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475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1:15
提供一种冲压装置,能够在不损伤产品表面的情况下,连续地形成无变形的期望形状的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冲压装置1,从单片工件W上依次进行产品冲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12、12A,具有下模48、以及可相对于下模48升降的上模50;冲压单元11,在安装有模组12、12A的同时,具有使上模50升降的上模升降装置21,并且可相对于上模50的下降朝反方向上升;作为工件保持装置的第一夹持器13、第二夹持器14,将工件W保持在基准高度位置并输送至规定平面位置;以及顶推装置24,在对工件W进行冲压时,在上模50与工件W的上基准面K抵接的时间点上与上模50的下降相同步地使冲压单元11上升。

Stamping device

A stamping device is provided, which can continuously form a product of desired shape without deformation without damaging the surface of the product. The stamping device 1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erforms product stamping sequentially from a single piece workpiece W. Its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module 12, 12A, lower die 48, and upper die 50 that can be lifted and lowered relative to lower die 48; stamping unit 11, while mounting module 12 and 12A, has lifting device 21 that can make upper die 50 lifting and lowering, and can be relative. The first clamping device 13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device 14, as the workpiece holding device, keep the workpiece W at the reference height position and transport it to the specified plane position; and the pushing device 24, when stamping the workpiece W, the upper die 50 and the workpiece W at the time point where the upper datum K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datum K when stamping the workpiece W. The reduction of 50 synchronously increases the stamping unit 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上模具备凸模(Punch),下模具备模具(Die)的冲压装置作为通过对工件(被加工件)进行冲压加工来形成产品的装置已被普遍认知。在这种冲压装置中,经过冲压后的产品在向下方一侧落下后可能导致产品受损。因此,有一种反向配置结构的冲压装置,其下模具备凸模,上模具备模具,通过从下方一侧向上方一侧对工件进行冲压来形成产品。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公开了一种通过模具与凸模同时进行相对运作来对工件实施拉模加工的冲压成型装置。【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2-218061号公报然而,上述使用反向配置结构模具的冲压装置以及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冲压成型装置在依次对单片工件实施连续冲压、或拉模加工时,一般需要利用夹持器(Clamper)等工件保持装置在对工件进行保持的同时,将工件移动至规定的冲压位置后对其实施冲压加工或拉模加工。此情况下,在经过冲压、拉模加工后的产品周围,由于模具会降低至比被保持在与攻坚保持部同一高度的工件基准面更低的位置上,因此就存在有工件弯曲导致无法获得所期望的产品形状的课题。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课题,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装置,能够在不损伤产品表面的情况下,连续地形成无变形的期望形状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冲压装置,从单片工件上依次进行产品冲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Dieset),具有下模、以及可相对于所述下模升降的上模;冲压单元(PressUnit),在安装有所述模组的同时,具有使所述上模升降的上模升降装置,并且可相对于所述上模的下降朝反方向上升;工件保持装置,将所述工件保持在基准高度位置并输送至规定平面位置;以及顶推装置,在对所述工件进行冲压时,在所述上模与所述工件的上基准面抵接的时间点上与所述上模的下降相同步地使所述冲压单元上升。根据上述冲压装置,在进行产品冲压时,由于是与上模的下降相同步地使冲压单元上升,因此冲压时的工件基准位置与冲压后的工件基准位置,即工件的上基准面的位置就不会发生变化,所以进行产品冲压后的工件也就不会发生变形。基于这一点,就能够实现:在之后的冲压加工中,连续形成无变形的期望形状的产品。【2】在本专利技术的冲压装置中,理想的情况是:所述冲压单元通过所述顶推装置来控制上升以及下降运作。通过这样,就能够对冲压单元的下降位置、上升位置以及上升速度和下降速度进行正确地控制。另外,还能够抑制因冲压单元的升降运作所导致的冲击和振动。【3】在本专利技术的冲压装置中,理想的情况是:所述工件保持装置在将所述冲压单元夹持后被配置在所述工件的输送方向两侧,所述工件保持装置具有:保持所述工件的一侧的第一工件保持装置、以及保持从所述第一工件保持装置传递来的所述工件的另一侧的第二工件保持装置。像这样,只要通过装备第一工件保持装置与第二工件保持装置,并在与第一工件保持装置的工件保持位置不同的位置上由第二工件保持装置来接替对工件进行保持的状态下实施穿孔加工,就能够在以往所无法实现的在第一工件保持装置对工件进行保持的范围上实现穿孔加工。