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摩托车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405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3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爆摩托车油箱,涉及摩托车油箱技术领域。该防爆摩托车油箱,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爆层,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与主箱体的内腔配合形成有储油腔,所述隔板的底部与主箱体的内腔配合形成有副油腔。该防爆摩托车油箱,通过主箱体、防爆层、隔板、储油腔、储油腔、注油管、第一端盖、漏油孔和易熔合金的配合,一旦主箱体内的油温过高,或者主箱体内的汽油具有燃烧和爆炸的趋势,则易熔合金先行融合,使储油腔内部的汽油由漏油孔进入到副油腔的内部,达到泄压的目的,降低了爆炸的趋势,便于摩托车的安全平稳行进,保证了骑行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摩托车油箱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油箱
,具体为一种防爆摩托车油箱。
技术介绍
摩托车用油箱是摩托车的动力源部件之一,起着为摩托车的发动机提供燃料的作用。现在的部分摩托车,如用于野外拉力赛的摩托车,其油箱需要具有足够的防爆能力。如中国专利CN203975057U公开了一种摩托车防爆油箱,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防爆油箱通过增加副箱体的方式,使一旦主箱体受到的温度过高,或者具有爆炸趋势时,挡板上的密封板即脱落,继而防爆孔打开,主箱体内的汽油则迅速进入副箱体内,避免了爆炸的危险。这样的防爆方式,无需采用价格昂贵的防爆层,且无需采用技术难度较大的密封工艺,从而较为简单,但是,该摩托车防爆油箱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挡板上的密封块完全脱落后,主箱体内的汽油会完全注入到副油箱的内部,使主箱体的内部不能保证足够的油量供摩托车行进,使摩托车容易出现抛锚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爆摩托车油箱,解决了现有的防爆摩托车油箱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有效保证摩托车稳定行进和容易抛锚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爆摩托车油箱,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爆层,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与主箱体的内腔配合形成有储油腔,所述隔板的底部与主箱体的内腔配合形成有副油腔,所述主箱体的顶部连通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的顶部连通有第一端盖,所述隔板的正中心开设有漏油孔,所述漏油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易熔合金,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漏油装置,所述漏油装置包括漏油盒,所述漏油盒的顶部与漏油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泄压孔,所述漏油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框,所述伸缩框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感应弹簧,所述感应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主箱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底端连通有第二端盖。优选的,所述防爆层为球状结构的铝合金抑爆材料团,所述防爆层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主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依次贯穿伸缩框的底部和漏油盒的底部并延伸至漏油盒的外部与密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框的底部和漏油盒的底部均开设有与伸缩杆相适配的通孔。优选的,所述易熔合金是由铋、铅、锡和镉元素制成的合金,所述易熔合金的熔点低于度。优选的,所述伸缩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伸缩框之间配合形成漏油腔,所述泄压孔位于漏油腔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密封垫片,橡胶密封垫片的顶面与漏油盒的底部贴合。(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爆摩托车油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防爆摩托车油箱,通过主箱体、防爆层、隔板、储油腔、储油腔、注油管、第一端盖、漏油孔和易熔合金的配合,一旦主箱体内的油温过高,或者主箱体内的汽油具有燃烧和爆炸的趋势,则易熔合金先行融合,使储油腔内部的汽油由漏油孔进入到副油腔的内部,达到泄压的目的,降低了爆炸的趋势,便于摩托车的安全平稳行进,保证了骑行人员的人身安全。2、该防爆摩托车油箱,通过设置漏油装置,当易熔合金熔断后,汽油依次由漏油孔和泄压孔的内部进入到漏油盒的内部,在水压和储油腔内部的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伸缩杆带动密封盖往下移动,使密封盖与漏油盒的底部之间形成漏油缝隙,同时使感应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泄压完后后,感应弹簧复位,同时,伸缩杆再次带动密封盖上升实现密封以阻止汽油再次泄露,这有利于保证剩下足够的油量以供摩托车正常行驶,避免摩托车发生抛锚的状况,同时,通过设置出油管和第二端盖,便于人们对副储油腔内部的汽油回收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漏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箱体、2防爆层、3隔板、4储油腔、5副油腔、6注油管、7第一端盖、8漏油孔、9易熔合金、10漏油装置、101漏油盒、102泄压孔、103伸缩框、104感应弹簧、105伸缩杆、106密封盖、11出油管、12第二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爆摩托车油箱,如图1-2所示,包括主箱体1,主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爆层2,防爆层2为球状结构的铝合金抑爆材料团,防爆层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主