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用CL网架板防现场浇筑偏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270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1:56
建筑施工用CL网架板防现场浇筑偏斜装置,包括内混凝土块、外混凝土块、定位套管、内调节杆和外调节杆,定位套管沿内外水平方向穿过聚苯板,定位套管的内端部预埋在内混凝土块内部,定位套管的外端部预埋在外混凝土块内部,内钢丝网与内混凝土块接触的部分预埋在内混凝土块内,外钢丝网与外混凝土块接触的部分预埋在外混凝土块内,内调节杆的外端部伸入并螺纹连接在定位套管的内端口内,外调节杆的内端部伸入并螺纹连接在定位套管的外端口内,内调节杆的内端和外调节杆的外端分别设有内限位板和外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强了CL网架板在浇筑时的稳定性,提高了保温效果,并适用于不同厚度墙体的施工作业,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和建筑产品工厂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用CL网架板防现场浇筑偏斜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CL网架板防现场浇筑偏斜装置。
技术介绍
CL建筑体系是一种全新的复合混凝土剪力墙建筑体系,其核心构件——CL复合混凝土剪力墙是由CL网架板(一种由两层钢筋焊网偏中夹以EPS保温板后用对拉螺栓固定而成的网架)两侧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的集受力、保温于一体的墙体。该体系具有以下特点:取代粘土砖;解决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耐久性不足的弊病;减少墙体厚度,扩大使用面积5%~8%;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和建筑部品工厂化。在目前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施工过程中,由于CL网架板(保温板)设置在内侧和外侧的墙体模板之间,在浇筑混凝土时,CL网架板内侧和外侧的混凝土会产生压力差,导致CL网架板倾斜,在拆卸墙体模板后墙体出现漏筋、折裂、起鼓等影响建筑质量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的质量。另外,相邻的两块CL网架板之间在对接时会有一定的缝隙,导致保温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确保浇筑作业时CL网架板的稳定性并能根据墙体的厚度进行调节、保温效果好、施工质量好的建筑施工用CL网架板防现场浇筑偏斜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建筑施工用CL网架板防现场浇筑偏斜装置,CL网架板包括垂直设置且呈长方形结构的聚苯板,聚苯板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有内钢丝网和外钢丝网,内钢丝网和外钢丝网通过若干根穿过聚苯板的斜插钢筋连接,防现场浇筑偏斜装置在聚苯板上按照矩形阵列的方式设置若干个,每个防现场浇筑偏斜装置均包括内混凝土块、外混凝土块、定位套管、内调节杆和外调节杆,内混凝土块的外侧与聚苯板的内侧面接触,外混凝土块的内侧与聚苯板的外侧面接触,定位套管沿内外水平方向穿过聚苯板,定位套管的内端部预埋在内混凝土块内部,定位套管的外端部预埋在外混凝土块内部,内钢丝网与内混凝土块接触的部分预埋在内混凝土块内,外钢丝网与外混凝土块接触的部分预埋在外混凝土块内,内调节杆的外端部伸入并螺纹连接在定位套管的内端口内,外调节杆的内端部伸入并螺纹连接在定位套管的外端口内,内调节杆的内端固定设有内限位板,外调节杆的外端固定设有外限位板。聚苯板沿垂直方向的一侧边设置有凸棱条,聚苯板沿垂直方向的另一侧边开设有密封定位凹槽;凸棱条和密封定位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及尺寸相同。外混凝土块呈内粗外细的圆台形结构,内混凝土块呈外粗内细的圆台形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具体制作安装过程为:先将CL网架板水平放置在场地中,聚苯板的内侧面朝上,将聚苯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按照矩形阵列布置的通孔,将定位套管穿过通孔,定位套管的长度稍大于内钢丝网和外钢丝网之间的距离,定位套管下端与地面接触,将呈圆台筒状、两端通透的模具同轴向套在定位套管外,模具上端边沿与定位套管齐平,模具下端边沿与聚苯板接触,模具上开设有用于穿过钢丝网的透缝,在模具内添加混凝土并捣实,刮去多余混凝土,将模具内的混凝土顶面抹平,将模具脱模,第一个内混凝土块制成;按照上述操作过程依次对聚苯板上其他通孔处插入定位套管并制作内混凝土块;内混凝土块全部制作完成后,对内混凝土块浇水养护,至少两天后方可将聚苯板翻起,按照上述内混凝土模块的制作过程制作聚苯板外侧面上的外混凝土模块。外混凝土模块浇水养护后,将内调节杆的外端部伸入并螺纹连接在定位套管的内端口内,将外调节杆的内端部伸入并螺纹连接在定位套管的外端口内。CL复合混凝土剪力墙在施工时,将CL网架板运送到墙体施工现场,使用塔吊将CL网架板依次吊装到CL网架板安装控制线内并进行对接,采用钢管搭设临时护架暂时定位CL网架板;相邻的两块聚苯板之间通过凸棱条与密封定位凹槽配合达到定位密封的效果,同时使用搭接网片及铁丝将相邻并衔接的两片内钢丝网和相邻并衔接的两片外钢丝网连接为一体。最后根据模板就位控制线在CL网架板的内外两侧分别安装墙体模板,安装墙体模板的过程中逐步拆除临时护架,并且转动内调节杆和外调节杆,使内限位板与内侧的墙体模板接触,外限位板与外侧的墙体模板接触。