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屏蔽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32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膜,包括电磁屏蔽膜本体、通孔、刻度线、油纸层、导电胶水层、导电布层、无纺布基层、隔热层、阻燃剂、聚氯乙烯图层、凹槽、透气孔和负离子粉末,所述电磁屏蔽膜本体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工作人员在粘贴电磁屏蔽膜本体时可通过通孔将粘贴时电磁屏蔽膜本体中残留的空气排出,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排出空气后可沿刻度线将电磁屏蔽膜本体两侧裁剪去除,无纺布基层有效的提高了电磁屏蔽膜本体的抗撕扯能力,防止工作人员在粘贴过程中力度过大到时电磁屏蔽膜本体损坏,聚氯乙烯图层不易粘连灰尘有效的便于工作人员对电磁屏蔽膜本体表面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屏蔽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屏蔽
,具体为一种电磁屏蔽膜。
技术介绍
电磁屏蔽,就是指某电子设备既不干扰其它设备,同时也不受其它设备的影响,电磁兼容性和我们所熟悉的安全性一样,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安全性涉及人身和财产,而电磁兼容性则涉及人身和环境保护。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磁屏蔽膜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现有的电磁屏蔽膜技术中,在粘贴电磁屏蔽膜过程中不便于工作人员将气泡排出,电磁屏蔽膜在粘贴的过程中容易撕扯受到损坏,电磁屏蔽膜表面不易清洁同时不能有效的对空气进行净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屏蔽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磁屏蔽膜,包括电磁屏蔽膜本体、通孔、刻度线、油纸层、导电胶水层、导电布层、无纺布基层、隔热层、阻燃剂、铝镁合金硬网、屏蔽层、油墨绝缘层、铝箔防腐层、竹炭层、纳米紫外光保护膜、印花层、聚氯乙烯图层、凹槽、透气孔和负离子粉末,所述电磁屏蔽膜本体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电磁屏蔽膜本体两侧均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电磁屏蔽膜本体底部设置有导电布层,所述导电布层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导电布层底部涂抹有导电胶水层,所述导电胶水层底部设置有油纸层,所述导电布层顶端缝合有无纺布基层,所述无纺布基层顶端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顶端安装有铝镁合金硬网,所述铝镁合金硬网与隔热层之间填充有阻燃剂,所述铝镁合金硬网顶端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顶端设置有油墨绝缘层,所述油墨绝缘层顶端设置有铝箔防腐层,所述铝箔防腐层顶端安装有竹炭层,所述竹炭层顶部粘接有纳米紫外光保护膜,所述纳米紫外光保护膜外侧设置有印花层,所述印花层顶端涂抹有聚氯乙烯图层,所述电磁屏蔽膜本体外侧开设有透气孔,且透气孔另一端与竹炭层连接,所述竹炭层外侧涂抹有负离子粉末。优选的,所述铝镁合金硬网与屏蔽层为缝合连接。优选的,所述负离子粉末直径为0.05-0.12mm。优选的,所述导电胶水层的粘接强度为1.2~3.5kg/25mm。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基层为一种聚丙烯树脂材质的构件。