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涂工装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418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涂工装线,包括框架式的机架、喷涂房、烘干炉、燃烧器和主线输送机构,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设在机架上的抓取转移装置,所述烘干炉和燃烧器均安装在机架上,且燃烧器位于烘干炉的下方,所述烘干炉内设有多个链轮,其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工件进口和工件出口,所述喷涂房设在燃烧器的下方,所述主线输送机构包括主线传动电机、主输送链条和多个辅助链轮,所述机架顶部的两端和下部两端分别设有辅助链轮,所述主输送链条与机架上的辅助链轮和烘干炉内的链轮传动连接,所述主线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输送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抓取转移装置设在燃烧器和喷涂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占用空间小,而且结构紧凑。

Spraying tooling l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praying tooling lin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type frame, a spraying room, a drying oven, a burner and a main line conveying mechanism. The innovation of the line is that it also includes a grabbing transfer device installed on the frame. The drying oven and the burner are both mounted on the frame, and the burner is located below the drying oven. A plurality of sprockets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two ends of the bottom of which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workpiece inlet and workpiece outlet, and the spraying room is arranged below the burner. The main line convey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main line driving motor, a main conveying chain and a plurality of auxiliary sprockets. The two ends of the top and the lower ends of the fram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uxiliary sprockets, and the main convey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low the burner. The feeding chain is connected with the auxiliary sprocket on the frame and the sprocket transmission in the drying furnace.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ain driv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transmission chain transmission. The grabbing transfer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urner and the spraying room. The invention occupies small space and has compac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涂工装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装线,具体涉及一种喷涂工装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喷涂工艺包括喷涂底粉、喷涂面漆、烘烤粉末以及水性油漆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用到的相关喷涂设备以及烘干设备均是放置在同一平面上,且均是由人工分开独立完成,这样的喷涂工装线不仅占用的空间大,而且输送线过长,同时,实施每一道工序都是人工上料和人工下料,例如,工件在完成喷涂工序后转入烘烤工序过程中,需要人家将工件挂装在烘烤设备的上料机构的输送链条上,使得喷涂工序和烘烤工序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自动喷涂流水线,这样,不仅费时费力,使得工作效率低,而且无法满足工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结构紧凑的喷涂工装线,克服了已有技术中喷涂工序和烘烤工序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自动喷涂流水线的技术问题,不仅省时省力,使得工作效率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涂工装线,包括框架式的机架、喷涂房、烘干炉、燃烧器和主线输送机构,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设在机架上的抓取转移装置,所述烘干炉和燃烧器均安装在机架上,且燃烧器位于烘干炉的下方,所述烘干炉内设有多个链轮,所述烘干炉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工件进口和工件出口,且烘干炉的底部并位于工件进口和工件出口之间设有进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燃烧器的出风口与烘干炉的进风口相连通,进风口与烘干炉的回风口相连通,所述喷涂房设在燃烧器的下方,所述主线输送机构包括主线传动电机、主输送链条和多个辅助链轮,所述主线传动电机设在机架的顶部,且机架顶部的两端和下部两端分别设有辅助链轮,所述主输送链条与机架上的辅助链轮和烘干炉内的链轮传动连接,所述主线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输送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抓取转移装置设在燃烧器和喷涂房之间,并位于机架一端下部的辅助链轮的内侧,所述抓取转移装置包括水平移动机构、前后移动机构、上下移动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X轴托架、X向导轨支撑架和水平导轨,所述X向导轨支撑架安装在机架上,且水平导轨固定在X向导轨支撑架上,所述X轴托架与水平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电机设在X轴托架上,且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与X向导轨支撑架传动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