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害虫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434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害虫诱捕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害虫诱捕器在工作过程中,害虫在害虫引诱剂的引诱下进入害虫容器后,在害虫容器的重量和害虫重量的共同作用下,害虫容器克服力施加器的力,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堵塞脱离第一通孔,第二堵塞脱离第二通孔。第二液体空间内的浸泡剂通过第二通孔流出并进入害虫容器,将害虫容器中的害虫浸没。第一液体空间中的固化剂通过第一通孔流出并进入害虫容器与浸泡剂混合,进而形成固化封隔体。害虫被固化封隔体密封住,害虫死亡时发出的气味无法散发出来。如此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能够持续高效的害虫进行灭杀,大大提高了害虫灭杀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害虫诱捕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害虫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害虫诱捕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害虫诱捕装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通过气体进行害虫灭杀,另一类通过物理方式进行害虫灭杀。通过气体进行害虫灭杀的装置,其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含有杀虫成分的气体在大气中扩散,以实现害虫的灭杀。这种方式的问题在于,含有杀虫成分的气体对周围环境会造成较大影响,不宜在对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场合使用。通过物理方式进行害虫灭杀的装置,其通过粘性物质捕获害虫或电击的方式杀死害虫。通过物理方式进行害虫灭杀,其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但是其问题在于当有害虫死于害虫灭杀装置中一段时间后,再次进入害虫灭杀装置中的害虫数量大幅度减少,其害虫灭杀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害虫诱捕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诱捕器包括固定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的多个诱捕机构;所述诱捕机构包括液体容器、害虫容器和力施加器;所述液体容器、所述害虫容器和所述力施加器沿从上至下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液体容器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液体容器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液体空间和第二液体空间;所述液体容器底端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液体空间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液体空间连通;所述害虫容器与所述液体容器可活动地连接,用于在靠近所述液体容器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所述液体容器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害虫容器顶端开设有与所述液体容器的底端正对的害虫入口;所述害虫容器上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正对的第一堵塞;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正对的第二堵塞;所述力施加器与所述液体容器固定连接;所述力施加器对所述害虫容器施加力,以使所述害虫容器维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害虫容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堵塞插入并封堵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堵塞插入并封堵所述第二通孔;当害虫进入所述害虫容器时,所述害虫容器克服所述力施加器对所述害虫容器施加的力,并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当所述害虫容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堵塞脱离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堵塞脱离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害虫容器内设置有害虫引诱剂;所述第一液体空间内容纳有固化剂,所述第二液体空间内容纳有浸泡剂;当所述固化剂与所述浸泡剂混合时形成固化封隔体。进一步的,所述浸泡剂为海藻酸钠溶液,所述固化剂为氯化钙溶液。进一步的,所述海藻酸钠溶液中,海藻酸钠与水的重量比为1:100-1.5:100;所述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与水的重量比为1.3:100-2:10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堵塞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堵塞的长度,以使所述害虫容器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堵塞脱离所述第二通孔后,所述第一堵塞再脱离所述第一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容器侧面固定设置有容纳筒;所述害虫容器的侧面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可滑动地插入所述容纳筒中。进一步的,所述力施加器包括固定板、连接条和弹簧;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液体容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害虫容器的底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力施加器包括连接条和水容器;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水容器和所述液体容器;所述害虫容器的下端可滑动的插入所述水容器中;所述水容器中容纳有水,以通过浮力使所述害虫容器维持在所述第一位置。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所述害虫引诱剂包括:啤酒酵母10-15份;苹果泥30-40份;肉泥5-10份;白砂糖2-5份;水10-14份;料酒5-7份;醋5-7份;油脂3-5份;所述害虫引诱剂由以上组分混合均匀后涂抹于所述害虫容器的内表面。进一步的,猪瘦肉、猪大肠、猪肺、猪膀胱和鸡胸肉按重量比5:2:1:1:3的比例混合并粉碎成泥状后,以1-2cm的厚度涂抹于搁板上,在30℃环境下放置24-28小时后形成所述肉泥。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所述油脂包括:猪油2-4份;牛油0.5-1份;菜籽油5-8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现有的通过物理方式进行害虫灭杀的装置,其在使用初期能够获得一定的害虫灭杀效果,但是当有害虫死于害虫灭杀装置中一段时间后,再次进入害虫灭杀装置中的害虫数量大幅度减少。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其原因在于,大多数害虫死亡后会散发出特殊的气味(例如蟑螂、蚂蚁、毛虫、树虱以及潮虫在死亡后会散发出酸性脂肪类混合物气味),传递出附近极其危险的警告信息。害虫会在移动时避开同类死亡的地方,这导致了现有的害虫灭杀装置无法持续高效的进行害虫的灭杀。