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36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3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油箱,涉及油箱技术领域。该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油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左侧开设有油流通口,所述油流通口的内部连通有连接装置,所述箱体的左侧连通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左端连通有密封盖,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活动安装有转板,所述转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条框。该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油箱,移动块带动密封塞沿着箱体内部的顶壁滑动,从而使得油流通口的直径得到调节,从而使得出油的流量得以调节,使得出油的速率得以调节,操作简单,结构紧凑,达到了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目的,不仅节约油量,而且可根据使用情况调节使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油箱
本技术涉及油箱
,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油箱。
技术介绍
飞机上的或汽车上的装燃料的容器,是液压系统中储存液压油或液压液的专用容器。油箱可分为开式油箱和闭式油箱两种。油箱必须有足够大的容积;吸油管及回油管应插入最低液面以下,以防止吸空和回油飞溅产生气泡;吸油管和回油管之间的距离要尽可能地远些,之间应设置隔板;为了保持油液清洁,油箱应有周边密封的盖板。随着科技的发展,油箱的性能也在不断完善。如专利申请号为201711423630.X公开了一种大容量汽油机油箱,其不能对出油的速率进行调节,不能及时对出油量进行调整。为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油箱,以解决不便调节出油速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油箱,解决了现有的油箱不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油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左侧开设有油流通口,所述油流通口的内部连通有连接装置,所述箱体的左侧连通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左端连通有密封盖,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活动安装有转板,所述转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条框,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圆盘,所述圆盘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位绕杆,所述卡位绕杆的前端延伸至弧形条框的内部,且卡位绕杆的表面与弧形条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箱体内部的顶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限位环,所述滑动限位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齿条,所述转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的底部与滑动齿条的顶部啮合,所述滑动齿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位于油流通口,所述密封塞的顶部与箱体内部的顶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后端活动固贯穿定位座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扭动盘,所述扭动盘的呈十字型。优选的,所述箱体右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的右端设置有密封盖。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部的底壁固定连接有斜面装置,且斜面装置位于箱体内部的底壁的左侧。优选的,所述斜面装置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右侧与第二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面的底部与箱体内部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面的底部与箱体内部的底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面的正面呈梯形,所述第二端面的正面呈三角形。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部的左壁固定连接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的右侧开设有对接槽,所述移动块的左侧延伸至对接槽的内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油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油箱,通过设置第一转轴、转板、弧形条框、定位座、第二转轴、圆盘、卡位绕杆、支架、滑动限位环、滑动齿条、扭动盘、移动块、密封塞和扇形齿轮,转动扭动盘,扭动盘的转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圆盘转动,圆盘带动卡位绕杆做圆周运动,卡位绕杆在弧形条框的内部滑动并带动弧形条框摆动,弧形条框绕着第一转轴左右摆动,弧形条框带动扇形齿轮左右摆动,扇形齿轮带动滑动齿条左右移动,滑动齿条在滑动限位环的内部滑动,滑动齿条带动移动块在箱体的内部左右移动,移动块带动密封塞沿着箱体内部的顶壁滑动,从而使得油流通口的直径得到调节,从而使得出油的流量得以调节,使得出油的速率得以调节,操作简单,结构紧凑,达到了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目的,不仅节约油量,而且可根据使用情况调节使用量。2、该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油箱,转动扭动盘时,使得密封塞沿着箱体内部的顶壁滑动,使得密封塞完全堵住油流通口,密封塞的直径比油流通口的直径大,配合设置的对接块和对接槽,滑动齿条带动移动块移动,使得移动块的左侧移动至对接槽的内部,当扇形齿轮摆动至左侧至高点时,移动块的左侧与对接槽的槽底恰巧接触,便于密封塞堵住油流通口,从而加强油箱的密封性。3、该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油箱,通过设置斜面装置、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排渣管,油箱内部的油渣沿着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汇聚在箱体内部的右壁,油渣再通过排渣管排出,不仅便于清洗油箱,而且便于排渣,有效避免油渣长时间积累在箱体的内部的底壁造成油的质量下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定位座的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滑动限位环的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扭动盘的结构侧视图。