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安全壳大型核电站三维隔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45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安全壳大型核电站三维隔震结构,将双层安全壳(内安全壳、外安全壳)的结构特点与隔震减震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外安全壳采用传统非隔震结构,有效防止外部撞击事件对核岛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核支撑结构及内安全壳与地基基础之间采用水平隔震方式连接,形成了基础隔震结构;修改了内安全壳与其内部结构连接形式,形成了TMD子结构,实现了基础隔震—调频质量阻尼(BIS‑TMD)隔震减震结构对水平地震的技术隔离;增加了防撞击结构,有效地防止了TMD子结构位移较大而发生坠落失效。

Three-Dimensional Isolation Structure of Large Nuclear Power Station with Double-Layer Containment Shel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hree-dimensional isolation structure of a large nuclear power plant with double-layer containment. Combining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uble-layer containment (inner containment and outer containment) with the isolation and shock absorption technology,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outer containment adopts the traditional non-isolation structure to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adverse impact of external impact events on the nuclear island. The internal containment shell and the foundation are connected by horizontal isolation to form the base isolation structure; the internal containment shell and its internal structure are modified to form a TMD substructure, which realizes the technical isolation of the base isolation-frequency modulation mass damping (BIS TMD) isolation structure from the horizontal earthquake; and the anti-impact structure is increased. The structure effectively prevents the TMD substructure from falling failure due to large displa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安全壳大型核电站三维隔震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维隔震结构,特别是一种双层安全壳大型核电站三维隔震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法国的P4、P’4和N4核电站,欧洲的EPR,俄罗斯的VVER,和美国的AP1000,中国的华龙一号都采用了双层安全壳。以华龙一号为例,其内安全壳采用带密封钢衬里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承受LOCA事故的高温与高压作用,并将放射性物质包容在内安全壳里面。外安全壳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抵抗大型商用飞机撞击、龙卷风飞射物、外部爆炸等外部作用,防止外部作用对内安全壳及核设施安全的影响,见图1所示。基于此,我国科研人员提出并实现了“安全壳内出事,安全壳外无事;安全壳外出事,安全壳内无事”的安全理念。遗憾的是,华龙一号采用了传统性的结构抗震形式,没有将其先进的安全理念应用在抗震领域。针对核电站不允许在地震作用下出现核电站结构和设备出现破坏的特殊抗震要求,基于隔震减震动力学基本理论和技术,本专利技术挖掘了双层安全壳的结构潜力,提出了水平隔震与竖向隔震兼顾,充分发挥了BIS-TMD技术的优势,采用了竖向隔震技术并防止核设施的倾覆破坏,具有竖向隔震和水平隔震效果好、抗震鲁棒性稳定、防止竖向倾覆等性能,满足了核电站特殊抗震要求的三维隔震系统。由于核电站结构位于同一场地,并且结构尺寸与地震相比属于小尺寸构件,可以假定核电站不用考虑地震空间差异性。将地震动分解为水平和竖向地震动,并且可以假定它们没有相关性。针对外部撞击事件:维持外安全壳与基础固定连接的边界条件和结构几何尺寸组成,可以保持原设计外安全壳的力学性能和结构性能,有效地防止外部撞击事件(大飞机撞击)对核安全的影响。针对水平地震动: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表明,BIS-TMD可以显著地降低水平地震对结构的影响。BIS-TMD结构的BIS基础隔震作用,延长了结构周期,避免了短频率地震频谱分量的影响;TMD的吸振作用,有效地减小了长周期地震频谱分量对基础隔震共振的影响。理论分析和试验都表明,BIS-TMD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通过修改华龙一号结构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形成BIS-TMD结构。针对竖向地震动:理论分析表明,通过延长结构的竖向周期,避开场地的竖向周期,可以显著的降低结构竖向地震响应。根据结构动力学基本理论可知,适当的增加结构的竖向阻尼比,也可以降低结构的竖向地震响应。基于水平基础隔震,通过水平方向固定、竖向弹簧的竖向隔震支座,可以实现核支撑结构的竖向隔震。防止倾覆破坏:为了防止核支撑结构的侧向倾覆,通过提供水平支撑可以较好地解决此问题。