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平面研磨自动化设备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573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平面研磨自动化设备及其操作方法,该设备包括上料输送模组、抓取模组、分割旋转模组、横移模组、检测模组、下料输送模组、产品研磨模组以及下机架体,上料输送模组的输出端以及下料输送模组的输入端均固定在下机架体上,抓取模组、分割旋转模组、横移模组以及检测模组均固定在下机架体上,抓取模组设置在上料输送模组与下料输送模组之间,横移模组设置在分割旋转模组与产品研磨模组之间;横移模组将研磨好的产品载具移回分割旋转模组,旋转分割旋转模组,分割旋转模组上的待研磨产品移至产品研磨模组,同时研磨好的产品载具产品有抓取模组抓取到检测模组检测,检测高度无误从下料输送模组输出。

Double-plane lapp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plane grind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a feeding conveying module, a grasping module, a partitioning rotating module, a transverse moving module, a detection module, a feeding conveying module, a product grinding module and a lower frame, an output terminal of the feeding conveying module and an input of the feeding conveying module. The end is fixed on the lower rack body, and the grabbing module, the partitioning rotating module, the transverse moving module and the detection module are fixed on the lower rack body. The grabbing module is set between the feeding conveying module and the cutting conveying module, and the transverse moving module is set between the partitioning rotating module and the product grinding module. The product carrier is moved back to the partitioning rotary module, the rotating partitioning rotary module, and the product to be grinded on the partitioning rotary module is moved to the product grinding module. At the same time, the grinded product carrier is grabbed by the grabbing module and detected by the detection module, and the detection height is correctly output from the blanking conveying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平面研磨自动化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研磨机的
,尤其涉及一种双平面研磨自动化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研磨机(lappingmachine)是用涂上或嵌入磨料的研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研磨的磨床。主要用于研磨工件中的高精度平面、内外圆柱面、圆锥面、球面、螺纹面和其他型面。研磨机的主要类型有圆盘式研磨机、转轴式研磨机和各种专用研磨机。研磨机控制系统以PLC为控制核心,文本显示器为人机对话界面的控制方式。人机对话界面可以就设备维护、运行、故障等信息与人对话;操作界面直观方便、程序控制、操作简单。全方位安全考虑,非正常状态的误操作无效。实时监控,故障、错误报警,维护方便。目前业界使用的研磨机比较传统,都是需要手动上下料,且每次上下产品数量大、效率低,浪费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双平面研磨自动化设备及其操作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双平面研磨自动化设备,包括上料输送模组、抓取模组、分割旋转模组、横移模组、检测模组、下料输送模组、产品研磨模组以及下机架体,所述上料输送模组的输出端以及下料输送模组的输入端均固定在下机架体上,所述抓取模组、分割旋转模组、横移模组以及检测模组均固定在下机架体上,所述抓取模组设置在上料输送模组与下料输送模组之间,所述横移模组设置在分割旋转模组与产品研磨模组之间;上料输送模组输送的产品有抓取模组抓取进入分割旋转模组的产品载具上,横移模组将分割旋转模组上的待研磨产品移至产品研磨模组研磨并将研磨好的产品载具移回分割旋转模组,旋转分割旋转模组,下一组待研磨产品载具被移至产品研磨模组,同时研磨好的产品载具产品有抓取模组抓取到检测模组检测,检测高度无误从下料输送模组输出。