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装式金属安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817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暗装式金属安装盒,其包括:墙内埋盒、埋盒固定件、内套盒、面板固定件、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拉伸限位件;墙内埋盒预埋在墙体混凝土或顶板混凝土内;埋盒固定件与墙内埋盒连接,并朝向墙内埋盒的外部;内套盒安装在墙内埋盒的内部;面板固定件与内套盒连接,并朝向内套盒的内部;第一齿条与墙内埋盒固定连接;第二齿条与内套盒固定连接,位置与第一齿条相对应,使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互啮合;拉伸限位件安装在墙内埋盒或内套盒上,用于确定内套盒的最大拉出位置。上述暗装式金属安装盒利用内套盒在墙内埋盒中的可调节伸缩解决安装盒的尺寸调节,实现面板安装位置根据需要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暗装式金属安装盒
本技术属于电器施工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暗装式金属安装盒。
技术介绍
暗装式金属安装盒(以下简称电盒)的预留是电气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常见于顶板、墙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是后期穿线引线、安装电器面板等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保证装饰面层美观大方,规范要求电盒的预埋位置应能保证电器面板安装完毕后与装饰装修面层基本平齐,既不明显上凸,也不明显下凹。对于常规墙体顶板装修做法而言,一般装饰层厚度为10mm左右,电盒预埋后直接安装面板即可满足上述要求。但是对于一些装饰层做法较为特殊的墙体顶板而言,例如需要抹保温砂浆的墙体、需要喷无机纤维保温的顶板、以及粘贴或者干挂较厚石材的墙面,装饰层做法厚度常常高达4cm、8cm乃至更厚,此时直接安装电器面板则不能保证面板与饰面层表面平齐。针对这一问题,常规解决办法是,在前期预埋的电盒上再焊接一个高度合适、大小一致的电盒筒壁,实现预埋电盒的接长,从而保证面板与装饰层表面平齐。但是,上述常规解决办法存在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材料浪费、费时费力等诸多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暗装式金属安装盒。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暗装式金属安装盒,其包括:墙内埋盒、埋盒固定件、内套盒、面板固定件、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拉伸限位件;所述墙内埋盒预埋在墙体混凝土或顶板混凝土内;所述埋盒固定件与墙内埋盒连接,并朝向墙内埋盒的外部;所述内套盒安装在所述墙内埋盒的内部;所述面板固定件与内套盒连接,并朝向内套盒的内部;所述第一齿条与墙内埋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内套盒固定连接,位置与第一齿条相对应,使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互啮合;所述拉伸限位件安装在墙内埋盒或内套盒上,用于确定内套盒的最大拉出位置。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暗装式金属安装盒,进一步,所述墙内埋盒的截面为八边形结构,八边形由数量相等的长直边和短斜边构成,埋盒固定件设置在位置相对的两个短斜边上。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暗装式金属安装盒,进一步,所述内套盒的截面为八边形结构,八边形由数量相等的长直边和短斜边构成,面板固定件设置在位置相对的两个短斜边上。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暗装式金属安装盒,进一步,内套盒处于最大拉出位置时,内套盒位于墙内埋盒内部的长度大于等于拉出长度的1/2,并且内套盒位于墙内埋盒内部的长度大于等于20mm。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暗装式金属安装盒,进一步,所述拉伸限位件包括限位孔和限位杆;所述限位孔设置在墙内埋盒的盒壁,限位孔的长度方向与内套盒的拉伸方向相同,所述限位杆固定在内套盒的外壁,限位杆插入所述限位孔;或者,所述限位孔设置在内套盒的盒壁,限位孔的长度方向与内套盒的拉伸方向相同,所述限位杆固定在墙内埋盒的内壁,限位杆插入所述限位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安装盒预埋阶段,内套盒收缩于墙内埋盒内部,并随墙内埋盒一同预埋于墙体(或顶板)混凝土内。在后期穿线及安装面板阶段,可将该内套盒从墙内埋盒内拔出,伸出长度与墙体(或顶板)装饰层厚度一致,从而较为便捷地解决了安装的面板与装饰层表面不齐平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暗装式金属安装盒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拉伸限位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拉伸限位件剖切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墙内埋盒,2、内套盒,3、单向齿条,4、底壳,5、埋盒固定件,6、面板固定件,6、面板固定件,7、限位杆,8、限位孔,31、第一齿条,32、第二齿条。