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预留置换现浇路缘石留置槽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66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混凝土路面预留置换现浇路缘石留置槽模具,所述的留置槽模具由底板、铰接内折式侧板和可调式顶紧杆组成;底板呈U形,铰接内折式侧板设置在底板两端内侧,铰接内折式侧板通过可调式顶紧杆支撑;利用碎石填充物替代路缘石部位水泥稳定基层及沥青混凝土,设置留置槽模具,无需预埋预制的分隔带路缘石,有效提高路基、面层与路缘石结合部位填筑碾压施工质量,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分隔带路缘石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混凝土路面预留置换现浇路缘石留置槽模具
本技术属于市政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预留置换现浇路缘石留置槽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飞速发展,路缘石的发展也正在经历重大变革。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分隔带路缘石混凝土施工的常规施工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施工方法是先进行整个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摊铺碾压填筑,然后进行路面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填筑,最后挖除分隔带路缘石基础部位已经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路面沥青混凝土,进行路缘石混凝土浇筑。第二种施工方法是先预埋预制成型的分隔带路缘石混凝土,然后分别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路面沥青混凝土的摊铺碾压。上述两种施工方法都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种,挖除的已经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路面沥青混凝土无法重新利用,增加工程造价,带来施工成本的增加;第二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路面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过程中预制的分隔带路缘石无法准确定位,同时在进行分隔带路缘石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路面沥青混凝土结合部位的碾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针对以上问题,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施工便捷,结构牢固,支撑强度大,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分隔带路缘石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预留置换现浇路缘石留置槽模具。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留置换现浇路缘石留置槽模具,所述的留置槽模具由底板、铰接内折式侧板和可调式顶紧杆组成;底板呈U形,铰接内折式侧板设置在底板两端内侧,铰接内折式侧板通过可调式顶紧杆支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铰接内折式侧板、可调式顶紧杆为一体式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铰接内折式侧板采用上中下三段式结构;每段铰接内折式侧板两端均设有顶紧孔,可调式顶紧杆卡合于顶紧孔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相邻铰接内折式侧板之间均通过铰轴连接,与此相对应的,铰接内折式侧板上还设置有铰轴相对应的侧板限位板,侧板限位板的长度与铰接内折式侧板长度相一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调式顶紧杆中部设置有弹簧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减少工人在拆卸、安装时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2,利用碎石填充物替代路缘石部位水泥稳定基层及沥青混凝土,设置留置槽模具,无需预埋预制的分隔带路缘石,有效提高路基、面层与路缘石结合部位填筑碾压施工质量,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分隔带路缘石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式留置槽路缘石预留置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式留置槽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整体式留置槽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细粒式沥青混凝土;2-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底基层;5-碎石密目网袋;6-可调式顶紧杆;7-底板;8-铰接内折式侧板;9-侧板限位板;11-顶紧孔;12-铰轴;13-弹簧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3所示,沥青混凝土路面预留置换现浇路缘石留置槽模具,该留置槽模具由底板7、铰接内折式侧板8和可调式顶紧杆6组成;底板7呈U形,铰接内折式侧板8设置在底板7两端内侧,铰接内折式侧板8通过可调式顶紧杆6支撑;本技术结构简单,减少工人在拆卸、安装时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底板7、铰接内折式侧板8、可调式顶紧杆6为一体式结构;采用该方案,使得该留置槽模具的整体结构变强,牢固度增加,保证了使用安全。所述铰接内折式侧板8采用上中下三段式结构;每段铰接内折式侧板8两端均设有顶紧孔11,可调式顶紧杆6卡合于顶紧孔11中;相邻铰接内折式侧板8之间均通过铰轴12连接,与此相对应的,铰接内折式侧板8上还设置有铰轴12相对应的侧板限位板9,侧板限位板9的长度与铰接内折式侧板8长度相一致;可调式顶紧杆6中部设置有弹簧段13。底基层4上设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上通过分隔带路缘石模具开挖路缘石留置槽,并在路缘石留置槽内设置留置槽模具,留置槽模具内设置有轻质隔肋块和碎石密目网袋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2、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1,层内均含有留置槽模具及模具内的轻质隔肋块和碎石密目网袋5,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1碾压完成后挖除留置槽模具及内部的轻质隔肋块和碎石密目网袋5,通过现浇滑模体系浇筑路缘石;利用碎石填充物替代路缘石部位水泥稳定基层及沥青混凝土,设置留置槽模具,无需预埋预制的分隔带路缘石,有效提高路基、面层与路缘石结合部位填筑碾压施工质量,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分隔带路缘石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1-细粒式沥青混凝土;2-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底基层;5-碎石密目网袋;6-可调式顶紧杆;7-底板;8-铰接内折式侧板;9-侧板限位板;11-顶紧孔;12-铰轴;13-弹簧段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沥青混凝土路面预留置换现浇路缘石留置槽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留置槽模具由底板(7)、铰接内折式侧板(8)和可调式顶紧杆(6)组成;底板(7)呈U形,铰接内折式侧板(8)设置在底板(7)两端内侧,铰接内折式侧板(8)通过可调式顶紧杆(6)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沥青混凝土路面预留置换现浇路缘石留置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留置槽模具由底板(7)、铰接内折式侧板(8)和可调式顶紧杆(6)组成;底板(7)呈U形,铰接内折式侧板(8)设置在底板(7)两端内侧,铰接内折式侧板(8)通过可调式顶紧杆(6)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预留置换现浇路缘石留置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铰接内折式侧板(8)、可调式顶紧杆(6)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预留置换现浇路缘石留置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内折式侧板(8)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