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在工作过程中,害虫在害虫引诱剂的引诱下进入害虫容器后,在害虫容器的重量和害虫重量的共同作用下,害虫容器克服力施加器的力,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堵塞脱离第一通孔,第二堵塞脱离第二通孔。第二液体空间内的浸泡剂通过第二通孔流出并进入害虫容器,将害虫容器中的害虫浸没。第一液体空间中的固化剂通过第一通孔流出并进入害虫容器与浸泡剂混合,进而形成固化封隔体。害虫被固化封隔体密封住,害虫死亡时发出的气味无法散发出来。如此使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能够持续高效的害虫进行灭杀,大大提高了害虫灭杀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不应被看作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中,诱捕机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害虫容器位于第一位置;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中,诱捕机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害虫容器位于第二位置;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中,诱捕机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害虫容器位于第一位置;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中,诱捕机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害虫容器位于第二位置。图中:010-害虫诱捕器;100-固定件;110-通过孔;200-诱捕机构;210-液体容器;211-隔板;212-第一液体空间;213-第二液体空间;214-第一通孔;215-第二通孔;216-容纳筒;217-第一橡胶塞;218-第二橡胶塞;220-害虫容器;221-害虫入口;222-连杆;223-第一堵塞;224-第二堵塞;225-滑动杆;230-力施加器;231-连接条;232-水容器;233-第三橡胶塞;234-固定板;235-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诱捕器包括固定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的多个诱捕机构;所述诱捕机构包括液体容器、害虫容器和力施加器;所述液体容器、所述害虫容器和所述力施加器沿从上至下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液体容器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液体容器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液体空间和第二液体空间;所述液体容器底端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液体空间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液体空间连通;所述害虫容器与所述液体容器可活动地连接,用于在靠近所述液体容器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所述液体容器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害虫容器顶端开设有与所述液体容器的底端正对的害虫入口;所述害虫容器上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正对的第一堵塞;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正对的第二堵塞;所述力施加器与所述液体容器固定连接;所述力施加器对所述害虫容器施加力,以使所述害虫容器维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害虫容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堵塞插入并封堵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堵塞插入并封堵所述第二通孔;当害虫进入所述害虫容器时,所述害虫容器克服所述力施加器对所述害虫容器施加的力,并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当所述害虫容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堵塞脱离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堵塞脱离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害虫容器内设置有害虫引诱剂;所述第一液体空间内容纳有固化剂,所述第二液体空间内容纳有浸泡剂;当所述固化剂与所述浸泡剂混合时形成固化封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诱捕器包括固定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的多个诱捕机构;所述诱捕机构包括液体容器、害虫容器和力施加器;所述液体容器、所述害虫容器和所述力施加器沿从上至下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液体容器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液体容器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液体空间和第二液体空间;所述液体容器底端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液体空间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液体空间连通;所述害虫容器与所述液体容器可活动地连接,用于在靠近所述液体容器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所述液体容器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害虫容器顶端开设有与所述液体容器的底端正对的害虫入口;所述害虫容器上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正对的第一堵塞;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正对的第二堵塞;所述力施加器与所述液体容器固定连接;所述力施加器对所述害虫容器施加力,以使所述害虫容器维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害虫容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堵塞插入并封堵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堵塞插入并封堵所述第二通孔;当害虫进入所述害虫容器时,所述害虫容器克服所述力施加器对所述害虫容器施加的力,并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当所述害虫容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堵塞脱离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堵塞脱离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害虫容器内设置有害虫引诱剂;所述第一液体空间内容纳有固化剂,所述第二液体空间内容纳有浸泡剂;当所述固化剂与所述浸泡剂混合时形成固化封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剂为海藻酸钠溶液,所述固化剂为氯化钙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酸钠溶液中,海藻酸钠与水的重量比为1:100-1.5:100;所述氯化钙溶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建刘萌萌钟义海姜兵潘心禾王敏彪何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