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暗装式金属安装盒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图1和图2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暗装式金属安装盒,其包括:墙内埋盒1、埋盒固定件5、内套盒2、面板固定件6、单向齿条3和拉伸限位件;墙内埋盒1预埋在墙体混凝土或顶板混凝土内;上述墙体外需要抹保温砂浆,或者干挂较厚石材的墙面,装饰层的厚度大于4cm;上述顶板需要喷无机纤维保温;当然,本技术安装盒也适用于常规结构的墙体或顶板。埋盒固定件5与墙内埋盒1连接,并朝向墙内埋盒1的外部;内套盒2安装在墙内埋盒1的内部,根据需要能够垂直于墙体或顶板向外拉出;面板固定件6与内套盒2连接,并朝向内套盒2的内部;单向齿条3包括第一齿条31、第二齿条32,第一齿条31与墙内埋盒1固定连接;第二齿条32与内套盒2固定连接,位置与第一齿条31相对应,使第一齿条31和第二齿条32相互啮合;设置防止收缩复位的单向齿条,确保内套盒被拔出后则无法自动收缩复位,而从保证了固定在内套盒的面板的施工质量。拉伸限位件安装在墙内埋盒1或内套盒2上,用于确定内套盒2的最大拉出位置。拉伸限位件的作用是防止内套盒伸出过长或者完全被拔出。上述实施例的暗装式金属安装盒中,利用内套盒在墙内埋盒中的可调节伸缩解决安装盒的尺寸调节,实现面板安装位置根据需要调节。在安装盒预埋阶段,该内套盒收缩于墙内埋盒内部,并随墙内埋盒一同预埋于墙体(或顶板)混凝土内。在后期穿线及安装面板阶段,可将该内套盒从墙内埋盒内拔出,伸出长度与墙体(或顶板)装饰层厚度一致,从而较为便捷地解决了安装的面板与装饰层表面不齐平的问题。对于不同的装饰层设计外伸长度不同的内套盒,以确保内套盒的伸出长度能够满足饰面层厚度要求,同时又确保留在墙内埋盒内的内套盒既能支撑内套盒伸出部分的稳固,又不影响墙内埋盒四壁的正常穿线引线。在如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墙内埋盒1的截面为八边形结构,一端为开口结构,另一端为设置底壳4的封口结构;八边形由数量相等的长直边和短斜边构成,埋盒固定件5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位置相对的两个短斜边上。内套盒2的截面为八边形结构,两端均为开口,八边形由数量相等的长直边和短斜边构成,面板固定件6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位置相对的两个短斜边上。用于固定面板的螺丝孔则焊接于内套盒口部的内侧,使其能与内套盒一起伸缩。在一种具体的暗装式金属安装盒实施例中,内套盒2处于最大拉出位置时,内套盒2位于墙内埋盒1内部的长度大于等于拉出长度的1/2,并且内套盒2位于墙内埋盒1内部的长度大于等于20mm。上述实施例中,内套盒与墙内埋盒的间隙应控制的尽量小,以保证内套盒拔出后整体稳固。在一种具体的暗装式金属安装盒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拉伸限位件包括限位孔8和限位杆7;限位孔8设置在墙内埋盒1的盒壁,限位孔8的长度方向与内套盒2的拉伸方向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暗装式金属安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墙内埋盒、埋盒固定件、内套盒、面板固定件、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拉伸限位件;所述墙内埋盒预埋在墙体混凝土或顶板混凝土内;所述埋盒固定件与墙内埋盒连接,并朝向墙内埋盒的外部;所述内套盒安装在所述墙内埋盒的内部;所述面板固定件与内套盒连接,并朝向内套盒的内部;所述第一齿条与墙内埋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内套盒固定连接,位置与第一齿条相对应,使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互啮合;所述拉伸限位件安装在墙内埋盒或内套盒上,用于确定内套盒的最大拉出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暗装式金属安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墙内埋盒、埋盒固定件、内套盒、面板固定件、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拉伸限位件;所述墙内埋盒预埋在墙体混凝土或顶板混凝土内;所述埋盒固定件与墙内埋盒连接,并朝向墙内埋盒的外部;所述内套盒安装在所述墙内埋盒的内部;所述面板固定件与内套盒连接,并朝向内套盒的内部;所述第一齿条与墙内埋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内套盒固定连接,位置与第一齿条相对应,使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互啮合;所述拉伸限位件安装在墙内埋盒或内套盒上,用于确定内套盒的最大拉出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装式金属安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内埋盒的截面为八边形结构,八边形由数量相等的长直边和短斜边构成,埋盒固定件设置在位置相对的两个短斜边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王松黄毅荣曾卫军张亮亮钟生平刁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