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吊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69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1:54
一种建筑施工用吊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本体一、本体二、垫板和连侧板,本体一包括底板一、前侧板一和后侧板一,前侧板一与后侧板一均固定连接在底板一上;本体二包括底板二、前侧板二和后侧板二,前侧板二与后侧板二均固定连接在底板二上;前侧板一与前侧板二通过铰接转动连接,连侧板的一个侧边与后侧板一通过铰接连接,连侧板的另一个侧边与后侧板二通过铰接连接;垫板为等腰梯形,垫板的两个斜边互相垂直,垫板的两个斜边分别搭接在底板一与底板二上。本新型不仅能直接在建筑物外侧面设置,同时也能直接在建筑物拐角处折弯设置,确保吊篮能稳定的悬挂在拐角处,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吊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吊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用吊篮通常用于高层建筑外墙的施工作业,现有的建筑施工用吊篮通过简单的钢杆焊接搭建组成,通常为长方体形状,用钢丝绳悬挂在建筑物的外侧面;现有的吊篮只能吊装在建筑物的一个外侧面进行施工作业,当在建筑物的拐角处两个侧边需要同时施工作业时,只能将两个吊篮拼接在建筑物的拐角处,拼接吊篮费时费力效率低,吊篮遇到大风天气易大幅度摇晃,拼接处不稳定易断开,给施工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吊篮,不仅能直接在建筑物外侧面设置,同时也能直接在建筑物拐角处折弯设置,确保吊篮能稳定的悬挂在拐角处,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用吊篮,包括本体一、本体二、垫板和连侧板,所述本体一包括底板一、前侧板一和后侧板一,所述前侧板一与所述后侧板一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一上;所述本体二包括底板二、前侧板二和后侧板二,所述前侧板二与所述后侧板二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二上;所述前侧板一与所述前侧板二通过铰接转动连接,所述连侧板的一个侧边与所述后侧板一通过铰接连接,所述连侧板的另一个侧边与所述后侧板二通过铰接连接;所述垫板为等腰梯形,所述垫板的两个斜边互相垂直,所述垫板的两个斜边分别搭接在所述底板一与所述底板二上。优选的,所述垫板的两个斜边处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插接在所述底板一与所述底板二上;确保垫板安装在底板一与底板二之间后的牢固性。优选的,所述垫板的斜边与所述连侧板的下侧边重合。优选的,所述后侧板一与所述连侧板的铰接轴为可拆卸的螺柱,所述后侧板二与所述连侧板的铰接轴为可拆卸的螺柱。优选的,所述本体一上还设有端侧板一,所述端侧板一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前侧板一、所述后侧板一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本体二上还设有端侧板二,所述端侧板二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前侧板二、所述后侧板二固定连接。本技术使用:1.在建筑物单个侧面设置吊篮时,将连侧板的两个侧边分别铰接在后侧板一与后侧板二上,将后侧板一与后侧板二固定;将垫板铺在底板一与底板二上,并且垫板上的凸起插接在底板一与底板二上,将底板一与底板二固定;本体一、本体二、底板与连侧板组成长方体的吊篮,施工人员站在吊篮内,进行施工作业。2.当建筑物的拐角处两个侧面需要同时施工时,将垫板从底板一与底板二上拆下,将连侧板从后侧板一与后侧板二上拆下,转动本体一与本体二,将后侧板一与后侧板二的铰接侧边对齐,用螺柱插接固定,此时底板一与底板二的搭接侧边重合,如此将吊篮整体折叠成90°直角状态,便可将吊篮设置在建筑物拐角处,使得建筑物拐角的两侧边行动保持通畅,方便施工。本技术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包括:本技术构造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吊篮能折叠成90°直角状态,方便设置在建筑物的拐角处,方便施工人员同时对拐角两个侧边进行施工作业,方便简单,同时吊篮整体结构的稳固性也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安全系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建筑施工用吊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建筑施工用吊篮的折叠9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建筑施工用吊