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腿部力量恢复用外骨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
,具体为一种骨科腿部力量恢复用外骨骼装置。
技术介绍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在治疗过程中,有时需要使用外骨骼装置对患者进行支撑操作。现有申请号CN201110292009.0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骨骼可穿戴下肢康复机器人,包括脚部外骨骼、踝关节外骨骼、小腿外骨骼、膝关节外骨骼、大腿外骨骼、髋关节外骨骼及腰部外骨骼,其中,踝关节外骨骼与脚部外骨骼相连,小腿外骨骼与踝关节外骨骼相连,膝关节外骨骼与小腿外骨骼相连,大腿外骨骼与膝关节外骨骼相连,髋关节外骨骼与大腿外骨骼相连,腰部外骨骼与髋关节外骨骼相连。使用谐波减速器传动及盘式电机,实现零回转误差以及驱动与患者关节的良好贴合,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固定于患者背后的电池驱动,解决了传统康复装置活动范围受限的问题,具有便携的特性。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腿部力量恢复用外骨骼装置,包括上支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上支杆(1)的表面套设有防护板(3),所述上支杆(1)的底端套设有转折装置(4),所述转折装置(4)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杆(6),所述缓冲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受力装置(7);所述防护板(3)包括板本体(32),所述板本体(32)上开设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套设于上支杆(1)的表面,所述板本体(32)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33),所述固定带(33)的右端通过固定螺栓(35)与板本体(32)固定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腿部力量恢复用外骨骼装置,包括上支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上支杆(1)的表面套设有防护板(3),所述上支杆(1)的底端套设有转折装置(4),所述转折装置(4)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杆(6),所述缓冲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受力装置(7);所述防护板(3)包括板本体(32),所述板本体(32)上开设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套设于上支杆(1)的表面,所述板本体(32)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33),所述固定带(33)的右端通过固定螺栓(35)与板本体(32)固定连接,且固定螺栓(35)上套设有与固定螺栓(35)配合设置的固定螺帽(36);所述转折装置(4)包括中心板(409),所述中心板(409)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顶板(408),所述顶板(408)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定位环(402),所述上支杆(1)的底端贯穿上定位环(402)并固定连接有上定位块(403),所述中心板(409)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底板(401),所述底板(401)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定位环(405),所述调节杆(5)的顶端贯穿下定位环(405)并固定连接有下定位块(406);所述调节杆(5)包括调节外壳(52),所述调节外壳(52)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调节内杆(53),所述下定位环(405)套设于调节内杆(53)的表面,所述调节内杆(5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1),所述调节外壳(5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与螺纹杆(51)配合设置的螺栓(54),且螺栓(54)套设于螺纹杆(51)的表面,所述缓冲杆(6)的顶端与调节外壳(52)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缓冲杆(6)包括缓冲外壳(64),所述缓冲外壳(64)的顶部镶嵌有防漏环(61),所述防漏环(61)上贯穿设置有金属杆(62),所述金属杆(62)的顶端通过转轴与调节外壳(52)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