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椎间盘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221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椎间盘假体,包括:上终板,所述上终板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部;下终板,所述下终板的顶部设置有限位部;髓核,所述髓核的底部通过限位部限定在所述下终板上,所述髓核的顶部位于所述定位部内;弹性连接装置,所述弹性连接装置的底部连接在所述髓核上,所述弹性连接装置的顶端连接在所述上终板上。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人工椎间盘假体中设置有弹性连接装置,实际安装时,髓核通过限位部和定位部限定安装在上终板和下终板之间,并通过弹性连接装置连接髓核和上终板,通过该弹性连接装置的作用,能够防止人工椎间盘假体发生脱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椎间盘架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假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工椎间盘架体。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椎间盘假体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上终板、髓核、下终板。市面上的产品多为带有球窝的上终板、球型的髓核、限制髓核运动的下终板。上述的椎间盘架体还存在如下缺陷:在追求高活动度的同时,由于椎间盘假体设计或患者运动量过大等因素,人工椎间盘脱位率较大。且目前的椎间盘假体均为硬性设计,只靠塑料髓核部件自身的弹性,难以满足人体正常椎间盘的弹性需求。因此,市面上急需要一种人工椎间盘假体,在保证高活动度的同时,保证人工椎间盘假体不会出现脱位的风险,同时具有一定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椎间盘架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椎间盘假体容易脱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人工椎间盘假体,包括:上终板,所述上终板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部;下终板,所述下终板的顶部设置有限位部;髓核,所述髓核的底部通过限位部限定在所述下终板上,所述髓核的顶部位于所述定位部内;弹性连接装置,所述弹性连接装置的底部连接在所述髓核上,所述弹性连接装置的顶端连接在所述上终板上。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终板(10),所述上终板(10)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部(11);下终板(20),所述下终板(20)的顶部设置有限位部(21);髓核(30),所述髓核(30)的底部通过限位部(21)限定在所述下终板(20)上,所述髓核(30)的顶部位于所述定位部(11)内;弹性连接装置(40),所述弹性连接装置(40)的底部连接在所述髓核(30)上,所述弹性连接装置(40)的顶端连接在所述上终板(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终板(10),所述上终板(10)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部(11);下终板(20),所述下终板(20)的顶部设置有限位部(21);髓核(30),所述髓核(30)的底部通过限位部(21)限定在所述下终板(20)上,所述髓核(30)的顶部位于所述定位部(11)内;弹性连接装置(40),所述弹性连接装置(40)的底部连接在所述髓核(30)上,所述弹性连接装置(40)的顶端连接在所述上终板(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髓核(30)的顶部为椭球部(31),所述椭球部(31)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定位部(11)为与所述椭球部(31)相适配的椭球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椭球部(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蜂窝孔(311),所述蜂窝孔(311)平行或倾斜于所述上终板(10)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髓核(30)还包括弹性底座(32),所述椭球部(31)位于所述弹性底座(32)上,所述弹性底座(32)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底座(32)一体设置的定位外凸缘(321),所述限位部(21)为卡槽,所述定位外凸缘(321)间隙配合在所述卡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底座(32)和所述椭球部(31)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3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