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建筑施工用吊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建筑施工用吊篮的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筑施工用吊篮,包括本体一1、本体二2、垫板3和连侧板4,所述本体一1包括底板一11、前侧板一12和后侧板一13,所述前侧板一12与所述后侧板一13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一11上;所述本体二2包括底板二21、前侧板二22和后侧板二23,所述前侧板二22与所述后侧板二23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二21上;所述前侧板一12与所述前侧板二22通过铰接转动连接,所述连侧板4的一个侧边与所述后侧板一13通过铰接连接,所述连侧板4的另一个侧边与所述后侧板二23通过铰接连接;所述垫板3为等腰梯形,所述垫板3的两个斜边互相垂直,所述垫板3的两个斜边分别搭接在所述底板一11与所述底板二21上。所述垫板3的两个斜边处设有若干凸起31,所述凸起31插接在所述底板一11与所述底板二21上,确保垫板3安装在底板一11与底板二21之间后的牢固性;所述垫板3的斜边与所述连侧板4的下侧边重合。所述后侧板一13与所述连侧板4的铰接轴为可拆卸的螺柱5,所述后侧板二23与所述连侧板4的铰接轴为可拆卸的螺柱5。所述本体一1上还设有端侧板一14,所述端侧板一14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前侧板一12、所述后侧板一13固定连接;所述本体二2上还设有端侧板二24,所述端侧板二24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前侧板二22、所述后侧板二23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1.在建筑物单个侧面设置吊篮时,将连侧板4的两个侧边分别铰接在后侧板一13与后侧板二23上,将后侧板一13与后侧板二23固定;将垫板3铺在底板一11与底板二21上,并且垫板3上的凸起31插接在底板一11与底板二21上,将底板一11与底板二21固定;本体一1、本体二2、底板与连侧板4组成长方体的吊篮,施工人员站在吊篮内,进行施工作业。2.当建筑物的拐角处两个侧面需要同时施工时,将垫板3从底板一11与底板二21上拆下,将连侧板4从后侧板一13与后侧板二23上拆下,转动本体一1与本体二2,将后侧板一13与后侧板二23的铰接侧边对齐,用螺柱5插接固定,此时底板一11与底板二21的搭接侧边重合,如此将吊篮整体折叠成90°直角状态,便可将吊篮设置在建筑物拐角处,使得建筑物拐角的两侧边行动保持通畅,方便施工。本技术实施例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包括:本技术构造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吊篮能折叠成90°直角状态,方便设置在建筑物的拐角处,方便施工人员同时对拐角两个侧边进行施工作业,方便简单,同时吊篮整体结构的稳固性也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安全系数。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一、本体二、垫板和连侧板,所述本体一包括底板一、前侧板一和后侧板一,所述前侧板一与所述后侧板一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一上;所述本体二包括底板二、前侧板二和后侧板二,所述前侧板二与所述后侧板二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二上;所述前侧板一与所述前侧板二通过铰接转动连接,所述连侧板的一个侧边与所述后侧板一通过铰接连接,所述连侧板的另一个侧边与所述后侧板二通过铰接连接;所述垫板为等腰梯形,所述垫板的两个斜边互相垂直,所述垫板的两个斜边分别搭接在所述底板一与所述底板二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一、本体二、垫板和连侧板,所述本体一包括底板一、前侧板一和后侧板一,所述前侧板一与所述后侧板一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一上;所述本体二包括底板二、前侧板二和后侧板二,所述前侧板二与所述后侧板二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二上;所述前侧板一与所述前侧板二通过铰接转动连接,所述连侧板的一个侧边与所述后侧板一通过铰接连接,所述连侧板的另一个侧边与所述后侧板二通过铰接连接;所述垫板为等腰梯形,所述垫板的两个斜边互相垂直,所述垫板的两个斜边分别搭接在所述底板一与所述底板二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的两个斜边处设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坤赵计坤高晨
申请(专利权)人:青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