图中:1箱体、2油流通口、3连接装置、4出油管、5密封盖、6第一转轴、7转板、8弧形条框、9定位座、10第二转轴、11圆盘、12卡位绕杆、13支架、14滑动限位环、15滑动齿条、16扭动盘、17排渣管、18斜面装置、19第一端面、20第二端面、21对接块、22对接槽、23移动块、24密封塞、25扇形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油箱,如图1-5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油流通口2,油流通口2的内部连通有连接装置3,连接装置3可以为双通套管,便于连接油箱,箱体1的左侧连通有出油管4,出油管4的左端连通有密封盖5,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的表面活动安装有转板7,转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条框8,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座9,定位座9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圆盘11,圆盘11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位绕杆12,卡位绕杆12的前端延伸至弧形条框8的内部,且卡位绕杆12的表面与弧形条框8的内壁滑动连接,箱体1内部的顶壁固定连接有支架13,支架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限位环14,滑动限位环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齿条15,转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25,扇形齿轮25的底部与滑动齿条15的顶部啮合,滑动齿条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23,移动块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塞24,密封塞24位于油流通口2,密封塞24的顶部与箱体1内部的顶壁滑动连接,第二转轴10的后端活动固贯穿定位座9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扭动盘16,扭动盘16的呈十字型,转动扭动盘16,扭动盘16的转动带动第二转轴10转动,第二转轴10带动圆盘11转动,圆盘11带动卡位绕杆12做圆周运动,卡位绕杆12在弧形条框8的内部滑动并带动弧形条框8摆动,弧形条框8绕着第一转轴6左右摆动,弧形条框8带动扇形齿轮25左右摆动,扇形齿轮25带动滑动齿条15左右移动,滑动齿条15在滑动限位环14的内部滑动,滑动齿条15带动移动块23在箱体1的内部左右移动,移动块23带动密封塞24沿着箱体1内部的顶壁滑动,从而使得油流通口2的直径得到调节,从而使得出油的流量得以调节,使得出油的速率得以调节,操作简单,结构紧凑,达到了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目的,不仅节约油量,而且可根据使用情况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油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油流通口(2),所述油流通口(2)的内部连通有连接装置(3),所述箱体(1)的左侧连通有出油管(4),所述出油管(4)的左端连通有密封盖(5),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的表面活动安装有转板(7),所述转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条框(8),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座(9),所述定位座(9)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0),所述第二转轴(1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圆盘(11),所述圆盘(11)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位绕杆(12),所述卡位绕杆(12)的前端延伸至弧形条框(8)的内部,且卡位绕杆(12)的表面与弧形条框(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箱体(1)内部的顶壁固定连接有支架(13),所述支架(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限位环(14),所述滑动限位环(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齿条(15),所述转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25),所述扇形齿轮(25)的底部与滑动齿条(15)的顶部啮合,所述滑动齿条(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23),所述移动块(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塞(24),所述密封塞(24)位于油流通口(2),所述密封塞(24)的顶部与箱体(1)内部的顶壁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出油速率的油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油流通口(2),所述油流通口(2)的内部连通有连接装置(3),所述箱体(1)的左侧连通有出油管(4),所述出油管(4)的左端连通有密封盖(5),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的表面活动安装有转板(7),所述转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条框(8),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座(9),所述定位座(9)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0),所述第二转轴(1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圆盘(11),所述圆盘(11)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位绕杆(12),所述卡位绕杆(12)的前端延伸至弧形条框(8)的内部,且卡位绕杆(12)的表面与弧形条框(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箱体(1)内部的顶壁固定连接有支架(13),所述支架(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限位环(14),所述滑动限位环(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齿条(15),所述转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25),所述扇形齿轮(25)的底部与滑动齿条(15)的顶部啮合,所述滑动齿条(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23),所述移动块(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塞(24),所述密封塞(24)位于油流通口(2),所述密封塞(24)的顶部与箱体(1)内部的顶壁滑动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俊勇张宝柱叶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