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600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3:57
实现内燃机的减振性能提高。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具有:驱动齿轮(39),其向与曲轴(16)相同的方向旋转;动力传递机构(48),其传递驱动齿轮(39)的旋转动力;被动齿轮(50),其从动力传递机构(48)接受动力并向与曲轴(16)相反的方向旋转;以及平衡配重(54),其被设置在被动齿轮(50)上,动力传递机构(48)具有:承载部件(40),其通过设置在外周的齿轮部(67),在与内燃机的起动马达(60)之间进行动力传递;以及锥齿轮(45),其被承载部件(40)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与驱动齿轮(39)和被动齿轮(50)啮合,承载部件(40)具有突起部(70),该平衡装置具有检测突起部(70)的传感器(71),根据传感器(71)的检测结果来检测承载部件(40)的相位。

Balancing Devic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mproving the vibration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he balancing devic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has: a driving gear (39), which rotates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the crankshaft (16); a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48), which transfers the rotating power of the driving gear (39); a passive gear (50), which receives power from the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48) and rotate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o the crankshaft (16); and a balancing counterweight (54), which is set. The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48) is mounted on a passive gear (50) and has: a bearing component (40), which transmits power between the starting motor (60)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the gear (67) of the peripheral gear, and a bevel gear (45), which is supported by a bearing component (40) axle to rotate and with a driving gear (39) and a passive gear (50). Meshing, the bearing component (40) has a protrusion part (70), and the balancing device has a sensor (71) for detecting the protrusion part (70), which detects the phase of the bearing component (40) according to the detection result of the sensor (7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燃机的平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的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已知在发动机等内燃机中,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而产生振动。在这样的内燃机中,为了减少振动,大多采用搭载有平衡装置的结构。作为这种平衡装置,具有将在内燃机运转时向与曲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平衡配重配置为与曲轴同轴的结构。作为这种现有技术,例如公开了如下的结构,在将曲轴的旋转通过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反转后,通过链条驱动机构在不改变旋转方向的情况下将动力传递给曲轴上的平衡齿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作为其他的技术,例如公开了如下的结构,在将曲轴的旋转通过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反转后,通过空转齿轮向曲轴上的平衡齿轮传递动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50-03264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145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以往的结构中,无论是哪种技术,都需要以使得平衡配重的旋转方向相对于曲轴的旋转方向为反方向的方式来设置动力传递机构,因此会造成部件数量的增加和轴部件的追加导致的内燃机的大型化,并且具有限制布局的自由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既能够确保内燃机的小型化和布局的自由度,又能够实现内燃机的减振性能提高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在该说明书中包含了在2016年3月31日提交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6-071041的全部内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具有:曲轴箱(11),其具有收纳曲轴(16)的曲轴销(16c)和对重(16d)的曲轴室(13c);以及平衡配重(54),其向与所述曲轴(16)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该内燃机的平衡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装置具有:驱动齿轮(39),其与所述曲轴(16)连结并向与该曲轴(16)相同的方向旋转;动力传递机构(48),其传递所述驱动齿轮(39)的旋转动力;被动齿轮(50、250),其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48)接受动力并向与所述曲轴(16)相反的方向旋转;以及所述平衡配重(54),其被设置在所述被动齿轮(50、250)上,所述动力传递机构(48)具有:承载部件(40),其通过设置在外周的齿轮部(67),在与所述内燃机的起动马达(60)之间进行动力传递;锥齿轮(45),其被该承载部件(40)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与所述驱动齿轮(39)和所述被动齿轮(50、250)啮合;以及单向离合器(68),其被安插在所述承载部件(40)与所述驱动齿轮(39)之间,所述承载部件(40)或所述被动齿轮(250)具有被检测部(70、250b),所述平衡装置具有检测所述被检测部(70、250b)的传感器(71、81),根据所述传感器(71、81)的检测结果来检测所述承载部件(40)或所述被动齿轮(250)的相位。根据本专利技术,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具有将驱动齿轮的旋转动力通过锥齿轮传递给被动齿轮的动力传递机构,支承锥齿轮的承载部件或被动齿轮具有被检测部,该平衡装置具有检测被检测部的传感器,根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检测承载部件或被动齿轮的相位。由此,通过被承载部件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锥齿轮,将驱动齿轮的旋转传递给被动齿轮,能够使被动齿轮的平衡配重相对于曲轴逆旋转,因此可通过紧凑的构造来减少振动。因此,能够确保内燃机的小型化和布局的自由度。