的车身固定,在从前方方向侧观察所述车辆时,所述前方部件与所述罐至少一部分重叠,在所述前方部件与所述罐接触从而对所述罐施加了预先确定的值以上的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外力时,所述固定构件解除所述罐与所述车身的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前方部件具有燃料电池组和在所述燃料电池组的上部配置的电子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罐具有接口部,该接口部设置在通过所述固定构件而固定于所述车身的所述端部,所述固定构件具有:托架,沿周向包围所述接口部,与所述接口部卡合而限制所述罐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运动;及螺栓,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比所述接口部中的由所述托架包围的部分靠外侧的位置将所述托架固定于所述车身,所述托架具有:托架主体;螺栓孔,沿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贯通所述托架主体,供所述螺栓的轴部插通;及切口部,形成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泽田丰,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