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兼具弹性及运动能力的人工椎间盘假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兼具弹性及运动能力的人工椎间盘假体,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是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经典手术方式,但是椎体节段融合后可能引起临近节段的生物力学变化,丢失颈椎关节活动度,可能加速邻近节段的椎间盘退变从而引起新的颈肩痛,而且有椎体不融合的风险,远期效果不如人意,故现在通常采用人工椎间盘技术来替代传统的植骨融合术目前,人工椎间盘假体常采用高分子聚合体或合金作为髓核材料。高分子聚合体材料能提供光滑的关节表面并在一定的程度吸收震荡,但它的刚度却存在先天性不足。而合金材料虽可以保证刚度,却缺乏弹性及阻尼。两者都无法在使用过程中兼顾刚度和阻尼这两项生物力学性能。故目前常用的假体分为两大类,一类基本放弃了对弹性的要求,而注重椎间盘运动方面的实现。另一类诸如由硅橡胶、弹簧活塞等弹性元件设计而成的假体更多的关注于椎间盘的弹性,牺牲了假体运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弹性及运动能力的人工椎间盘假体,力学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解决现有人工椎间盘假体无法兼具弹性与运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具弹性及运动能力的人工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终板和下终板,所述上终板和下终板之间夹设有金属橡胶件,所述上终板可相对金属橡胶件转动;所述上终板上侧面和下终板下侧面分别设置有的球面隆起部,上终板下侧面设置有向上凹的球面凹部,所述金属橡胶件上部呈球面形并与上终板的球面凹部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弹性及运动能力的人工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终板和下终板,所述上终板和下终板之间夹设有金属橡胶件,所述上终板可相对金属橡胶件转动;所述上终板上侧面和下终板下侧面分别设置有的球面隆起部,上终板下侧面设置有向上凹的球面凹部,所述金属橡胶件上部呈球面形并与上终板的球面凹部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弹性及运动能力的人工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凹部的球形面和金属橡胶件的球形面上均涂设有聚氨酯涂层,上终板上侧和下终板下侧分别设置有用以与相邻椎骨固定连接的连接耳部,连接耳部上具有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弹性及运动能力的人工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终板上端面上设置有直径由槽底往槽口渐变小的固定槽,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英,白鸿柏,朱越,吴乙万,薛新,邵一川,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