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4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工作人员在粘贴电磁屏蔽膜本体时可通过通孔将粘贴时电磁屏蔽膜本体中残留的空气排出,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排出空气后可沿刻度线将电磁屏蔽膜本体两侧裁剪去除,无纺布基层有效的提高了电磁屏蔽膜本体的抗撕扯能力,防止工作人员在粘贴过程中力度过大到时电磁屏蔽膜本体损坏,聚氯乙烯图层不易粘连灰尘有效的便于工作人员对电磁屏蔽膜本体表面进行清洁,空气从透气孔进入电磁屏蔽膜本体内部,竹炭层对空气进行净化,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负离子粉末通过透气孔释放出负离子提高空气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无纺布基层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凹槽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透气孔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负离子粉末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磁屏蔽膜本体、2通孔、3刻度线、4油纸层、5导电胶水层、6导电布层、7无纺布基层、8隔热层、9阻燃剂、10铝镁合金硬网、11屏蔽层、12油墨绝缘层、13铝箔防腐层、14竹炭层、15纳米紫外光保护膜、16印花层、17聚氯乙烯图层、18凹槽、19透气孔、20负离子粉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磁屏蔽膜,包括电磁屏蔽膜本体1、通孔2、刻度线3、油纸层4、导电胶水层5、导电布层6、无纺布基层7、隔热层8、阻燃剂9、铝镁合金硬网10、屏蔽层11、油墨绝缘层12、铝箔防腐层13、竹炭层14、纳米紫外光保护膜15、印花层16、聚氯乙烯图层17、凹槽18、透气孔19和负离子粉末20,电磁屏蔽膜本体1两侧均开设有通孔2,电磁屏蔽膜本体1两侧均设置有刻度线3,电磁屏蔽膜本体1底部设置有导电布层6,导电布层6底部开设有凹槽18,导电布层6底部涂抹有导电胶水层5,导电胶水层5底部设置有油纸层4,导电布层6顶端缝合有无纺布基层7,无纺布基层7顶端设置有隔热层8,隔热层8顶端安装有铝镁合金硬网10,铝镁合金硬网10与隔热层8之间填充有阻燃剂9,铝镁合金硬网10顶端设置有屏蔽层11,屏蔽层11顶端设置有油墨绝缘层12,油墨绝缘层12顶端设置有铝箔防腐层13,铝箔防腐层13顶端安装有竹炭层14,竹炭层14顶部粘接有纳米紫外光保护膜15,纳米紫外光保护膜15外侧设置有印花层16,印花层16顶端涂抹有聚氯乙烯图层17,电磁屏蔽膜本体1外侧开设有透气孔19,且透气孔19另一端与竹炭层14连接,竹炭层14外侧涂抹有负离子粉末20。为了更好的将铝镁合金硬网10与屏蔽层11紧密结合,铝镁合金硬网10与屏蔽层11为缝合连接。为了更好的实现负离子粉末20排放负离子,负离子粉末20直径为0.05-0.12mm。为了更好的使电磁屏蔽膜本体1粘贴更加牢固,导电胶水层5的粘接强度为1.2~3.5kg/25mm。为了更好的提高无纺布基层7的强度以及抗撕扯性,无纺布基层7为一种聚丙烯树脂材质的构件。为了更好的便于电磁屏蔽膜本体1在安装时排出内部空气,通孔2的数量为4个。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电磁屏蔽膜本体1两侧均开设有通孔2,电磁屏蔽膜本体1两侧均设置有刻度线3,工作人员在粘贴电磁屏蔽膜本体1时可通过通孔2将粘贴时电磁屏蔽膜本体1中残留的空气排出,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排出空气后可沿刻度线3将电磁屏蔽膜本体1两侧裁剪去除,电磁屏蔽膜本体1底部设置有导电布层6,导电布层6底部开设有凹槽18,导电布层6底部涂抹有导电胶水层5,导电胶水层5底部设置有油纸层4,将油纸层4撕下对电磁屏蔽膜本体1进行粘接,导电胶水层5填充在凹槽18内部提高了粘接时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稳定性,导电布层6顶端缝合有无纺布基层7,无纺布基层7顶端设置有隔热层8,隔热层8顶端安装有铝镁合金硬网10,无纺布基层7有效的提高了电磁屏蔽膜本体1的抗撕扯能力,防止工作人员在粘贴过程中力度过大到时电磁屏蔽膜本体1损坏,隔热层8为纳米氧化锡锑和纳米氧化