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机液氨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25458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脱碳冰机液氨分离领域,具体是一种冰机液氨分离系统。包括进气口连接至净化气氨管路上的一段分离器,屏蔽泵A,屏蔽泵B,连接于屏蔽泵A和屏蔽泵B出液口上的液氨储罐,所述一段分离器出液口上通过第一管线连接至液氨分液罐,第一管线上串联有第一常开阀,液氨分液罐上还分别设有第二管线以及第三管线,所述第二管线上串联有泄压阀,且所述第二管线连接至氨放空管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冰机液氨分离系统,增加液氨分液罐极大地延长了一段分离器带液时的处理时间,减少了一段分离器带液时液位高导致机组停车情况的发生,充分证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对保证生产稳定和节能降耗有着极大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冰机液氨分离系统
本技术涉及脱碳冰机液氨分离领域,具体是一种冰机液氨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来自低温甲醇洗的-40℃级气氨经一段分离器1分离后进入压缩机低压缸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经冷却器后进入二段分离器与过冷器来的气氨进行混合,经二段分离器分离、稳压、过滤后,进入压缩机的高压缸进行压缩。经高压缸第二段压缩后压力升至0.73Mpa(G),经二段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压缩机高压缸第三段进行压缩。压缩后压力升至1.58Mpa(G),进入第三段出口冷却器进行冷却,经初步冷却后的气体进入氨冷凝器冷凝为40℃的液氨,流入液氨储罐2,经过冷器降温至5℃供低温甲醇洗使用。二段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液氨积在分离器底部,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排入一段分离器1,当一段分离器1的液氨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通过两个液氨屏蔽泵(其中一个为备用泵)中的一个液氨屏蔽泵将一段分离器1内存积过多的液氨送入液氨储罐2,但实际生产时发现,由于一段分离器1内压力为-0.036MPa(G)且液氨屏蔽泵与一段分离器1安装在同平面上,在紧急情况下液氨屏蔽泵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一旦发生带液现象只能将一段分离器1内的液氨排至地沟或机组紧急停车,给生产带来极大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脱碳冰机液氨分离中一段分离器1中液氨不能被很好的利用,提供了一种冰机液氨分离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冰机液氨分离系统,包括进气口连接至净化气氨管路上的一段分离器,屏蔽泵A,屏蔽泵B,连接于屏蔽泵A和屏蔽泵B出液口上的液氨储罐,所述一段分离器出液口上通过第一管线连接至液氨分液罐,第一管线上串联有第一常开阀,液氨分液罐上还分别设有第二管线以及第三管线,所述第二管线上串联有泄压阀,且所述第二管线连接至氨放空管线,位于泄压阀进液口的第二管线并联连接有屏蔽泵A和屏蔽泵B,屏蔽泵A和屏蔽泵B进液口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常开阀和第三常开阀,屏蔽泵A和屏蔽泵B出液口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常闭阀和第二常闭阀,第一常闭阀的出液口连接至第二常闭阀出液口处,位于泄压阀进液口处的第二管线并联连接有第四管线,第四管线上串联有气氨出口阀,且第四管线连接至净化气氨管路上;第三管线上串联有第三常闭阀,第三常闭阀连接至低压氮气管路上。