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塑性聚氨酯护套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4339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0:33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其所含成分份量(以质量为单位)如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80份,聚乙烯蜡3‑5份,环氧树脂3‑6份,亚硫酸盐0.3‑1份,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20‑30份,乙炔炭黑20‑30份,纳米片状氢氧化镁2‑3份,硬脂酸镁2‑3份,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份,异氰脲酸酯环0.5‑1份,磷酸氢二钾0.3‑0.8份,纳米硅2‑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得的热塑性聚氨酯护套料,具有很高的耐盐碱度,适合在深海作业的电缆使用。

Preparation of a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Sheath Material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sheath material is as follows: 80 parts of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elastomer, 3 5 parts of polyethylene wax, 3 6 parts of epoxy resin, 0.3 1 part of sulfite, 20 30 parts of acrylonitrile styrene acrylate copolymer, 20 30 parts of acetylene carbon black, and na. 2.3 parts of rice flake magnesium hydroxide, 2.3 parts of magnesium stearate, 1.2 parts of gamma glycidyl ether oxypropyl trimethoxysilane, 0.5 parts of isocyanurate ring, 0.3 parts of potassium hydrogen phosphate, 0.8 parts of nano-silicon, 2.4 parts of rice flake magnesium hydroxide, 2.3 parts of magnesium stearate, 1.2 parts of gamma glycidyl ether oxypropyl trimethoxysilane, 0.5 parts of isocyanurate ring, 0.3 parts of potassium hydrogen phosphate The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sheath material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has high salinity and alkalinity resistance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use of cables operating in deep s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护套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料
,尤其涉及一种热塑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热塑性聚氨酯因拥有卓越的高张力、高拉力、强韧和耐老化的特性,以及环保性,已被广泛应用于﹕鞋材、成衣、水上及水下之运动器材、医疗器材、健身器材、电缆套料等各方面。但是在深海坏境高盐碱度坏境中,普通热塑性聚氨酯护套极易被海水渗透腐蚀,从而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酯护套耐盐碱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塑性聚氨酯护套料的制备方法,该热塑性聚氨酯护套料有着卓越的抗盐碱特性,适合在深海中使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塑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所含成分份量(以质量为单位)如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80份,聚乙烯蜡3-5份,环氧树脂3-6份,亚硫酸盐0.3-1份,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20-30份,乙炔炭黑20-30份,纳米片状氢氧化镁2-3份,硬脂酸镁2-3份,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份,异氰脲酸酯环0.5-1份,磷酸氢二钾0.3-0.8份,纳米硅2-4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第一步: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乙烯蜡、环氧树脂、亚硫酸盐、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分2-5次投入到捏合机内,以180-200℃捏合4-6分钟,然后加入乙炔炭黑、纳米片状氢氧化镁、硬脂酸镁、异氰脲酸酯环,以120-140℃捏合3-5分钟,待料温降至80-90℃,再加入磷酸氢二钾、纳米硅,捏合4-6分钟,将料卸到冷却混合机中冷却,降温至50℃以下时出料;第二步:将上述混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各区的加工温度分别为:1区160-185℃、2区185-200℃、3区190-205℃、4区190-220℃、机头200-230℃;挤出机螺杆转速40-65r/min;第三步:粒料经筛选磁选、计量后包装得到成品。本专利技术所采用材料为多次试验后得出的最佳组合,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是一种优异的偶联剂,可以提高护套的机械强度,纳米硅是良好的加强剂,使分子间形成紧密的空间结构,增加护套的紧密度,使护套不易被腐蚀老化,环氧树脂、异氰脲酸酯、环磷酸氢二钾可大大增强材料的耐盐碱改性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制得的热塑性聚氨酯护套料,具有很高的耐盐碱度,适合在深海作业的电缆使用。具体实施方式实例1所用原料: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80份,聚乙烯蜡3.5份,环氧树脂4份,亚硫酸盐0.6份,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22份,乙炔炭23份,纳米片状氢氧化镁2份,硬脂酸镁3份,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份,异氰脲酸酯环0.6份,磷酸氢二钾0.5份,纳米硅3份。第一步: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乙烯蜡、环氧树脂、亚硫酸盐、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分4次投入到捏合机内,以190℃捏合5分钟,然后加入乙炔炭黑、纳米片状氢氧化镁、硬脂酸镁、异氰脲酸酯环,以125℃捏合4分钟,待料温降至80℃,再加入磷酸氢二钾、纳米硅,捏合4分钟,将料卸到冷却混合机中冷却,降温至50℃以下时出料;第二步:将上述混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各区的加工温度分别为:1区165℃、2区190℃、3区200℃、4区210℃,机头220℃;挤出机螺杆转速50r/min;第三步:粒料经筛选磁选、计量后包装得到成品。实例2所用原料: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80份,聚乙烯蜡4.5份,环氧树脂6份,亚硫酸盐0.8份,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30份,乙炔炭黑30份,纳米片状氢氧化镁2.8份,硬脂酸镁3份,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8份,异氰脲酸酯环0.9份,磷酸氢二钾0.6份,纳米硅3.3份。第一步: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乙烯蜡、环氧树脂、亚硫酸盐、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分5次投入到捏合机内,以190℃捏合6分钟,然后加入乙炔炭黑、纳米片状氢氧化镁、硬脂酸镁、异氰脲酸酯环,以135℃捏合5分钟,待料温降至80℃,再加入磷酸氢二钾、纳米硅,捏合6分钟,将料卸到冷却混合机中冷却,降温至50℃以下时出料;第二步:将上述混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各区的加工温度分别为:1区170℃、2区190℃、3区200℃、4区220℃,机头225℃;挤出机螺杆转速60r/min;第三步:粒料经筛选磁选、计量后包装得到成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塑性聚氨酯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含成分份量(以质量为单位)如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80份,聚乙烯蜡3‑5份,环氧树脂3‑6份,亚硫酸盐0.3‑1份,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20‑30份,乙炔炭黑20‑30份,纳米片状氢氧化镁2‑3份,硬脂酸镁2‑3份,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份,异氰脲酸酯环0.5‑1份,磷酸氢二钾0.3‑0.8份,纳米硅2‑4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塑性聚氨酯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含成分份量(以质量为单位)如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80份,聚乙烯蜡3-5份,环氧树脂3-6份,亚硫酸盐0.3-1份,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20-30份,乙炔炭黑20-30份,纳米片状氢氧化镁2-3份,硬脂酸镁2-3份,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份,异氰脲酸酯环0.5-1份,磷酸氢二钾0.3-0.8份,纳米硅2-4份。2.一种热塑性聚氨酯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乙烯蜡、环氧树脂、亚硫酸盐、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γ-缩水甘油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琴牛瑞亮费尤站房忠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扬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