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46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包括墙、角柱组合、边柱组合、中柱组合、板梁组合和剪力墙组合,其中:墙包括外墙和内墙,外墙上可设有窗洞,内墙可设门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件单元组合突破以梁、柱、板分离制作构件,以梁、柱、板交叉处连接点的传统拼装方式,将梁、板、柱有机地结合,组成墙、角柱组合、边柱组合、中柱组合、板梁组合和剪力墙组合,其结构设计合理,并通过其端口伸出的搭接钢筋进行连接,然后现场按设计要求浇筑砼,可有效提高建筑装配率,确保连接点的受力科学合理,同时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提升企业效益。

A 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ssembled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which comprises a wall, a corner column, a side column, a middle column, a slab beam and a shear wall. The wall comprises an outer wall and an inner wall, with windows on the outer wall and doors and holes on the inner wall. The invention breaks through the component unit combination to separate beams, columns and plates to make components, and organically combines beams, plates and columns to form walls, corner columns, side columns, middle columns, slabs and beams and shear walls by the traditional assembling method of connecting point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beams, columns and plates.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through this method, the shear walls are composed of the beams, slabs and beams. The overlapping steel bars extending at the ports are connected, and then concrete is poured on site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uilding assembly rate, ensure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tress of the connection points,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enhance the enterprise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建筑产业化进程,在政策、资金层面积极引导建筑业向工业化方向发展,促使传统建设方式向节能、环保、绿色、科技等现代化方式转变。装配式混凝土(PC)建筑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点,但其技术层面尚存在建筑体型受限、预制率低、节点连接可靠性差、经济性差等缺点,使其市场化推广受到一定限制。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钢结构建筑,由于存在建造和维护费用高、防腐防火性能差等问题,同样令业主望而却步。另外,我国一直推进高强钢、高强混凝土等高性能节能环保材料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但受制于规范要求的材料脆性、稳定性等限制因素,进展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经济实用且可有效提高建筑装配率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包括墙、角柱组合、边柱组合、中柱组合、板梁组合和剪力墙组合,其中:墙包括外墙和内墙,外墙上可设有窗洞,内墙可设门洞;所述角柱组合包括柱、楼板和梁,柱固定安装在楼板两侧边交接处,楼板两侧边底部设有梁;边柱组合包括柱、楼板和梁,柱固定设于楼板一侧边中部,楼板底部设有梁,梁一端与柱固定连接;中柱组合包括柱、楼板和梁,柱固定设于楼板中部,楼板底部设有梁;板梁组合包括楼板和梁,梁设于楼板底部;剪力墙组合是由剪力墙与角柱组合或边柱组合或中柱组合或板梁组合形成的组合,剪力墙组合上的梁或楼板上下分别按设计设置有剪力墙;所述柱、梁和剪力墙端口均设有孔洞,柱的侧面设有凹凸槽或连接钢筋;所述柱、楼板、梁和剪力墙外围端口均预留有搭接钢筋。优选的,柱和梁的截面可设计成矩形、工字形、T形、十字形、L形或圆形。优选的,外墙和内墙利用整体模板做成免粉刷装饰的一体化内外墙面,外墙和内墙包括细石砼夹心板和保温层,细石砼夹心板穿过保温层均匀设置可靠连接件形成整体。优选的,柱、楼板、梁和剪力墙外围预留的搭接钢筋的预留均满足规范要求。优选的,角柱组合、边柱组合、中柱组合、板梁组合、墙和剪力墙组合上均设有吊钩和编码。优选的,柱与柱的端口、楼板与楼板的端口、剪力墙与剪力墙的端口预留的搭接钢筋均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并在端口外围安装定型模板,从上部或预留孔洞中现场按设计要求浇筑砼,振捣密实并养护;墙与柱、楼板和梁的端口安装采用墙下部与楼板采用座浆,墙端口与柱通过预留的孔洞和凹凸槽灌浆,墙上部与梁通过预留的孔洞灌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构件单元组合突破以梁、柱、板分离制作构件,以梁、柱、板交叉处连接点的传统拼装方式,将梁、板、柱有机地结合,组成墙、角柱组合、边柱组合、中柱组合、板梁组合和剪力墙组合,其结构设计合理,并通过其端口伸出的搭接钢筋进行连接,然后现场按设计要求浇筑砼,可有效提高建筑装配率,确保连接点的受力科学合理;2、本专利技术的墙采用细石砼夹心板和保温层,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提升建筑抗震性能和抗火性能,保证建筑结构强度的同时节能环保;3、本专利技术采用编码可结合BIM技术,通过有机组合,合理搭配,实现科学快速连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提升企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角柱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边柱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中柱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板、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剪力墙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墙构件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墙截