遮阳就限定了CL网架板设置在内侧的墙体模板和外侧的墙体模板之间的位置。在浇筑混凝土时CL网架板也稳定不动,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CL网架板两侧产生的压力差导致CL网架板弯曲出现漏筋、折裂、起鼓的现象。内混凝土块和外混凝土块通过定位套管分别与聚苯板连接为一体,部分内钢丝网预埋在内混凝土块内部,部分外钢丝网预埋在外混凝土块内部,这样也使内钢丝网、聚苯板和外钢丝网固定连接为一体,充分增强CL网架板的强度。内调节杆和外调节杆螺纹连接在定位套管内,可以沿轴线方向调节长度,这样可以使CL网架板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墙体,提高了CL网架板的适用范围。本技术中相邻的两块聚苯板之间通过凸棱条和密封定位凹槽之间的凸凹插接配合,并通过搭接网片及铁丝将相邻并衔接的两片内钢丝网和相邻并衔接的两片外钢丝网连接为一体,这样不仅提高了CL网架板之间连接强度,在浇筑时增强稳定性,而且充分增强浇筑后的墙体的保温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原理科学,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和安装,增强了CL网架板在浇筑时的稳定性,提高了保温效果,并适用于不同厚度墙体的施工作业,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和建筑产品工厂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设置在墙体模板内部的示意图;图2是相邻两块CL网架板之间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建筑施工用CL网架板防现场浇筑偏斜装置,CL网架板包括垂直设置且呈长方形结构的聚苯板10,聚苯板10采用模塑聚苯板(EPS),聚苯板10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有内钢丝网11和外钢丝网12,内钢丝网11和外钢丝网12通过若干根穿过聚苯板10的斜插钢筋13连接,防现场浇筑偏斜装置在聚苯板10上按照矩形阵列的方式设置若干个。每个防现场浇筑偏斜装置均包括内混凝土块16、外混凝土块17、定位套管18、内调节杆19和外调节杆20,内混凝土块16的外侧与聚苯板10的内侧面接触,外混凝土块17的内侧与聚苯板10的外侧面接触,定位套管18沿内外水平方向穿过聚苯板10,定位套管18的内端部预埋在内混凝土块16内部,定位套管18的外端部预埋在外混凝土块17内部,内钢丝网11与内混凝土块16接触的部分预埋在内混凝土块16内,外钢丝网12与外混凝土块17接触的部分预埋在外混凝土块17内,内调节杆19的外端部伸入并螺纹连接在定位套管18的内端口内,外调节杆20的内端部伸入并螺纹连接在定位套管18的外端口内,内调节杆19的内端固定设有内限位板21,外调节杆20的外端固定设有外限位板22。聚苯板10沿垂直方向的一侧边设置有凸棱条14,聚苯板10沿垂直方向的另一侧边开设有密封定位凹槽15;凸棱条14和密封定位凹槽15的横截面的形状及尺寸相同。外混凝土块17呈内粗外细的圆台形结构,内混凝土块16呈外粗内细的圆台形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具体制作安装过程为:先将CL网架板水平放置在场地中,聚苯板10的内侧面朝上,将聚苯板10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按照矩形阵列布置的通孔,将定位套管18穿过通孔,定位套管18的长度稍大于内钢丝网11和外钢丝网12之间的距离,定位套管18下端与地面接触,将呈圆台筒状、两端通透的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施工用CL网架板防现场浇筑偏斜装置,CL网架板包括垂直设置且呈长方形结构的聚苯板,聚苯板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有内钢丝网和外钢丝网,内钢丝网和外钢丝网通过若干根穿过聚苯板的斜插钢筋连接,其特征在于:防现场浇筑偏斜装置在聚苯板上按照矩形阵列的方式设置若干个,每个防现场浇筑偏斜装置均包括内混凝土块、外混凝土块、定位套管、内调节杆和外调节杆,内混凝土块的外侧与聚苯板的内侧面接触,外混凝土块的内侧与聚苯板的外侧面接触,定位套管沿内外水平方向穿过聚苯板,定位套管的内端部预埋在内混凝土块内部,定位套管的外端部预埋在外混凝土块内部,内钢丝网与内混凝土块接触的部分预埋在内混凝土块内,外钢丝网与外混凝土块接触的部分预埋在外混凝土块内,内调节杆的外端部伸入并螺纹连接在定位套管的内端口内,外调节杆的内端部伸入并螺纹连接在定位套管的外端口内,内调节杆的内端固定设有内限位板,外调节杆的外端固定设有外限位板。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施工用CL网架板防现场浇筑偏斜装置,CL网架板包括垂直设置且呈长方形结构的聚苯板,聚苯板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有内钢丝网和外钢丝网,内钢丝网和外钢丝网通过若干根穿过聚苯板的斜插钢筋连接,其特征在于:防现场浇筑偏斜装置在聚苯板上按照矩形阵列的方式设置若干个,每个防现场浇筑偏斜装置均包括内混凝土块、外混凝土块、定位套管、内调节杆和外调节杆,内混凝土块的外侧与聚苯板的内侧面接触,外混凝土块的内侧与聚苯板的外侧面接触,定位套管沿内外水平方向穿过聚苯板,定位套管的内端部预埋在内混凝土块内部,定位套管的外端部预埋在外混凝土块内部,内钢丝网与内混凝土块接触的部分预埋在内混凝土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荫王昇王安涛史岩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