其中,所述分割旋转模组还包括转盘、转盘马达以及分割器,所述转盘马达与转盘可旋转连接,所述转盘上等分设有八组上下料机位,每两组上下料机位形成一组操作工位,所述分割器分别设置在八组上下料机位的相交位置,所述产品载具放置在六组上下料机位上,所述横移机组设置在转盘与研磨机组之间,所述转盘每旋转90度,所述转盘上两组上下料机位与产品研磨模组相对。其中,所述产品研磨模组包括六组研磨机位,所述研磨机每旋转120度,所述研磨机上的两组研磨机位与转盘上的两组上下料机位水平相对,所述横移模组对两组研磨机位或两组上下料机位上的产品载具进行移动。其中,所述横移模组包括X轴移动组件、Y轴移动组件、摆臂气缸以及载盘推动臂,所述载盘推动臂包括两组,且所述载盘推动臂的推动位置设置有与载盘相适配的弧形槽部,所述Y轴移动组件一端与X轴移动组件可滑动连接,所述Y轴移动组件的另一端与载盘推动臂相连,所述摆臂气缸固定在Y轴移动组件与载盘推动臂之间。其中,所述抓取模组包括相机、CCD镜头、环形光源、四轴机器人以及抓取夹头,所述抓取夹头固定在四轴机器人的端部,所述相机固定在抓取夹头的侧面,所述CCD镜头夹持在相机与环形光源之间,且所述相机的镜头、CCD镜头以及环形光源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且该直线与抓取夹头的延伸线相互平行。其中,所述检测模组包括测试台、高度检测仪表、水平移动单元、上下移动单元、基准块以及尺寸调整块,所述测试台与水平移动单元可移动连接,所述高度检测仪表与上下移动单元可移动连接,所述基准块以及尺寸调整块均固定在测试台上,所述高度检测仪表的测试触板处于基准块或尺寸调整块上方,已研磨产品容置在尺寸调整块内。其中,所述上料输送模组包括上料支撑架、上料马达、上料塑料链条以及入料光电检测器,所述上料塑料链条固定在上料支撑架上,所述上料马达与上料塑料链条机械连接,所述入料光电检测器设置在上料支撑架与下机架体的连接处;所述下料输送模组包括下料支撑架、下料马达、下料塑料链条以及出料光电检测器,所述下料塑料链条固定在下料支撑架上,所述下料马达与下料塑料链条机械连接,所述出料光电检测器设置在下料支撑架与下机架体的连接处。其中,该自动化设备还包括高度补偿模组,所述高度补偿模组包括托板、调节板、固定柱、稳定柱、底座、伺服电机以及滚珠丝杆,所述托板通过固定柱固定在调节板的上表面,所述底座固定在调节板的下表面,所述滚珠丝杆一端与伺服电机可旋转连接,所述滚珠丝杆的另一端穿过底座以及调节板,且所述滚珠丝杆上设有与调节板固定连接的卡接结构,所述固定柱沿调节板的四角位置固定在托板与调节板之间,所述稳定柱沿底座的四角位置固定在底座上,且所述稳定柱竖直穿过调节板。其中,该自动化设备还包括上机架体,所述上机架体上设有触摸屏、显示器、三色灯以及开合窗,所述触摸屏以及显示器均固定在上机架体表面,所述三色灯固定在上机架体顶部,所述开合窗可旋转固定在上机架体表面。本专利技术一种双平面研磨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控制步骤:开启电源;上料输送模组向下机架体输送待研磨产品;产品在上料输送模组的输出端由抓取模组抓取到分割旋转模组的产品载具中,分割旋转模组上的六组产品载具均填满产品,两组上下料机位空置;产品研磨模组上的六组研磨机位均放有产品载具,并进行研磨;横移模组将产品研磨模组中两组已研磨好的产品载具推至两组空置的上下料机位;分割旋转模组旋转90度,两组填满产品的上下料机位与两组空置的研磨机位相对,横移模组将两组填满产品的产品载具推入空置的研磨机位;产品研磨模组旋转120度,两组待研磨产品进入研磨工位,两组已研磨产品进入待推出工位;循环使用横移模组推入推出产品,使产品进入产品研磨模组研磨;研磨完成的产品在上下料机位中被抓取模组抓取进入检测模组进行高度质量检测;检测完毕,抓取模组将产品抓入下料输送模组输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上料输送模组、抓取模组、分割旋转模组、横移模组、检测模组、下料输送模组以及产品研磨模组的设置,实现了产品研磨过程的自动化处理。上料输送模组输送的产品有抓取模组抓取进入分割旋转模组的产品载具上,横移模组将分割旋转模组上的待研磨产品移至产品研磨模组研磨并将研磨好的产品载具移回分割旋转模组,旋转分割旋转模组,下一组待研磨产品载具被移至产品研磨模组,同时研磨好的产品载具产品有抓取模组抓取到检测模组检测,检测高度无误从下料输送模组输出。本专利技术减少人工干预,配合流水线实现自动上料、自动检测、自动出料,节约人工成本,能够为实际工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平面研磨自动化设备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平面研磨自动化设备带上机架体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割旋转模组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横移模组的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抓取模组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检测模组的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上料输送模组的