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管道用减压组件及流体管道,减压组件包括壳体、阀芯、上端盖、支撑座、上密封组件、下端盖、弹性体、下密封组件,阀芯通过下密封组件密封安装在壳体内,阀芯中轴设有空心流道;弹性体安装在壳体与阀芯所构成的腔体内;支撑座通过上密封组件与壳体内壁及阀芯上方外壁密封连接,支撑座上设有上流道凹槽,阀芯可沿上流道凹槽向上移动,上端盖设于支撑座上方与壳体固定,上端盖上设有若干入口流道;下端盖设于阀芯下方与壳体固定,下端盖上设有下流道凹槽及出口流道;壳体壁上设有排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的方式,可直接装入管道腔体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减压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体管道用减压组件及流体管道
本技术涉及流体管道
,具体为一种流体管道用减压组件及流体管道。
技术介绍
在一些流体管道中,因为工作管道的连接强度、工作管道的承压强度具有一定的额定值,而来自管道输入端的流体压强可能会超过管道承压极限。为保护工作管道或腔体,避免来自输入端的压强冲击,需要在管道中安装减压装置。常见的减压装置有先导式减压阀、溢流式减压阀:先导式减压阀结构复杂,体积大,安装不方便;溢流式减压阀通过流体溢出的方式减少后端管道压力,但溢出的流体造成浪费和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管道用减压组件及流体管道,通过模块化设计方式,可直接将减压组件装入流体管道管道腔体内。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管道用减压组件,包括壳体、阀芯、上端盖、支撑座、上密封组件、下端盖、弹性体、下密封组件,阀芯通过下密封组件密封安装在壳体内,阀芯中轴设有空心流道;弹性体安装在壳体与阀芯所构成的腔体内;所述的支撑座通过上密封组件与壳体内壁及阀芯上方外壁密封连接,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上流道凹槽,所述的阀芯可沿上流道凹槽向上移动,实现上流道凹槽与空心流道的连通与阻断;所述的上端盖设于支撑座上方,与壳体固定,所述的上端盖上设有若干入口流道,所述的入口流道与上流道凹槽连通;所述的下端盖设于阀芯下方与壳体固定,所述的下端盖上设有下流道凹槽及出口流道,所述的下流道凹槽上端与空心流道连通,下端与出口流道连通;所述的壳体壁上设有排气孔,所述的排气孔位于上密封组件及下密封组件与壳体形成的密封面之间的位置上。其中,所述的上端盖及下端盖通过粘结或卡扣或焊接方式固定在壳体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端盖中部设有一密封孔,所述的密封孔内安装有一密封垫,所述的阀芯沿上流道凹槽向上移动至与密封垫接触实现上流道凹槽与空心流道的阻断。优选地,还包括外密封组件,所述的壳体外壁设有若干壳体密封槽,所述的外密封组件安装在壳体密封槽上。其中,所述的上密封组件包括上Y型密封圈及圆形密封圈,所述的支撑座内壁及外壁分别设有内密封槽及外密封槽,所述的上Y型密封圈安装在内密封槽上,所述的圆形密封圈安装在外密封槽上。其中,所述的下密封组件为下Y型密封圈,所述的阀芯外壁上设有密封槽,所述的下Y型密封圈安装在密封槽上。其中,所述的上端盖环向设置有2~6个入口流道。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体为弹簧或弹性橡胶垫。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流体管道,包括管道本体及减压组件,所述的减压组件为上述所述的流体管道用减压组件,所述的减压组件的壳体外壁设有壳体密封槽,壳体密封槽内安装有外密封组件,所述的管道本体设有流体输入端和流体输出端,所述的减压组件通过外密封组件密封安装在流体输入端或流体输出端,所述的流体方向从减压组件的入口流道至出口流道,所述的管道本体壁上设有本体排气孔,其与壳体壁上的排气孔连通。其中,所述的管道本体为转接头或三通阀。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的方式,可直接装入管道腔体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2、本技术通过内部阀芯与上端盖及下端盖形成可变通流口,在弹性体和水压的平衡过程中,改变可变通流口,从而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形成压差,限制了输出端管道的压强,起到了很好的减压作用。3、本技术将上端盖及下端盖通过粘结或卡扣或焊接方式固定在壳体内壁上,并通过本体外密封件与管道实现密封,无需端面垫片,可以直接通配直孔。4、本技术在上端盖上设置一密封垫,阀芯沿上流道凹槽向上移动至与密封垫接触,使得阀芯与密封垫实现密封阻断。5、本技术减压组件可以安装到转接头内或三通阀内,或内嵌到需要减压的系统中,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初始状态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阀芯受力情况示意图。图4是图2的减压状态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2的关闭状态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输入端水压与输出端水压变化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二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立体剖视示意图。图10是减压组件应用在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立体剖视示意图。