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墙窗户截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内墙构件组合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内墙截面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柱的连接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梁的连接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板的连接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剪力墙的连接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墙与柱板梁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柱、2-楼板、3-梁、4-剪力墙、5-墙、5-1-外墙、5-2-内墙、5-3-细石砼夹心板、5-4-连接件、5-5-保温层、6-角柱组合、7-边柱组合、8-中柱组合、9-板梁组合、10-剪力墙组合、11-窗洞、12-孔洞、13-凹凸槽、14-搭接钢筋、15-吊钩、16-编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11,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包括墙5、角柱组合6、边柱组合7、中柱组合8、板梁组合9和剪力墙组合10,其中:墙5包括外墙5-1和内墙5-2,外墙5-1上可设有窗洞11,内墙5-2可设门洞;所述角柱组合6包括柱1、楼板2和梁3,柱1固定安装在楼板2两侧边交接处,楼板2两侧边底部设有梁3;边柱组合7包括柱1、楼板2和梁3,柱1固定设于楼板2一侧边中部,楼板2底部设有梁3,梁3一端与柱1固定连接;中柱组合8包括柱1、楼板2和梁3,柱1固定设于楼板2中部,楼板2底部设有梁3;板梁组合9包括楼板2和梁3,梁3设于楼板2底部;剪力墙组合10是由剪力墙4与角柱组合6或边柱组合7或中柱组合8或板梁组合9形成的组合,剪力墙组合10上的梁3或楼板2上下分别按设计设置有剪力墙4;所述柱1、梁3和剪力墙4端口均设有孔洞12,柱1的侧面设有凹凸槽13或连接钢筋;所述柱1、楼板2、梁3和剪力墙4外围端口均预留有搭接钢筋14。实施例2、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其中:柱1和梁3的截面可设计成矩形、工字形、T形、十字形、L形或圆形。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请参阅图7-图11,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其中:外墙5-1和内墙5-2利用整体模板做成免粉刷装饰的一体化内外墙面,外墙5-1和内墙5-2包括细石砼夹心板5-3和保温层5-5,细石砼夹心板5-3穿过保温层5-5均匀设置可靠连接件5-4形成整体,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提升抗震性能和抗火性能,保证建筑结构强度的同时节能环保。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4、请参阅图2-图6,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其中:柱1、楼板2、梁3和剪力墙4外围预留的搭接钢筋14的预留均满足规范要求。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5、请参阅图2-图7和图10,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其中:角柱组合6、边柱组合7、中柱组合8、板梁组合9、墙5和剪力墙组合10上均设有吊钩15和编码16,编码16可结合BIM技术,通过有机组合,合理搭配,实现科学快速连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提升企业效益。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6、请参阅图12-图16,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其中:柱1与柱1的端口、楼板2与楼板2的端口、剪力墙4与剪力墙4的端口预留的搭接钢筋14均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并在端口外围安装定型模板,从上部或预留孔洞12中现场按设计要求浇筑砼,振捣密实并养护,可有效提高建筑装配率;墙5与柱1、楼板2和梁3的端口安装采用墙5下部与楼板2采用座浆,墙5端口与柱1通过预留的孔洞12和凹凸槽13或连接钢筋灌浆,墙5上部与梁3通过预留的孔洞12灌浆,可有效确保连接点的受力科学合理。其余同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包括墙(5)、角柱组合(6)、边柱组合(7)、中柱组合(8)、板梁组合(9)和剪力墙组合(10),其特征在于:墙(5)包括外墙(5‑1)和内墙(5‑2),外墙(5‑1)上可设有窗洞(11),内墙(5‑2)可设门洞;所述角柱组合(6)包括柱(1)、楼板(2)和梁(3),柱(1)固定安装在楼板(2)两侧边交接处,楼板(2)两侧边底部设有梁(3);边柱组合(7)包括柱(1)、楼板(2)和梁(3),柱(1)固定设于楼板(2)一侧边中部,楼板(2)底部设有梁(3),梁(3)一端与柱(1)固定连接;中柱组合(8)包括柱(1)、楼板(2)和梁(3),柱(1)固定设于楼板(2)中部,楼板(2)底部设有梁(3);板梁组合(9)包括楼板(2)和梁(3),梁(3)设于楼板(2)底部;剪力墙组合(10)是由剪力墙(4)与角柱组合(6)或边柱组合(7)或中柱组合(8)或板梁组合(9)形成的组合,剪力墙组合(10)上的梁(3)或楼板(2)上下分别按设计设置有剪力墙(4);所述柱(1)、梁(3)和剪力墙(4)端口均设有孔洞(12),柱(1)的侧面设有凹凸槽(13)或连接钢筋;所述柱(1)、楼板(2)、梁(3)和剪力墙(4)外围端口均预留有搭接钢筋(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包括墙(5)、角柱组合(6)、边柱组合(7)、中柱组合(8)、板梁组合(9)和剪力墙组合(10),其特征在于:墙(5)包括外墙(5-1)和内墙(5-2),外墙(5-1)上可设有窗洞(11),内墙(5-2)可设门洞;所述角柱组合(6)包括柱(1)、楼板(2)和梁(3),柱(1)固定安装在楼板(2)两侧边交接处,楼板(2)两侧边底部设有梁(3);边柱组合(7)包括柱(1)、楼板(2)和梁(3),柱(1)固定设于楼板(2)一侧边中部,楼板(2)底部设有梁(3),梁(3)一端与柱(1)固定连接;中柱组合(8)包括柱(1)、楼板(2)和梁(3),柱(1)固定设于楼板(2)中部,楼板(2)底部设有梁(3);板梁组合(9)包括楼板(2)和梁(3),梁(3)设于楼板(2)底部;剪力墙组合(10)是由剪力墙(4)与角柱组合(6)或边柱组合(7)或中柱组合(8)或板梁组合(9)形成的组合,剪力墙组合(10)上的梁(3)或楼板(2)上下分别按设计设置有剪力墙(4);所述柱(1)、梁(3)和剪力墙(4)端口均设有孔洞(12),柱(1)的侧面设有凹凸槽(13)或连接钢筋;所述柱(1)、楼板(2)、梁(3)和剪力墙(4)外围端口均预留有搭接钢筋(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柱(1)和梁(3)的截面可设计成矩形、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嘉桥傅孝辉李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嘉致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