这样一下,就能够在不浪费工件材料的情况下,对单片工件实施更多次的连续穿孔加工,从而提高生产性。【4】在本专利技术的冲压装置中,理想的情况是:所述下模具有凸模,所述上模具有配置有模孔的模具。通过这样,工件就被从下模一侧向上模一侧冲压。也就是说,产品就被冲压至工件的上方,从而与以往使产品下落至位于下模的下方一侧的结构相比,不易使产品表面遭受损伤。【5】在本专利技术的冲压装置中,理想的情况是:所述下模的凸模具有穿孔用模孔,所述上模具有所述模孔以及被配置在所述模孔内侧的穿孔用凸模。通过这样的模组结构,就能够利用相同的工序来实施产品的轮廓冲裁加工以及产品内侧的穿孔加工。穿孔加工后的工件的一部分(废料)会下落至位于下模的下方侧,而产品则会被冲压至工件的上方侧(上模一侧),这样,由于废料与产品被分离因此产品表面就不易受损。【6】本专利技术的冲压装置,从单片工件上依次进行产品冲压,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上模,可相对于所述下模升降;上模升降装置,使所述上模升降;以及工件保持装置,保持所述工件并输送至规定平面位置,其中,所述工件保持装置具有:在对所述工件进行冲压时,在所述上模下降并与所述工件的上基准面抵接的时间点上与所述上模的下降相同步地使所述工件下降的工件升降机构部。根据上述冲压装置,在进行产品冲压时,由于是与上模的下降相同步地使工件下降,因此冲压时以及冲压后的工件的相对基准位置关系就不会发生变化,所以进行产品冲压后的工件也就不会发生变形。基于这一点,就能够实现:在之后的冲压加工中,连续形成无变形的期望形状的产品。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冲压装置1的正面结构图。图2是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冲压装置1的正面结构图。图3是从图1中X(-)方向观看后的冲压装置1的侧面结构图。图4是实施例一涉及的模组1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涉及的模组12A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冲压装置1的工件W冲压方法说明图。图7是展示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工件W的可加工区域的说明图。图8是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冲压装置2的正面结构图。图9是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冲压装置2的侧面结构图。图10是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冲压装置2的工件W冲压方法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图1~图10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附图中,图1中图示的横方向表示X轴、右方向表示X(+)、左方向表示X(-)、图1中图示的纵方向表示Z轴、上方表示Z(+)、左方向表示Z(-)、与纸面相垂直的方向表示Y轴、纸面背面侧表示Y(+)、纸面正面侧表示Y(-)。【实施方式一】图1~图3是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冲压装置1的结构说明图。其中图1为正面图,图2为正面图,图3为从X(-)方向观看图1所示的冲压装置1时的侧面图。如图1~图3所示,冲压装置1包括:被配置在基座(Base)10上的冲压单元11;被固定在冲压单元11的框体内的模组12;以及保持作为被加工物的工件W并输送至产品冲压位置的作为工件保持装置的第一夹持器(Clamper)13(第一工件保持装置)和第二夹持器(Clamper)134(第二工件保持装置)。另外,作为可加工的工件W,可以为具备可进行冲压加工的厚度的,并且材质为金属板、刚性基板(Rigidboard)、以及非金属板等,其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如图1、图2所示,冲压单元11的框体是由右侧框架15、左侧框架16、以及将右侧框架15与左侧框架16连接的上框架17和下框架18(参照图4)一体化构成的。基座10的上端面上固定有基座台(Baseplate)19。在基座台19的左右分别竖立有两根引导柱(Guidepost)20,冲压单元11能够以引导柱20作为导向轴,与模组12一体化地相对于基座10(基座台19)沿Z轴进行升降。在冲压单元11的上方,配置有上模升降装置21。上模升降装置21具有伺服电机以及将伺服电机的转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转换机构。作为转换机构,例如可以是滚珠丝杆(Ballscrew)机构。上模升降装置21的前端侧被固定在模板(Dieplate)22上,并通过模板22使上模50(参照图4)沿Z轴上升或下降。如图3所示,在冲压单元11的下方具备使冲压单元11升降的顶推装置24。顶推装置24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装置,从单片工件上依次进行产品冲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具有下模、以及可相对于所述下模升降的上模;冲压单元,在安装有所述模组的同时,具有使所述上模升降的上模升降装置,并且可相对于所述上模的下降朝反方向上升;工件保持装置,将所述工件保持在基准高度位置并输送至规定平面位置;以及顶推装置,在对所述工件进行冲压时,在所述上模与所述工件的上基准面抵接的时间点上与所述上模的下降相同步地使所述冲压单元上升。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15 JP 2017-0963971.一种冲压装置,从单片工件上依次进行产品冲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具有下模、以及可相对于所述下模升降的上模;冲压单元,在安装有所述模组的同时,具有使所述上模升降的上模升降装置,并且可相对于所述上模的下降朝反方向上升;工件保持装置,将所述工件保持在基准高度位置并输送至规定平面位置;以及顶推装置,在对所述工件进行冲压时,在所述上模与所述工件的上基准面抵接的时间点上与所述上模的下降相同步地使所述冲压单元上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冲压单元通过所述顶推装置来控制上升以及下降运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工件保持装置在将所述冲压单元夹持后被配置在所述工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东和彦羽生慎一
申请(专利权)人:倍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