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416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式I中的第一配体和辅助配体能够更好的稳定中心金属原子,同时由于第一配体和第二配体分别与金属原子形成的五元环构型和四元环构型使有机金属配合物具有更为刚性的结构,实现高性能、高效率的磷光发射。通过引入大体积的取代基团,有效的提高了有机金属配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和热稳定性,有利于材料成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阴极、阳极以及一个或多个有机物层,有机物层中的至少一层含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金属配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较低的驱动电压,较高的发光效率和发光亮度,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An Organic Metal Complex and Its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rganic metal complex and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thereof,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rganic photoelectric materials. The first ligand and the auxiliary ligand in the structural formula I of the invention can better stabilize the central metal atoms, and the organic metal complexes have more rigid structures due to the five-membered ring configuration and the four-membered ring configuration formed by the first ligand and the second ligand with the metal atoms respectively, so as to realize high performance and high efficiency phosphorescence emission. By introducing large volume substituents,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organometallic complexes are effectively improved, which is conducive to film formation.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 cathode, an anode and one or more organic matter layers. At least one layer of the organic matter layer contains the organic metal complexe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lower driving voltage, higher luminescent efficiency and brightness, and has longer performance.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光电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金属配合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材料作为OLED器件中的一个关键材料,根据发光原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传统荧光材料、磷光材料和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传统荧光材料仅能利用25%的单重态激子辐射发光,发光效率较低。磷光材料可利用25%单重态激子及75%三重态激子辐射发光,理论上可达到100%的内量子效率,1998年,M.A.Baldo等人在发光层中掺杂含有过渡金属铂的有机螯合分子PtOEt,制备出外量子效率4%,理论内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00%的饱和红色磷光OLED器件,这使得理论上电致发光内量子效率突破了荧光效率25%的上限,随后越来越多的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磷光材料被开发出来,其中绝大部分是过渡金属离子配合物,因其高效率的发光性能而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应用研究上引起极大的重视。而这些被用作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金属配合物多为铂(Pt)、锇(Os)及铱(Ir)的金属配合物,其中铱金属配合物最为有效,通常为含有正三价氧化态的正八面体结构,高效率的磷光发光是由于金属配合物的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金属配合物具有如结构式I所示的结构通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金属配合物具有如结构式I所示的结构通式:其中,所述X1、X2、X3、X4独立的选自CR或者N,所述R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所述R1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4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4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所述R2、R3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所述R4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的杂芳基或者式II所示的基团,所述R5、R6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所述M为过渡金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M选自Ir、Rh、Re、Ru、Os、Pt、Au或者Cu。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环戊基、环己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嘧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噻吩基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选自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环戊基、环己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嘧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嗪基、取代或未取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春雪孙敬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