此外,根据对承载部件或被动齿轮的被检测部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检测承载部件或被动齿轮的相位,因此能够根据该检测到的相位来减少内燃机的振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根据基于所述传感器(71、81)的检测结果而检测出的所述承载部件(40)或所述被动齿轮(250)的相位,通过所述起动马达(60)使所述承载部件(40)或所述被动齿轮(250)旋转到规定的相位。根据本专利技术,根据传感器对相位的检测结果,通过起动马达使承载部件或被动齿轮旋转到规定的相位,因此即使在平衡配重的相位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起动马达使承载部件或被动齿轮旋转,从而调节平衡配重的相位。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振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起动马达(60)在所述内燃机起动后立刻被驱动,使得所述承载部件(40)的所述被检测部(70)停止在所述传感器(71)的位置上。根据本专利技术,起动马达在内燃机起动后立刻被驱动,使得承载部件的被检测部停止在传感器的位置上,因此在内燃机起动后能够即刻以被检测部为基准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调节平衡配重的相位。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起动马达(60)在所述内燃机处于停止时被驱动,使得所述承载部件(40)向与所述承载部件(40)通过所述单向离合器(68)与所述驱动齿轮(39)啮合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所述承载部件(40)被旋转到所述规定的相位。根据本专利技术,起动马达在内燃机处于停止时被驱动,使得承载部件向与承载部件通过单向离合器与驱动齿轮啮合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承载部件被旋转到规定的相位。由此,即使在内燃机处于停止时,也能够通过使单向离合器向反方向旋转而使承载部件旋转,能够调节平衡配重的相位。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被动齿轮(50、250)的旋转速度与所述曲轴(16)的旋转速度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被动齿轮的旋转速度与曲轴的旋转速度相同,因此能够将平衡配重设置在被动齿轮上来减少曲轴的振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起动马达(60)的输出齿轮(62)与所述承载部件(40)的所述齿轮部(67)之间具有减速齿轮(65)。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起动马达的输出齿轮与承载部件的齿轮部之间具有减速齿轮,因此能够将起动马达的扭矩通过减速齿轮放大并传递给承载部件,通过承载部件起动内燃机。此外,在从承载部件通过减速齿轮向起动马达传递旋转的情况下,作为增速齿轮发挥作用,因此能够减小从承载部件传递给起动马达的扭矩。因此,在起动马达停止的状态下,能够通过起动马达的旋转阻力而固定承载部件,能够通过承载部件所支承的锥齿轮,使被动齿轮逆旋转。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件(40)具有贯穿两侧面的窗口部(43),所述锥齿轮(45)被配置为其齿部面对所述窗口部(43)。根据本专利技术,锥齿轮被配置为其齿部面对承载部件的窗口部,因此能够通过在窗口部中穿过的锥齿轮,使驱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39)形成在与所述曲轴(16)连结的飞轮(33)的侧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驱动齿轮形成在与曲轴连结的飞轮的侧面上,因此可削减部件数量,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件(40)在半径方向内侧具有收纳所述曲轴(16)的筒状部(41),在所述筒状部(41)的半径方向外侧配置有所述被动齿轮(50、250),在所述筒状部(41)的端部设置有卡簧(52)。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承载部件的筒状部的半径方向外侧配置有被动齿轮,在筒状部的端部设置有卡簧。由此,能够通过卡簧来固定被配置在承载部件的筒状部的半径方向外侧的被动齿轮,能够将承载部件与被动齿轮构成为一个组装体。因此,可实现小型化和组装性的提高。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中,既能够确保内燃机的小型化和布局的自由度,又能够调节平衡配重的相位而有效地减少振动。此外,在内燃机起动后能够立即以被检测部部为基准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调节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具有:曲轴箱(11),其具有收纳曲轴(16)的曲轴销(16c)和对重(16d)的曲轴室(13c);以及平衡配重(54),其向与所述曲轴(16)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该内燃机的平衡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装置具有:驱动齿轮(39),其与所述曲轴(16)连结并向与该曲轴(16)相同的方向旋转;动力传递机构(48),其传递所述驱动齿轮(39)的旋转动力;被动齿轮(50、250),其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48)接受动力并向与所述曲轴(16)相反的方向旋转;以及所述平衡配重(54),其被设置在所述被动齿轮(50、250)上,所述动力传递机构(48)具有:承载部件(40),其通过设置在外周的齿轮部(67),在与所述内燃机的起动马达(60)之间进行动力传递;锥齿轮(45),其被该承载部件(40)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与所述驱动齿轮(39)和所述被动齿轮(50、250)啮合;以及单向离合器(68),其被安插在所述承载部件(40)与所述驱动齿轮(39)之间,所述承载部件(40)或所述被动齿轮(250)具有被检测部(70、250b),所述平衡装置具有检测所述被检测部(70、250b)的传感器(71、81),根据所述传感器(71、81)的检测结果来检测所述承载部件(40)或所述被动齿轮(250)的相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31 JP 2016-0710411.一种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具有:曲轴箱(11),其具有收纳曲轴(16)的曲轴销(16c)和对重(16d)的曲轴室(13c);以及平衡配重(54),其向与所述曲轴(16)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该内燃机的平衡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装置具有:驱动齿轮(39),其与所述曲轴(16)连结并向与该曲轴(16)相同的方向旋转;动力传递机构(48),其传递所述驱动齿轮(39)的旋转动力;被动齿轮(50、250),其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48)接受动力并向与所述曲轴(16)相反的方向旋转;以及所述平衡配重(54),其被设置在所述被动齿轮(50、250)上,所述动力传递机构(48)具有:承载部件(40),其通过设置在外周的齿轮部(67),在与所述内燃机的起动马达(60)之间进行动力传递;锥齿轮(45),其被该承载部件(40)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与所述驱动齿轮(39)和所述被动齿轮(50、250)啮合;以及单向离合器(68),其被安插在所述承载部件(40)与所述驱动齿轮(39)之间,所述承载部件(40)或所述被动齿轮(250)具有被检测部(70、250b),所述平衡装置具有检测所述被检测部(70、250b)的传感器(71、81),根据所述传感器(71、81)的检测结果来检测所述承载部件(40)或所述被动齿轮(250)的相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基于所述传感器(71、81)的检测结果而检测出的所述承载部件(40)或所述被动齿轮(250)的相位,通过所述起动马达(60)使所述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正树片冈大泷悠子江口洋介千叶一彦中岛武久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