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03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3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罐,包括处理机构、输送管道以及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端安装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左端连接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装配在支撑机构上侧,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固定杆、电机、处理池、丝杆一、罐体、搅拌叶片、螺杆、中空管道、环形压板、中空套管、绕线轮、拉绳以及定滑轮,所述支撑机构包括L型把手杆、丝杆二、防护管、底座板、支撑板、滚动珠、空腔以及顶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了扩大废气与处理液的接触面积,而且也实现了搅拌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也提高了支撑效果,而且也便于安装以及拆卸,同时也便于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罐
本技术是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罐,属于废气处理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功能废气处理罐在对废气进行处理时,通常是通过喷淋的方式进行处理,导致废气与处理液的接触面积较低,处理效果差,现有的多功能废气处理罐通常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导致其安装以及拆卸都较麻烦,而且也容易受到地面的腐蚀,同时也不便于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罐,包括处理机构、输送管道以及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端安装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左端连接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装配在支撑机构上侧,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固定杆、电机、处理池、丝杆一、罐体、搅拌叶片、螺杆、中空管道、环形压板、中空套管、绕线轮、拉绳以及定滑轮,所述支撑机构包括L型把手杆、丝杆二、防护管、底座板、支撑板、滚动珠、空腔以及顶板。进一步地,在所述处理机构中,所述固定杆通过螺栓与罐体上端面左部相连接,所述固定杆下端面左部通过法兰盘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电机下端固定有丝杆一,所述丝杆一下端通过轴承与处理池内部底端相连接,所述丝杆一上安装有环形压板,所述环形压板下端设置有处理池,所述处理池装配在罐体上,所述罐体内部底端通过轴承与螺杆相连接,所述螺杆外端固定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上侧设置有中空管道,所述中空管道上端通过法兰盘与中空套管相连接,所述中空套管通过螺栓与罐体内壁相连接,所述中空套管以及中空管道均安装在螺杆上,所述螺杆上端固定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下端与环形压板上端面左部相连接,所述罐体左端面上部装配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上端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以及绕线轮均安装在罐体内部,所述拉绳从罐体左端延伸出。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一通过滚珠螺母副与环形压板相连接,所述输送管道上安装有开关阀,所述环形压板通过环形密封圈分别与处理池内壁以及罐体外端相连接,所述罐体左右两端对称加工有两个通孔,在实际使用时,输送管道将废气通入处理池内部,然后使用人员关闭开关阀,并启动电机,电机工作带动丝杆一转动,因为丝杆一通过滚珠螺母副与环形压板相连接,所以丝杆一转动带动环形压板向下移动,环形压板向下移动从而对处理池内部进行挤压,进而导致处理液通过通孔进入罐体内部,进而导致废气通过通孔进入罐体内部,实现了密封的功能,避免废气的泄露,而且也实现了对废气进行挤压处理的功能,提高了废气与处理液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端加工有开口槽,且开口槽上安装有绕线轮以及拉绳,所述螺杆上端通过盘簧与罐体相连接,所述中空套管下端等距加工有至少两个喷孔,在实际使用时,环形压板在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拉绳向下移动,因为绕线轮上缠绕有拉绳,所以拉绳向下移动带动绕线轮进行转动,绕线轮转动从而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螺杆转动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转动从而对处理液进行搅拌,进而对废气进行搅拌处理,同时螺杆转动带动处理液沿着螺杆向上移动,从而导致处理液进入中空管道内部,进而进入中空套管内部,然后处理液通过喷孔离开中空套管,并向下移动对废气进行喷淋,同时螺杆转动也对盘簧进行压缩,在需要对环形压板进行复位时,环形压板向上移动导致拉绳处于松弛状态,此时盘簧恢复形变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带动绕线轮转动,绕线轮转动可对拉绳进行缠绕,实现了搅拌以及喷淋处理的功能,提高了处理效果。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机构中,所述L型把手杆下端通过螺栓与防护管相连接,所述L型把手杆上装配有丝杆二,所述丝杆二设置在底座板上,所述底座板内部装配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安装有滚动珠,所述底座板内部底端开设有空腔,且空腔上端安装有防护管以及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防护管内部,所述丝杆二装配在防护管外侧。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二上端固定有手柄,所述L型把手杆上加工有通孔,且通孔上安装有丝杆二,所述丝杆二通过滚珠螺母副与底座板相连接,所述丝杆二下端通过轴承与底板相连接,且底板安装在底座板内部,所述底座板下端加工有开口槽,且开口槽上安装有支撑板以及滚动珠,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手柄,并进行转动,手柄转动带动丝杆二转动,因为丝杆二通过滚珠螺母副与底座板相连接,所以丝杆二转动并向下移动,丝杆二向下移动带动底板向下移动,从而导致底板与地面相接触,此时继续转动丝杆二,从而带动底座板向上移动,底座板向上移动从而与地面相分离,在底座板向上移动到合适位置时,使用人员停止转动手柄,并将支撑板以及滚动珠从开口槽内部取出,然后使用人员将支撑板以及滚动珠翻转180°,然后再将支撑板以及滚动珠放入开口槽内部,然后使用人员再次转动手柄,从而带动底座板向下移动,底座板向下移动带动支撑板向下移动,支撑板向下移动带动滚动珠向下移动,进而导致滚动珠与地面相接触,然后使用人员停止转动手柄,实现了快速移动的功能。