Z轴托架、Z向导轨支撑架和上下导轨,所述Z向导轨支撑架与X轴托架均与前后移动机构装配连接,且上下导轨固定在Z向导轨支撑架上,所述Z轴托架与上下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三电机设在Z轴托架上,且第三电机的电机轴与Z向导轨支撑架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设在Z轴托架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Y向导轨支撑架,所述X轴托架与Y向导轨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且Z向导轨支撑架与Y向导轨支撑架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Y轴托架、Y向导轨支撑架和前后导轨,所述X轴托架安装在Y向导轨支撑架上,且前后导轨固定在Y向导轨支撑架上,所述Y轴托架设在Z向导轨支撑架上并与前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电机设在Y轴托架上,且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Y向导轨支撑架传动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电机、空心轴、R向支撑架、气缸和吊钩,所述R向支撑架安装在Z轴托架上,且空心轴转动支撑在R向支撑架上,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安装在R向支撑架上,且旋转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同步带轮和同步带与空心轴传动连接,所述吊钩设在空心轴的底部,所述气缸设在R向支撑架的顶部,且气缸的顶杆插入空心轴后并伸入吊钩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X轴托架包覆在X向导轨支撑架的外周,且X轴托架两端的内壁上设有滑块,所述X轴托架两端内壁上的滑块分别与X向导轨支撑架两端侧壁上对应的水平导轨滑动配合,所述X向导轨支撑架的顶部设有齿条,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齿轮,且第一电机电机轴上的齿轮与X向导轨支撑架顶部的齿条啮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Z轴托架包覆在Z向导轨支撑架的外周,且Z轴托架两端的内壁上设有滑块,所述Z轴托架两端内壁上的滑块分别与Z向导轨支撑架两端侧壁上对应的上下导轨滑动配合,所述Z向导轨支撑架的顶部设有齿条,所述第三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齿轮,且第三电机电机轴上的齿轮与Z向导轨支撑架顶部的齿条啮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Y轴托架包覆在Y向导轨支撑架的外周,且Y轴托架两端的内壁上设有滑块,所述Y轴托架两端内壁上的滑块分别与Y向导轨支撑架两端侧壁上对应的前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Y向导轨支撑架的顶部设有齿条,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齿轮,且第二电机电机轴上的齿轮与Y向导轨支撑架顶部的齿条啮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炉内设有炉内输送机构和驱动电机,所述烘干炉内的多个链轮包括第一辅助链轮、第二辅助链轮和过渡链轮,所述烘干炉内的两端分别设有分开布置的第一辅助链轮和过渡链轮,且烘干炉内两端的第一辅助链轮分别位于对应的工件进口和工件出口的上方,所述烘干炉内且位于过渡链轮的下方还设有对应的第二辅助链轮,所述主输送链条与第一辅助链轮、第二辅助链轮和过渡链轮传动连接,所述过渡链轮与第二辅助链轮之间设有两组平行布置的炉内输送机构,每组炉内输送机构均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所述链条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烘干炉两端的外侧壁上均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伸入烘干炉内,并与对应的主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链条上设有多个用来支撑工件的飞杷,每一组炉内输送机构的链条上的飞杷一一对应,所述主输送链条上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主输送飞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炉包括炉内骨架和底架,所述炉内骨架架设在机架上,且炉内骨架的底部与底架固定连接,所述底架、炉内骨架的顶部以及侧部均设有炉板,所述炉板包括保温层,以及设在保温层两侧的多块外板和多块内板,每一块外板头尾两端的底部均设有外板折钩段,每一块内板头尾两端均设有内板折钩段,所述保温层包括多个第一保温层和多个第二保温层,每一块外板的内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保温层,每一块内板的内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保温层,且第一保温层以及第二保温层位于外板和内板之间,每一块外板头端的外板折钩段包覆在该外板内侧的第一保温层的底部,相邻两块外板中的前一块外板尾端的外板折钩段位于后一块外板头端的外板折钩段的内侧,且前一块外板尾端的外板折钩段与对应内板内侧的第二保温层的一侧固定连接,相邻两块内板中的前一块内板尾端的内板折钩段和后一块内板头端的内板折钩段同时插装在后一块内板内侧的第二保温层的一端,且前一块内板尾端的内板折钩段位于后一块内板头端的内板折钩段的内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炉板的保温层一侧相邻外板之间的接缝与保温层另一侧对应的相邻内板之间的接缝呈错位布置,所述第二保温层的一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U型连接槽,相邻两块内板中的前一块内板尾端的内板折钩段和后一块内板头端的内板折钩段同时插装在后一块内板内侧的第二保温层的U型连接槽内。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喷涂工装线后,由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烘干炉和燃烧器均安装在机架上,且燃烧器位于烘干炉的下方,所述烘干炉内设有多个链轮,所述烘干炉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工件进口和工件出口,且烘干炉的底部并位于工件进口和工件出口之间设有进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燃烧器的出风口与烘干炉的进风口相连通,进风口与烘干炉的回风口相连通,所述喷涂房设在燃烧器的下方,所述主线输送机构包括主线传动电机、主输送链条和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涂工装线,包括框架式的机架(1)、喷涂房(2)、烘干炉(3)、燃烧器(4)和主线输送机构(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机架(1)上的抓取转移装置(6),所述烘干炉(3)和燃烧器(4)均安装在机架(1)上,且燃烧器(4)位于烘干炉(3)的下方,所述烘干炉(3)内设有多个链轮,所述烘干炉(3)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工件进口(31)和工件出口(32),且烘干炉(3)的底部并位于工件进口(31)和工件出口(32)之间设有进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