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主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3,隔板3的顶部与主箱体1的内腔配合形成有储油腔4,隔板3的底部与主箱体1的内腔配合形成有副油腔5,主箱体1的顶部连通有注油管6,注油管6的顶部连通有第一端盖7,隔板3的正中心开设有漏油孔8,漏油孔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易熔合金9,易熔合金9是由铋、铅、锡和镉元素制成的合金,易熔合金9的熔点低于232度,通过主箱体1、防爆层2、隔板3、储油腔4、储油腔5、注油管6、第一端盖7、漏油孔8和易熔合金9的配合,一旦主箱体1内的油温过高,或者主箱体1内的汽油具有燃烧和爆炸的趋势,则易熔合金9先行融合,使储油腔5内部的汽油由漏油孔8进入到副油腔5的内部,达到泄压的目的,降低了爆炸的趋势,便于摩托车的安全平稳行进,保证了骑行人员的人身安全,隔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漏油装置10,漏油装置10包括漏油盒101,漏油盒101的顶部与漏油孔8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泄压孔102,漏油盒10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框103,伸缩框1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伸缩框103之间配合形成漏油腔,泄压孔102位于漏油腔的正上方,伸缩框103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感应弹簧104,感应弹簧10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05,伸缩杆105的底端依次贯穿伸缩框103的底部和漏油盒101的底部并延伸至漏油盒101的外部与密封盖106的顶部固定连接,伸缩框103的底部和漏油盒101的底部均开设有与伸缩杆105相适配的通孔,伸缩杆10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106,密封盖10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密封垫片,橡胶密封垫片的顶面与漏油盒101的底部贴合,通过设置漏油装置10,当易熔合金9熔断后,汽油依次由漏油孔8和泄压孔102的内部进入到漏油盒101的内部,在水压和储油腔4内部的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伸缩杆105带动密封盖106往下移动,使密封盖106与漏油盒101的底部之间形成漏油缝隙,同时使感应弹簧104发生弹性形变,泄压完后后,感应弹簧104复位,同时,伸缩杆105再次带动密封盖106上升实现密封以阻止汽油再次泄露,这有利于保证剩下足够的油量以供摩托车正常行驶,避免摩托车发生抛锚的状况,同时,通过设置出油管11和第二端盖12,便于人们对副储油腔5内部的汽油回收利用,主箱体1的底部连通有出油管11,出油管11的底端连通有第二端盖12,通过设置出油管11和第二端盖12,便于人们对副储油腔5内部的汽油回收利用。工作原理:使用时,可通过注油管6往储油腔4的内部注入汽油,主箱体1内的油温过高,或者主箱体1内的汽油具有燃烧和爆炸的趋势,则易熔合金9先行融合,使储油腔5内部的汽油由漏油孔8进入到副油腔5的内部,达到泄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摩托车油箱,包括主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爆层(2),所述主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3),所述隔板(3)的顶部与主箱体(1)的内腔配合形成有储油腔(4),所述隔板(3)的底部与主箱体(1)的内腔配合形成有副油腔(5),所述主箱体(1)的顶部连通有注油管(6),所述注油管(6)的顶部连通有第一端盖(7),所述隔板(3)的正中心开设有漏油孔(8),所述漏油孔(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易熔合金(9),所述隔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漏油装置(10),所述漏油装置(10)包括漏油盒(101),所述漏油盒(101)的顶部与漏油孔(8)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泄压孔(102),所述漏油盒(10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框(103),所述伸缩框(103)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感应弹簧(104),所述感应弹簧(10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05),所述伸缩杆(10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106),所述主箱体(1)的底部连通有出油管(11),所述出油管(11)的底端连通有第二端盖(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摩托车油箱,包括主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爆层(2),所述主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3),所述隔板(3)的顶部与主箱体(1)的内腔配合形成有储油腔(4),所述隔板(3)的底部与主箱体(1)的内腔配合形成有副油腔(5),所述主箱体(1)的顶部连通有注油管(6),所述注油管(6)的顶部连通有第一端盖(7),所述隔板(3)的正中心开设有漏油孔(8),所述漏油孔(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易熔合金(9),所述隔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漏油装置(10),所述漏油装置(10)包括漏油盒(101),所述漏油盒(101)的顶部与漏油孔(8)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泄压孔(102),所述漏油盒(10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框(103),所述伸缩框(103)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感应弹簧(104),所述感应弹簧(10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05),所述伸缩杆(10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106),所述主箱体(1)的底部连通有出油管(11),所述出油管(11)的底端连通有第二端盖(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柱叶伟于俊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