铟锡混合制成,有效的使电磁屏蔽膜本体1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铝镁合金硬网10提高了电磁屏蔽膜本体1的硬度并对粘贴处进行保护,铝镁合金硬网10顶端设置有屏蔽层11,屏蔽层11顶端设置有油墨绝缘层12,油墨绝缘层12顶端设置有铝箔防腐层13,屏蔽层11为铅丝编织而成,节约了成本,油墨绝缘层12为耐高温油墨,提供了良好的绝缘效果同时对电磁屏蔽膜本体1进行隐私保护,铝箔防腐层13顶端安装有竹炭层14,竹炭层14顶部粘接有纳米紫外光保护膜15,纳米紫外光保护膜15外侧设置有印花层16,印花层16顶端涂抹有聚氯乙烯图层17,电磁屏蔽膜本体1外侧开设有透气孔19,且透气孔19另一端与竹炭层14连接,竹炭层14外侧涂抹有负离子粉末20,纳米紫外光保护膜15有效的对紫外线进行阻挡,减少紫外线辐射,聚氯乙烯图层17不易粘连灰尘有效的便于工作人员对电磁屏蔽膜本体1表面进行清洁,空气从透气孔19进入电磁屏蔽膜本体1内部,竹炭层14对空气进行净化,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负离子粉末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屏蔽膜,包括电磁屏蔽膜本体(1)、通孔(2)、刻度线(3)、油纸层(4)、导电胶水层(5)、导电布层(6)、无纺布基层(7)、隔热层(8)、阻燃剂(9)、铝镁合金硬网(10)、屏蔽层(11)、油墨绝缘层(12)、铝箔防腐层(13)、竹炭层(14)、纳米紫外光保护膜(15)、印花层(16)、聚氯乙烯图层(17)、凹槽(18)、透气孔(19)和负离子粉末(2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膜本体(1)两侧均开设有通孔(2),所述电磁屏蔽膜本体(1)两侧均设置有刻度线(3),所述电磁屏蔽膜本体(1)底部设置有导电布层(6),所述导电布层(6)底部开设有凹槽(18),所述导电布层(6)底部涂抹有导电胶水层(5),所述导电胶水层(5)底部设置有油纸层(4),所述导电布层(6)顶端缝合有无纺布基层(7),所述无纺布基层(7)顶端设置有隔热层(8),所述隔热层(8)顶端安装有铝镁合金硬网(10),所述铝镁合金硬网(10)与隔热层(8)之间填充有阻燃剂(9),所述铝镁合金硬网(10)顶端设置有屏蔽层(11),所述屏蔽层(11)顶端设置有油墨绝缘层(12),所述油墨绝缘层(12)顶端设置有铝箔防腐层(13),所述铝箔防腐层(13)顶端安装有竹炭层(14),所述竹炭层(14)顶部粘接有纳米紫外光保护膜(15),所述纳米紫外光保护膜(15)外侧设置有印花层(16),所述印花层(16)顶端涂抹有聚氯乙烯图层(17),所述电磁屏蔽膜本体(1)外侧开设有透气孔(19),且透气孔(19)另一端与竹炭层(14)连接,所述竹炭层(14)外侧涂抹有负离子粉末(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屏蔽膜,包括电磁屏蔽膜本体(1)、通孔(2)、刻度线(3)、油纸层(4)、导电胶水层(5)、导电布层(6)、无纺布基层(7)、隔热层(8)、阻燃剂(9)、铝镁合金硬网(10)、屏蔽层(11)、油墨绝缘层(12)、铝箔防腐层(13)、竹炭层(14)、纳米紫外光保护膜(15)、印花层(16)、聚氯乙烯图层(17)、凹槽(18)、透气孔(19)和负离子粉末(2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膜本体(1)两侧均开设有通孔(2),所述电磁屏蔽膜本体(1)两侧均设置有刻度线(3),所述电磁屏蔽膜本体(1)底部设置有导电布层(6),所述导电布层(6)底部开设有凹槽(18),所述导电布层(6)底部涂抹有导电胶水层(5),所述导电胶水层(5)底部设置有油纸层(4),所述导电布层(6)顶端缝合有无纺布基层(7),所述无纺布基层(7)顶端设置有隔热层(8),所述隔热层(8)顶端安装有铝镁合金硬网(10),所述铝镁合金硬网(10)与隔热层(8)之间填充有阻燃剂(9),所述铝镁合金硬网(10)顶端设置有屏蔽层(11),所述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合刘慧李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沪如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