本技术所述冰机液氨分离系统,增加液氨分液罐极大地延长了一段分离器带液时的处理时间,减少了一段分离器带液时液位高导致机组停车情况的发生,充分证明本技术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对保证生产稳定和节能降耗有着极大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冰机液氨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一段分离器,2-液氨储罐,3-屏蔽泵A,4-屏蔽泵B,5-净化气氨管路,6-第一管线,7-液氨分液罐,8-第一常开阀,9-第二管线,10-第三管线,11-氨放空管线,12-泄压阀,13-第二常开阀,14-第三常开阀,15-第一常闭阀,16-第二常闭阀,17-第四管线,18-气氨出口阀,19-第三常闭阀,20-低压氮气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冰机液氨分离系统,包括进气口连接至净化气氨管路5上的一段分离器1,屏蔽泵A3,屏蔽泵B4,连接于屏蔽泵A3和屏蔽泵B4出液口上的液氨储罐2,所述一段分离器1出液口上通过第一管线6连接至液氨分液罐7,第一管线6上串联有第一常开阀8,液氨分液罐7上还分别设有第二管线9以及第三管线10,所述第二管线9上串联有泄压阀12,且所述第二管线9连接至氨放空管线11,位于泄压阀12进液口的第二管线9并联连接有屏蔽泵A3和屏蔽泵B4,屏蔽泵A3和屏蔽泵B4进液口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常开阀13和第三常开阀14,屏蔽泵A3和屏蔽泵B4出液口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常闭阀15和第二常闭阀16,第一常闭阀15的出液口连接至第二常闭阀16出液口处,位于泄压阀12进液口处的第二管线9并联连接有第四管线17,第四管线17上串联有气氨出口阀18,且第四管线17连接至净化气氨管路5上;第三管线10上串联有第三常闭阀19,第三常闭阀19连接至低压氮气管路20上。具体使用时,来自低温甲醇洗工段的气氨经净化气氨管路5进入至一段分离器1中,分离的气氨进入压缩机工艺气系统,分离的液氨经第一管线6以及第一常开阀8进入液氨分液罐7,开启第二常开阀13和第三常开阀14,关闭第一常闭阀15和第二常闭阀16,液氨分液罐7的气氨通过第二管线9、第四管线17以及气氨出口阀18进入净化气氨管路5内。当液氨分液罐7中的液位达到80%时,关闭气氨出口阀18、第一常开阀8,微微打开第三管线10上的第三常闭阀19,低压氮气管路20(其中压力低于10MPa)内的氮气给液氨分液罐7补压至0.3MPa,被冷却的其中一个屏蔽泵(屏蔽泵A3和屏蔽泵B4中其中一个为工作泵,另外一个为备用泵)出液口的常闭阀开启,将液氨分液罐7中的液氨加压至1.6MPa输送至液氨储罐2,待将液氨分液罐7中的液氨排净后重新将第一常开阀8打开,与系统联通。液氨分液罐7中压力过高时,可开启泄压阀12,液氨通过泄压阀12进入氨放空管线11,送往氨火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冰机液氨分离系统,包括进气口连接至净化气氨管路(5)上的一段分离器(1),屏蔽泵A(3),屏蔽泵B(4),连接于屏蔽泵A(3)和屏蔽泵B(4)出液口上的液氨储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段分离器(1)出液口上通过第一管线(6)连接至液氨分液罐(7),第一管线(6)上串联有第一常开阀(8),液氨分液罐(7)上还分别设有第二管线(9)以及第三管线(10),所述第二管线(9)上串联有泄压阀(12),且所述第二管线(9)连接至氨放空管线(11),位于泄压阀(12)进液口的第二管线(9)并联连接有屏蔽泵A(3)和屏蔽泵B(4),屏蔽泵A(3)和屏蔽泵B(4)进液口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常开阀(13)和第三常开阀(14),屏蔽泵A(3)和屏蔽泵B(4)出液口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常闭阀(15)和第二常闭阀(16),第一常闭阀(15)的出液口连接至第二常闭阀(16)出液口处,位于泄压阀(12)进液口处的第二管线(9)并联连接有第四管线(17),第四管线(17)上串联有气氨出口阀(18),且第四管线(17)连接至净化气氨管路(5)上;第三管线(10)上串联有第三常闭阀(19),第三常闭阀(19)连接至低压氮气管路(2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冰机液氨分离系统,包括进气口连接至净化气氨管路(5)上的一段分离器(1),屏蔽泵A(3),屏蔽泵B(4),连接于屏蔽泵A(3)和屏蔽泵B(4)出液口上的液氨储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段分离器(1)出液口上通过第一管线(6)连接至液氨分液罐(7),第一管线(6)上串联有第一常开阀(8),液氨分液罐(7)上还分别设有第二管线(9)以及第三管线(10),所述第二管线(9)上串联有泄压阀(12),且所述第二管线(9)连接至氨放空管线(11),位于泄压阀(12)进液口的第二管线(9)并联连接有屏蔽泵A(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润利杨胜利秦宏泽李静韩强
申请(专利权)人:阳煤集团太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