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椎间盘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椎间盘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颈椎病及腰椎病是一种由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而导致的脊柱疾患,已成为显著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和高发病。其中,在腰椎病方面,腰椎间盘突出症总发病率已达15.2~30%,且我国腰椎病患者目前已突破2亿,80%的成年人有过腰痛病史。临床统计表明,年龄大于50岁者40%以上腰椎有活动受限情况,其中60%会产生腰椎病变,压迫神经系统出现病症,约10%-15%的患者最终会发展到脊髓压迫,从而可能造成截瘫。而颈椎病方面更不容乐观,随着人口老龄化、长期伏案面对电脑增加及车祸频发,造成的颈椎损伤逐年增加,颈椎病发病率快速攀升。目前我国发病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10%,其中50岁左右人群发病率超过了25%,60~70岁发病率可高达50%,此外中青年患者急剧增加,30岁以下青年患者已占到总患病人数的11%。椎间盘退变疾病的治疗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方法。非手术疗法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相当比例的患者必须接受手术治疗。临床中,由于脊柱融合术见效快、疗效好、手术简单等优点,多年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板,包括层叠的第一耐磨层和第一修复层,所述第一耐磨层远离所述第一修复层的一侧形成有弧形凸面,所述第一修复层包括层叠的第一修复单元层和第二修复单元层,所述第二修复单元层层叠于所述第一耐磨层上;及第二终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终板上,所述第二终板与所述第一终板可相对滑动,所述第二终板包括层叠的第二耐磨层和第二修复层,所述第二耐磨层远离所述第二修复层的一侧形成有弧形凹面,且所述弧形凸面与所述弧形凹面滑动抵接,所述第二修复层包括层叠的第三修复单元层和第四修复单元层,所述第四修复单元层层叠于所述第二耐磨层上;其中,所述第一耐磨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二耐磨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板,包括层叠的第一耐磨层和第一修复层,所述第一耐磨层远离所述第一修复层的一侧形成有弧形凸面,所述第一修复层包括层叠的第一修复单元层和第二修复单元层,所述第二修复单元层层叠于所述第一耐磨层上;及第二终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终板上,所述第二终板与所述第一终板可相对滑动,所述第二终板包括层叠的第二耐磨层和第二修复层,所述第二耐磨层远离所述第二修复层的一侧形成有弧形凹面,且所述弧形凸面与所述弧形凹面滑动抵接,所述第二修复层包括层叠的第三修复单元层和第四修复单元层,所述第四修复单元层层叠于所述第二耐磨层上;其中,所述第一耐磨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二耐磨层的材料均为聚醚醚酮和增强纤维的混合物,所述第一修复单元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三修复单元层的材料均包括聚醚醚酮和可降解的第一活性骨修复材料,所述第二修复单元层的材料和所述第四修复单元层的材料均为聚醚醚酮和可降解的第二活性骨修复材料的混合物,所述第一活性骨修复材料为含骨诱导因子的微球或者所述第一活性骨修复材料为由羟基磷灰石、α-磷酸三钙、β-磷酸三钙、硫酸钙及生物活性玻璃中的至少一种和含骨诱导因子的微球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第二活性骨修复材料选自羟基磷灰石、α-磷酸三钙、β-磷酸三钙、硫酸钙及生物活性玻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耐磨层包括多个依次层叠的第一耐磨单元层,多个所述第一耐磨单元层的材料均为所述聚醚醚酮和所述增强纤维的混合物,从所述第一耐磨层的一侧到另一侧,所述多个第一耐磨单元层的材料中的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少,所述第二修复单元层层叠于含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少的所述第一耐磨单元层上,所述弧形凸面形成于含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多的所述第一耐磨单元层上;所述第二耐磨层包括多个依次层叠的第二耐磨单元层,多个所述第二耐磨单元层的材料均为所述聚醚醚酮和所述增强纤维的混合物,从所述第二耐磨层的一侧到另一侧,所述多个第二耐磨单元层的材料中的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少,所述第四修复单元层与含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少的所述第二耐磨单元层层叠,所述弧形凹面形成于含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多的所述第二耐磨单元层上;第一耐磨层和第二耐磨层的材料中的增强纤维的直径均为1纳米~50微米,长度均为10微米~1000微米;第一耐磨层的材料和第二耐磨层的材料的聚醚醚酮的粒径均小于40微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含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多的所述第一耐磨单元层的材料中,所述增强纤维与所述聚醚醚酮的质量比为0.1:1~0.5:1;含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多的所述第二耐磨单元层的材料中,所述增强纤维与所述聚醚醚酮的质量比为0.1:1~0.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含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多的所述第一耐磨单元层的厚度为50微米~100微米;含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多的所述第二耐磨单元层的厚度为50微米~100微米。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荣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