由于内安全壳与核支撑结构都是在同一基础隔震底板上,具有很小的相对位移和加速度,可以应用内安全壳提供稳定的水平支撑,防止核支撑结构发生倾覆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核电站特殊抗震要求,地震动三维振动及其随机性强的实际情况,提供一种结构形式和体系符合结构动力学原理和地震工程要求,显著地提高了核设施及其核支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的双层安全壳大型核电站三维隔震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双层安全壳大型核电站三维隔震结构,包括:地基基础1、水平隔震支座2、基础隔震底板3、内安全壳4、竖向隔震支座5、核支撑结构6、外安全壳7、防撞击结构9、TMD子结构10及其TMD支座11、水平同位构件12、竖向阻尼构件13;地基基础1和基础隔震底板3之间设置有水平隔震支座2,外安全壳7与地基基础1固定连接,核支撑结构6与基础隔震底板3之间设置有竖向隔震支座5,核支撑结构6与内安全壳4之间设置有水平同位构件12,核支撑结构6与内安全壳4之间设置竖向阻尼构件13,内安全壳4与基础隔震底板3固定连接,外安全壳7设置在内安全壳4、防撞击结构9TMD子结构10及其TMD支座11外,防撞击结构9通过TMD支座11设置在内安全壳4上方。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减震效果:(1)维持外安全壳结构形式,隔离了台风、撞击等外部危险源;(2)形成BIS-TMD体系,实现了提高水平隔震效果,并且保证了水平减震效果的稳定性;(3)形成竖向隔震结构体系,增加竖向阻尼比,形成稳定的竖向减震体系;(4)挖掘结构潜力,实现内安全壳对核支撑结构水平振动同位,实现了防止核设施及核支撑结构的水平倾覆破坏。本新型结构通过调整BIS结构周期,TMD子结构与主结构的质量比,可以实现水平基底剪力减小不少于60%,绝对加速度不小于50%;通过调整核支撑结构的竖向隔震支座周期,增加竖向阻尼比,地震竖向轴力减小不少于50%,绝对加速度不小于45%。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双层安全壳大型结构核电站,也适用于类似双层安全壳的小型核电站。本新型结构也适用于大型LNG储罐、大型危险品库、精密仪器厂房和库房的三维隔震减震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双层安全壳大型核电站三维隔震结构立面图;图2是双层安全壳大型核电站三维隔震结构A-A剖面图;图3是双层安全壳大型核电站三维隔震结构B-B剖面图;图4是双层安全壳大型核电站三维隔震结构C-C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1为地基基础;2为水平基础隔震支座;3为基础隔震底板;4为内安全壳;5为竖向隔震支座;6为核支撑结构;7为外安全壳;8为核设施;9为TMD子结构防撞击结构;10为TMD子结构;11为TMD支座;12为水平同位构件;13为竖向阻尼构件。本专利技术针对核电站特殊抗震要求,考虑地震三维振动的特点,应用隔震减震理论,挖掘了双层核安全壳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双层安全壳大型核电站三维隔震减震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首先,浇筑施工地基基础并安装水平隔震支座的埋件。其次,在地基基础上安装水平隔震支座;接着在支座上完成基础隔震底板的施工,基础隔震底板可以采用预制结构或者现浇方法。然后,浇筑施工内安全壳并安装竖向隔震支座埋件,等它们都达到设计施工强度,紧接着安装竖向隔震支座并完成核支撑结构的布置。然后,在内安全壳与核支撑结构中间安装水平同位构件和竖向阻尼构件。然后,安装核设施并完成内安全壳的封顶。最后,安装TMD子结构和施工外安全壳。图1为以华龙一号为例,本新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体现了外安全壳7维持原来的与基础1固定连接;体现了基础隔震底板3与地基基础1的水平基础隔震支座2连接方式;体现了内安全壳4的TMD子结构10及其支座11;核支撑结构6的竖向隔震支座5连接;体现了核支撑结构防止倾覆措施;体现了核支撑结构的增加竖向阻尼比措施。图2,A-A剖面图为以BIS-TMD系统的子结构10及其支座11示意图,体现了TMD支座11布置示意图;体现了内安全壳4顶部与子结构10的几何尺寸关系。图3,B-B剖面图为以体现核支撑结构6和核设施8的示意关系;体现了内安全壳4、核支撑结构6与水平同位构件12和竖向阻尼构件13的示意关系。图4,C-C剖面图为以体现地基基础1与水平基础隔震支座2的示意关系,也体现了水平基础隔震支座2布置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首先,基于基础隔震减震技术,舍弃了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之间传统的固定连接方式,上部结构应用基础隔震支座与基础隔震底板与地基基础相连,实现了核设施及核支撑结构的水平隔震。其次,为了提高基础隔震的减震效果,防止基础隔震结构对某些地震频谱的共振破坏,应用基础隔震—调频质量阻尼器(BIS-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安全壳大型核电站三维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基础(1)、水平隔震支座(2)、基础隔震底板(3)、内安全壳(4)、竖向隔震支座(5)、核支撑结构(6)、外安全壳(7)、防撞击结构(9)、TMD子结构(10)及其TMD支座(11)、水平同位构件(12)、竖向阻尼构件(13);地基基础(1)和基础隔震底板(3)之间设置有水平隔震支座(2),外安全壳(7)与地基基础(1)固定连接,核支撑结构(6)与基础隔震底板(3)之间设置有竖向隔震支座(5),核支撑结构(6)与内安全壳(4)之间设置有水平同位构件(12),核支撑结构(6)与内安全壳(4)之间设置竖向阻尼构件(13),内安全壳(4)与基础隔震底板(3)固定连接,外安全壳(7)设置在内安全壳(4)、防撞击结构(9)TMD子结构(10)及其TMD支座(11)外,防撞击结构(9)通过TMD支座(11)设置在内安全壳(4)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安全壳大型核电站三维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基础(1)、水平隔震支座(2)、基础隔震底板(3)、内安全壳(4)、竖向隔震支座(5)、核支撑结构(6)、外安全壳(7)、防撞击结构(9)、TMD子结构(10)及其TMD支座(11)、水平同位构件(12)、竖向阻尼构件(13);地基基础(1)和基础隔震底板(3)之间设置有水平隔震支座(2),外安全壳(7)与地基基础(1)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钢领刘宇王炳媛王滨生孙海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