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下料输送模组的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高度补偿模组的结构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上料输送模组2、抓取模组3、分割旋转模组4、横移模组5、检测模组6、下料输送模组7、产品研磨模组8、高度补偿模组91、下机架体92、上机架体11、上料支撑架12、上料马达13、上料塑料链条14、入料光电检测器21、相机22、CCD镜头23、环形光源24、四轴机器人25、抓取夹头31、转盘32、转盘马达33、分割器34、产品载具41、X轴移动组件42、Y轴移动组件43、摆臂气缸44、载盘推动臂51、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平面研磨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输送模组、抓取模组、分割旋转模组、横移模组、检测模组、下料输送模组、产品研磨模组以及下机架体,所述上料输送模组的输出端以及下料输送模组的输入端均固定在下机架体上,所述抓取模组、分割旋转模组、横移模组以及检测模组均固定在下机架体上,所述抓取模组设置在上料输送模组与下料输送模组之间,所述横移模组设置在分割旋转模组与产品研磨模组之间;上料输送模组输送的产品有抓取模组抓取进入分割旋转模组的产品载具上,横移模组将分割旋转模组上的待研磨产品移至产品研磨模组研磨并将研磨好的产品载具移回分割旋转模组,旋转分割旋转模组,下一组待研磨产品载具被移至产品研磨模组,同时研磨好的产品载具产品有抓取模组抓取到检测模组检测,检测高度无误从下料输送模组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平面研磨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输送模组、抓取模组、分割旋转模组、横移模组、检测模组、下料输送模组、产品研磨模组以及下机架体,所述上料输送模组的输出端以及下料输送模组的输入端均固定在下机架体上,所述抓取模组、分割旋转模组、横移模组以及检测模组均固定在下机架体上,所述抓取模组设置在上料输送模组与下料输送模组之间,所述横移模组设置在分割旋转模组与产品研磨模组之间;上料输送模组输送的产品有抓取模组抓取进入分割旋转模组的产品载具上,横移模组将分割旋转模组上的待研磨产品移至产品研磨模组研磨并将研磨好的产品载具移回分割旋转模组,旋转分割旋转模组,下一组待研磨产品载具被移至产品研磨模组,同时研磨好的产品载具产品有抓取模组抓取到检测模组检测,检测高度无误从下料输送模组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平面研磨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旋转模组还包括转盘、转盘马达以及分割器,所述转盘马达与转盘可旋转连接,所述转盘上等分设有八组上下料机位,每两组上下料机位形成一组操作工位,所述分割器分别设置在八组上下料机位的相交位置,所述产品载具放置在六组上下料机位上,所述横移机组设置在转盘与研磨机组之间,所述转盘每旋转90度,所述转盘上两组上下料机位与产品研磨模组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平面研磨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研磨模组包括六组研磨机位,所述研磨机每旋转120度,所述研磨机上的两组研磨机位与转盘上的两组上下料机位水平相对,所述横移模组对两组研磨机位或两组上下料机位上的产品载具进行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平面研磨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模组包括X轴移动组件、Y轴移动组件、摆臂气缸以及载盘推动臂,所述载盘推动臂包括两组,且所述载盘推动臂的推动位置设置有与载盘相适配的弧形槽部,所述Y轴移动组件一端与X轴移动组件可滑动连接,所述Y轴移动组件的另一端与载盘推动臂相连,所述摆臂气缸固定在Y轴移动组件与载盘推动臂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平面研磨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模组包括相机、CCD镜头、环形光源、四轴机器人以及抓取夹头,所述抓取夹头固定在四轴机器人的端部,所述相机固定在抓取夹头的侧面,所述CCD镜头夹持在相机与环形光源之间,且所述相机的镜头、CCD镜头以及环形光源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且该直线与抓取夹头的延伸线相互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平面研磨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组包括测试台、高度检测仪表、水平移动单元、上下移动单元、基准块以及尺寸调整块,所述测试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高斌谢新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强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