燃烧器(4)的出风口与烘干炉(3)的进风口相连通,进风口与烘干炉(3)的回风口相连通,所述喷涂房(2)设在燃烧器(4)的下方,所述主线输送机构(5)包括主线传动电机(51)、主输送链条(52)和多个辅助链轮(53),所述主线传动电机(51)设在机架(1)的顶部,且机架(1)顶部的两端和下部两端分别设有辅助链轮(53),所述主输送链条(52)与机架(1)上的辅助链轮(53)和烘干炉(3)内的链轮传动连接,所述主线传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与主输送链条(52)传动连接,所述抓取转移装置(6)设在燃烧器(4)和喷涂房(2)之间,并位于机架(1)一端下部的辅助链轮(53)的内侧,所述抓取转移装置(6)包括水平移动机构(61)、前后移动机构(62)、上下移动机构(63)和旋转机构(64),所述水平移动机构(61)包括第一电机(611)、X轴托架(612)、X向导轨支撑架(613)和水平导轨(614),所述X向导轨支撑架(613)安装在机架上,且水平导轨(614)固定在X向导轨支撑架(613)上,所述X轴托架(612)与水平导轨(614)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电机(611)设在X轴托架(612)上,且第一电机(611)的电机轴与X向导轨支撑架(613)传动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机构(63)包括第三电机(631)、Z轴托架(632)、Z向导轨支撑架(633)和上下导轨(634),所述Z向导轨支撑架(633)与X轴托架(612)均与前后移动机构(62)装配连接,且上下导轨(634)固定在Z向导轨支撑架(633)上,所述Z轴托架(632)与上下导轨(634)滑动配合,所述第三电机(631)设在Z轴托架(632)上,且第三电机(631)的电机轴与Z向导轨支撑架(633)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64)设在Z轴托架(63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涂工装线,包括框架式的机架(1)、喷涂房(2)、烘干炉(3)、燃烧器(4)和主线输送机构(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机架(1)上的抓取转移装置(6),所述烘干炉(3)和燃烧器(4)均安装在机架(1)上,且燃烧器(4)位于烘干炉(3)的下方,所述烘干炉(3)内设有多个链轮,所述烘干炉(3)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工件进口(31)和工件出口(32),且烘干炉(3)的底部并位于工件进口(31)和工件出口(32)之间设有进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燃烧器(4)的出风口与烘干炉(3)的进风口相连通,进风口与烘干炉(3)的回风口相连通,所述喷涂房(2)设在燃烧器(4)的下方,所述主线输送机构(5)包括主线传动电机(51)、主输送链条(52)和多个辅助链轮(53),所述主线传动电机(51)设在机架(1)的顶部,且机架(1)顶部的两端和下部两端分别设有辅助链轮(53),所述主输送链条(52)与机架(1)上的辅助链轮(53)和烘干炉(3)内的链轮传动连接,所述主线传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与主输送链条(52)传动连接,所述抓取转移装置(6)设在燃烧器(4)和喷涂房(2)之间,并位于机架(1)一端下部的辅助链轮(53)的内侧,所述抓取转移装置(6)包括水平移动机构(61)、前后移动机构(62)、上下移动机构(63)和旋转机构(64),所述水平移动机构(61)包括第一电机(611)、X轴托架(612)、X向导轨支撑架(613)和水平导轨(614),所述X向导轨支撑架(613)安装在机架上,且水平导轨(614)固定在X向导轨支撑架(613)上,所述X轴托架(612)与水平导轨(614)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电机(611)设在X轴托架(612)上,且第一电机(611)的电机轴与X向导轨支撑架(613)传动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机构(63)包括第三电机(631)、Z轴托架(632)、Z向导轨支撑架(633)和上下导轨(634),所述Z向导轨支撑架(633)与X轴托架(612)均与前后移动机构(62)装配连接,且上下导轨(634)固定在Z向导轨支撑架(633)上,所述Z轴托架(632)与上下导轨(634)滑动配合,所述第三电机(631)设在Z轴托架(632)上,且第三电机(631)的电机轴与Z向导轨支撑架(633)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64)设在Z轴托架(63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工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机构(62)包括Y向导轨支撑架(623),所述X轴托架(612)与Y向导轨支撑架(623)的一端固定连接,且Z向导轨支撑架(633)与Y向导轨支撑架(62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工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机构(62)包括第二电机(621)、Y轴托架(622)、Y向导轨支撑架(623)和前后导轨(624),所述X轴托架(612)安装在Y向导轨支撑架(623)上,且前后导轨(624)固定在Y向导轨支撑架(623)上,所述Y轴托架(622)设在Z向导轨支撑架(633)上并与前后导轨(624)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电机(621)设在Y轴托架(622)上,且第二电机(621)的电机轴与Y向导轨支撑架(623)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工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64)包括旋转驱动电机(641)、空心轴(642)、R向支撑架(643)、气缸(644)和吊钩(645),所述R向支撑架(643)安装在Z轴托架(632)上,且空心轴(642)转动支撑在R向支撑架(643)上,所述旋转驱动电机(641)安装在R向支撑架(643)上,且旋转驱动电机(641)的电机轴同步带轮和同步带与空心轴(642)传动连接,所述吊钩(645)设在空心轴(642)的底部,所述气缸(644)设在R向支撑架(643)的顶部,且气缸(644)的顶杆插入空心轴(642)后并伸入吊钩(645)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工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托架(612)包覆在X向导轨支撑架(613)的外周,且X轴托架(612)两端的内壁上设有滑块,所述X轴托架(612)两端内壁上的滑块分别与X向导轨支撑架(613)两端侧壁上对应的水平导轨(614)滑动配合,所述X向导轨支撑架(613)的顶部设有齿条,所述第一电机(611)的电机轴上设有齿轮,且第一电机(611)电机轴上的齿轮与X向导轨支撑架(613)顶部的齿条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工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托架(632)包覆在Z向导轨支撑架(6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庆春刘丽红刘华林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杰丽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