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管外端通过螺纹与底座板相连接,所述顶板上端与罐体接触位置安装有至少两个滚珠,所述顶板与空腔接触位置安装有环形密封圈,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丝杆二,并向上移动,从而导致丝杆二分别与底座板以及L型把手杆相分离,然后使用人员握住L型把手杆,并进行转动,L型把手杆转动带动防护管进行转动,因为防护管外端通过螺纹与底座板相连接,所以防护管转动并向下移动,防护管向下移动从而对空腔内部进行加压,然后空腔内部在恢复气压差的作用下带动顶板向上移动,顶板向上移动带动罐体向上移动,在防护管向下移动到完全进入底座板内部后,使用人员将L型把手杆从防护管上取下,然后使用人员对罐体进行推动,从而导致罐体与顶板相分离,进而导致罐体与防护管以及底座板相分离,实现了拆卸的功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罐,本技术通过添加固定杆、电机、处理池、丝杆一、罐体、搅拌叶片、螺杆、中空管道、环形压板、中空套管、绕线轮、拉绳以及定滑轮,实现了扩大废气与处理液的接触面积,而且也实现了搅拌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本技术通过添加L型把手杆、丝杆二、防护管、底座板、支撑板、滚动珠、空腔以及顶板,提高了支撑效果,而且也便于安装以及拆卸,同时也便于移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罐的处理机构中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罐的支撑机构中结构示意图;图中:1-处理机构、2-输送管道、3-支撑机构、101-固定杆、102-电机、103-处理池、104-丝杆一、105-罐体、106-搅拌叶片、107-螺杆、108-中空管道、109-环形压板、110-中空套管、111-绕线轮、112-拉绳、113-定滑轮、31-L型把手杆、32-丝杆二、33-防护管、34-底座板、35-支撑板、36-滚动珠、37-空腔、38-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罐,包括处理机构1、输送管道2以及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罐,包括处理机构、输送管道以及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上端安装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左端连接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装配在支撑机构上侧,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固定杆、电机、处理池、丝杆一、罐体、搅拌叶片、螺杆、中空管道、环形压板、中空套管、绕线轮、拉绳以及定滑轮,所述支撑机构包括L型把手杆、丝杆二、防护管、底座板、支撑板、滚动珠、空腔以及顶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罐,包括处理机构、输送管道以及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上端安装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左端连接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装配在支撑机构上侧,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固定杆、电机、处理池、丝杆一、罐体、搅拌叶片、螺杆、中空管道、环形压板、中空套管、绕线轮、拉绳以及定滑轮,所述支撑机构包括L型把手杆、丝杆二、防护管、底座板、支撑板、滚动珠、空腔以及顶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机构中,所述固定杆通过螺栓与罐体上端面左部相连接,所述固定杆下端面左部通过法兰盘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电机下端固定有丝杆一,所述丝杆一下端通过轴承与处理池内部底端相连接,所述丝杆一上安装有环形压板,所述环形压板下端设置有处理池,所述处理池装配在罐体上,所述罐体内部底端通过轴承与螺杆相连接,所述螺杆外端固定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上侧设置有中空管道,所述中空管道上端通过法兰盘与中空套管相连接,所述中空套管通过螺栓与罐体内壁相连接,所述中空套管以及中空管道均安装在螺杆上,所述螺杆上端固定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下端与环形压板上端面左部相连接,所述罐体左端面上部装配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上端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以及绕线轮均安装在罐体内部,所述拉绳从罐体左端延伸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一通过滚珠螺母副与环形压板相连接,所述输送管道上安装有开关阀,所述环形压板通过环形密封圈分别与处理池内壁以及罐体外端相连接,所述罐体左右两端对称加工有两个通孔,在实际使用时,输送管道将废气通入处理池内部,然后使用人员关闭开关阀,并启动电机,电机工作带动丝杆一转动,因为丝杆一通过滚珠螺母副与环形压板相连接,所以丝杆一转动带动环形压板向下移动,环形压板向下移动从而对处理池内部进行挤压,进而导致处理液通过通孔进入罐体内部,进而导致废气通过通孔进入罐体内部,实现了密封的功能,避免废气的泄露,而且也实现了对废气进行挤压处理的功能,提高了废气与处理液的接触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端加工有开口槽,且开口槽上安装有绕线轮以及拉绳,所述螺杆上端通过盘簧与罐体相连接,所述中空套管下端等距加工有至少两个喷孔,在实际使用时,环形压板在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拉绳向下移动,因为绕线轮上缠绕有拉绳,所以拉绳向下移动带动绕线轮进行转动,绕线轮转动从而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螺杆转动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转动从而对处理液进行搅拌,进而对废气进行搅拌处理,同时螺杆转动带动处理液沿着螺杆向上移动,从而导致处理液进入中空管道内部,进而进入中空套管内部,然后处理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向辉高浩朗曾庆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瑞龙环保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