图12是减压组件应用在三通阀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立体剖视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壳体,11:壳体密封槽,12:排气孔,2:阀芯,21:空心流道,22:密封槽,3:上端盖,31:入口流道,32:密封孔,4:支撑座,41:上流道凹槽,42:内密封槽,43:外密封槽,5:上密封组件,51:上Y型密封圈,52:圆形密封圈,6:下端盖,61:下流道凹槽,62:出口流道,71:弹簧,72:弹性橡胶垫,8:下密封组件(下Y型密封圈),9:外密封组件,91:大圆形密封圈,10:密封垫,20:管道本体,30:本体排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管道用减压组件,包括壳体1、阀芯2、上端盖3、支撑座4、上密封组件5、下端盖6、弹性体、下密封组件8及外密封组件9。本实施例中弹性体为弹簧71。阀芯2通过下密封组件8密封安装在壳体1内。弹簧71安装在壳体1与阀芯2所构成的腔体内,支撑座4通过上密封组件5与壳体1内壁及阀芯2上方外壁密封连接。上端盖3设于支撑座4上方,与壳体1密封固定。下端盖6设于阀芯2下方与壳体1密封固定。上端盖3及下端盖6通过粘结或卡扣或焊接方式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壳体1壁上设有排气孔12,排气孔12位于上密封组件5与下密封组件8与壳体1形成的密封面之间的位置上。结合图2所示,阀芯2中轴设有空心流道21。支撑座4上设有上流道凹槽41。上端盖3上设有四组入口流道31,入口流道31与上流道凹槽41连通。下端盖6上设有下流道凹槽61及出口流道62,下流道凹槽61上端与空心流道21连通,下端与出口流道62连通。上端盖3中部设有一密封孔32,密封孔32内安装有一密封垫10,阀芯2沿上流道凹槽41向上移动至与密封垫10接触,实现上流道凹槽41与空心流道21连通及阻断。外密封组件9包括两个大圆形密封圈91,壳体1外壁设有两个壳体密封槽11,两个大圆形密封圈91安装在壳体密封槽11上。上密封组件5包括上Y型密封圈51及一个圆形密封圈52,支撑座4内壁及外壁分别设有内密封槽42及外密封槽43,上Y型密封圈51安装在内密封槽42上,圆形密封圈52安装在外密封槽43上。下密封组件8为下Y型密封圈,阀芯2外壁上设有密封槽22,下Y型密封圈8安装在密封槽22上。本技术的原理说明如下:(1)初始状态:如图2、图3所示,初始状态时,弹簧71有一个预压力F1,流体经入口流道31(输入端)流入,经过阀芯2中间的空心流道21到阀芯2底端位置,水压对阀芯2有一个向上的作用力F2。当水压的作用力F2小于弹簧71的预压力F1时,还不足以推动阀芯2运动,阀芯2保持在初始状态。(2)减压状态:如图6所示,随着流体的流入,输入端流体压强不断增大。如图4所示,当作用在阀芯2底端的压力大于弹簧71的预压力时,阀芯2在压力作用下往上运动,上流道凹槽41与空心流道21的交汇处(可变通流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管道用减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阀芯、上端盖、支撑座、上密封组件、下端盖、弹性体、下密封组件,所述的阀芯通过下密封组件密封安装在壳体内,阀芯中轴设有空心流道;弹性体安装在壳体与阀芯所构成的腔体内;所述的支撑座通过上密封组件与壳体内壁及阀芯上方外壁密封连接,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上流道凹槽,所述的阀芯可沿上流道凹槽向上移动,实现上流道凹槽与空心流道的连通与阻断;所述的上端盖设于支撑座上方,与壳体固定,所述的上端盖上设有若干入口流道,所述的入口流道与上流道凹槽连通;所述的下端盖设于阀芯下方与壳体固定,所述的下端盖上设有下流道凹槽及出口流道,所述的下流道凹槽上端与空心流道连通,下端与出口流道连通;所述的壳体壁上设有排气孔,所述的排气孔位于上密封组件及下密封组件与壳体形成的密封面之间的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管道用减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阀芯、上端盖、支撑座、上密封组件、下端盖、弹性体、下密封组件,所述的阀芯通过下密封组件密封安装在壳体内,阀芯中轴设有空心流道;弹性体安装在壳体与阀芯所构成的腔体内;所述的支撑座通过上密封组件与壳体内壁及阀芯上方外壁密封连接,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上流道凹槽,所述的阀芯可沿上流道凹槽向上移动,实现上流道凹槽与空心流道的连通与阻断;所述的上端盖设于支撑座上方,与壳体固定,所述的上端盖上设有若干入口流道,所述的入口流道与上流道凹槽连通;所述的下端盖设于阀芯下方与壳体固定,所述的下端盖上设有下流道凹槽及出口流道,所述的下流道凹槽上端与空心流道连通,下端与出口流道连通;所述的壳体壁上设有排气孔,所述的排气孔位于上密封组件及下密封组件与壳体形成的密封面之间的位置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管道用减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盖及下端盖通过粘结或卡扣或焊接方式固定在壳体内壁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管道用减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盖中部设有一密封孔,所述的密封孔内安装有一密封垫,所述的阀芯沿上流道凹槽向上移动至与密封垫接触实现上流道凹槽与空心流道的阻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管道用减压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密封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添育,钟燕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云智共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