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线致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049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线致动升降装置,装置包括底座、伸缩机构和驱动机构,伸缩机构包括三组卷轴和三条钢带,从三组卷轴伸出的三条钢带的侧边缘相互咬合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机械臂,机械臂顶端设置有固定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和驱动芯轴,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驱动芯轴转动,驱动芯轴表面设置有能与钢带表面的斜长孔相互啮合的外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三条钢带持续咬合形成机械臂,伸出时具有较高的刚性,钢带收回时重新变为柔性钢带缠绕在卷轴上,实现了刚性和柔性的完美转换,可在较小的体积下实现对相机、发射接收器、天线等执行装置的快速灵活升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线致动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升降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卷线致动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具有许多形式的升降装置,其驱动形式多种多样,有多级液压缸驱动、多级气动缸驱动、多级电动缸驱动等,所有这些升降装置的最大伸出长度通常依靠装置本身结构的固有行程来实现,由于其轴向尺寸较大,难以实现大的行程,伸缩比较小,伸缩比一般小于5:1,而且结构复杂、占地空间大,存在效率低、操作维修复杂的问题,对一些相机、发射接收器、天线等执行装置并不适用,同时这些升降装置涉及到的油气燃烧还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等,造成环境污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卷线致动升降装置,可在较小的体积下实现对相机、发射接收器、天线等执行装置的快速灵活升降,三条钢带伸出足够长度时形成具有较高刚性的机械臂,钢带缩回时重新变为柔性被缠绕,实现了刚性和柔性的完美转换,伸缩比可达50:1,伸缩比高、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便、成本低、无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线致动升降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升降装置伸缩比小、结构复杂、占地空间大、效率低、操作维修复杂、污染环境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卷线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线致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致动升降装置包括底座、伸缩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三组卷轴和三条钢带,所述卷轴两端通过侧板可旋转地固定在底座上,三条钢带分别缠绕在三组卷轴上,所述钢带表面沿纵向均匀开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斜长孔,从三组卷轴伸出的三条钢带的侧边缘相互咬合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和驱动芯轴,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驱动芯轴转动,所述驱动芯轴设置于机械臂的中心,所述驱动芯轴表面设置有能与钢带表面的斜长孔相互啮合的外螺纹,所述驱动芯轴通过轴承座组件与底座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线致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致动升降装置包括底座、伸缩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三组卷轴和三条钢带,所述卷轴两端通过侧板可旋转地固定在底座上,三条钢带分别缠绕在三组卷轴上,所述钢带表面沿纵向均匀开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斜长孔,从三组卷轴伸出的三条钢带的侧边缘相互咬合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和驱动芯轴,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驱动芯轴转动,所述驱动芯轴设置于机械臂的中心,所述驱动芯轴表面设置有能与钢带表面的斜长孔相互啮合的外螺纹,所述驱动芯轴通过轴承座组件与底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线致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底座下方,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连接驱动电机的电机轴,所述从动轮安装在驱动芯轴下端,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链条或皮带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线致动升降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洪义鲍洪图张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赛智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