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711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包括形成可微动间隙卡扣连接的融合器主体和固定构件;固定构件由块状体、块状体上开设呈相反倾角且交错排列的螺孔、块状体两端分别垂直延伸的夹持臂以及夹持臂端部分别向内垂直延设的夹持钩部组成;融合器主体由U形架、U形架二端面分别凸设的锯齿、U形架腰部外侧面对称开设从外端壁分别向内延伸的倾斜滑槽、沿其中一个端面的两端头分别向锯齿方向倾斜开设与所述固定构件的半螺孔对接的半螺孔、通过螺孔将所述固定构件紧固在人体上、下椎体骨内的紧固螺钉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颈椎零切迹融合器已经有PEEKPREVAIL、Zero~P、ROI~C、MC+、COALITION、STALIF~C等十余种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产品已在欧美、亚洲等地得到广泛使用,然而国内授权的自主设计零切迹融合器产品较少,已经授权和在申请的多是仿照国外产品结构外形和尺寸进行的改动,拥有创新结构设计的产品较少。CN104068949.A公开了一种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装置,结构包括:PEEK厚板状融合器和2个TC4紧固螺钉,厚板状融合器前部上下侧均设有限位挡片,防止过度植入,上下椎体固定孔与两个紧固螺钉连接,实现低切迹产品固定,但是金属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非金属上,受力情况下,对非金属磨损较严重,容易导致连接不稳,螺钉脱出,影响产品使用寿命。CN202740160.U公开了一种锁定式椎间融合器,定位板与固定构件采用一体式结构,依靠紧固螺钉固定在椎体上,能够实现零切迹融合器产品的有效固定和融合,但是该专利并没有涉及定位板和固定构件具体一体化连接方式,而且一体化连接方式不允许植入初期椎体微动,椎体微动将导致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可微动间隙卡扣连接的融合器主体和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由块状体、块状体上开设呈相反倾角且交错排列的螺孔、块状体两端分别垂直延伸的夹持臂以及夹持臂端部分别向内垂直延设的夹持钩部组成;所述融合器主体由U形架、U形架二端面分别凸设的锯齿、U形架腰部外侧面对称开设从外端壁分别向内延伸的倾斜滑槽、沿其中一个端面的两端头分别向锯齿方向倾斜开设与所述固定构件的半螺孔对接的半螺孔、通过螺孔将所述固定构件紧固在人体上、下椎体骨内的紧固螺钉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可微动间隙卡扣连接的融合器主体和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由块状体、块状体上开设呈相反倾角且交错排列的螺孔、块状体两端分别垂直延伸的夹持臂以及夹持臂端部分别向内垂直延设的夹持钩部组成;所述融合器主体由U形架、U形架二端面分别凸设的锯齿、U形架腰部外侧面对称开设从外端壁分别向内延伸的倾斜滑槽、沿其中一个端面的两端头分别向锯齿方向倾斜开设与所述固定构件的半螺孔对接的半螺孔、通过螺孔将所述固定构件紧固在人体上、下椎体骨内的紧固螺钉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带锯齿端面的横断面轮廓即足印面形状由矩形与两侧腰圆弧化的梯形组合而成,矢状面轮廓由前半部分仿生弧形和后半部分平面构成,所述仿生弧形更吻合锥体骨解剖结构且便于植入,所述后半部分平面增大假体的普适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U型架前端设有圆弧面,便于假体植入,且与椎体后部钩突结构相吻合;U型架前端设有至少一个纵向显影针和一个横向显影针,横向显影针长度略大于融合器主体前端厚度,深入上、下贯通植骨腔内部1mm~2mm,显影定位同时辅助固定植骨腔填充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倾斜滑槽由入口端呈倾斜角的倾斜滑道、倾斜滑道端部垂直下凹供固定构件夹持钩部定位的夹持槽组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强祝佳李阳廖振华王松卢俊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