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材料多列双层辊道窑的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036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材料多列双层辊道窑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两个跨越传送带的移动框架,两移动框架之间设有可伸缩的连杆,两移动框架均包括驱动移动框架移动的行走系统、处于传送带左右两侧的立柱以及设置在两立柱之间横杆,横杆处于传送带的上方,各立柱可伸缩实现横杆的升降。机械手把匣钵依次摆在两横杆之间,行走组件驱动移动框架同向或反向实现匣钵的平移和下落,立柱升降则是便于匣钵能够堆叠;上述技术方案使传送带在单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容纳更多的匣钵,由此实现提高进料速度,充分利用辊道窑。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物料搬运装置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材料多列双层辊道窑的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搬运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材料多列双层辊道窑的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比能量高、自放电低、无记忆效应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数码设备、电动汽车等行业。目前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的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锰酸锂等,这些材料需要置入匣钵并经过辊道窑进行高温烧结。目前的辊道窑烧结效率极高,于是对匣钵的投入速度也有很高的需求。传统的做法是通过机械手直接把若干匣钵任意摆到传送带上且单层放置,即进料效率低,不能充分利用辊道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料速度快的电池材料多列双层辊道窑的自动上料装置。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材料多列双层辊道窑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两个围绕传送带的移动框架,两移动框架之间设有可伸缩的连杆,两移动框架均包括驱动移动框架移动的行走系统、处于传送带左右两侧的立柱以及设置在两立柱之间横杆,横杆处于传送带的上方,各立柱可伸缩实现横杆的升降。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行走系统包括电源、控制器、电机和单向滚轮,两立柱之间具有安装平台,电源、控制器和电机放置在安装平台上,单向滚轮安装在立柱的下端,两单向滚轮之间设有传动组件,电机连接传动组件实现同时驱动两个单向滚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传动组件包括减速器和首尾两端连接单向滚轮的转轴。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立柱为电动推杆,电源同时为立柱供电,立柱的下侧为电动推杆的固定端,立柱的上侧为电动推杆的活动端,连杆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立柱的下侧。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连杆包括大直径的第一圆管和插入第一圆管的小直径的第二圆管,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之间为被动的滑动伸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电池材料多列双层辊道窑的自动上料装置通过机械手把匣钵依次摆在两横杆之间,行走组件驱动移动框架同向或反向实现匣钵的平移和下落,立柱升降则是便于匣钵能够堆叠;上述技术方案使传送带在单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容纳更多的匣钵,由此实现提高进料速度,充分利用辊道窑。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自动上料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自动上料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辊道窑包括加热腔和传送带1,传送带1的一部分在加热腔内移动,用于将匣钵2送入加热腔内,然后送出来。本实施例中的匣钵2左右两侧具有翼缘,以便提起。参照图1、图2,本技术为一种电池材料多列双层辊道窑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两个围绕传送带1的移动框架,从正面看,两移动框架均呈矩形,其中传送带1便穿过两个移动框架内部;两移动框架之间设有可伸缩的连杆3,使得整体具有四个支点组成更加稳定站立的移动结构,连杆3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左右两侧以及不同的高度。两移动框架均包括驱动移动框架移动的行走系统、处于传送带1左右两侧的立柱4以及设置在两立柱4之间横杆5,横杆5处于传送带1的上方,各立柱4可伸缩实现横杆5的升降。在运行时,首先自动上料装置未跨过传送带1。两移动框架分别向中间靠拢具有合适的宽度使横杆5能够支撑匣钵2的翼缘,机械手从进料区把若干匣钵2依次摆放在横杆5上,然后两移动框架同向移动使匣钵2平移到传送带1的上方。最后立柱4收缩放下一列匣钵2,两移动框架再次反向移动分离便完成一列匣钵2的放置。如此重复便可完成双层匣钵2的摆放。此电池材料多列双层辊道窑的自动上料装置通过机械手把匣钵2依次摆在两横杆5之间,行走组件驱动移动框架同向或反向实现匣钵2的平移和下落,立柱4升降则是便于匣钵2能够堆叠;上述技术方案使传送带1在单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容纳更多的匣钵2,由此实现提高进料速度,充分利用辊道窑。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行走系统包括电源、控制器、电机和单向滚轮7,两立柱4之间具有安装平台6,电源、控制器和电机放置在安装平台6上,单向滚轮7安装在立柱4的下端,两单向滚轮7之间设有传动组件,电机连接传动组件实现同时驱动两个单向滚轮7。单向滚轮7是为了避免移动框架意外地向左右方向移动。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传动组件包括减速器和首尾两端连接单向滚轮7的转轴。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立柱4为电动推杆,电源同时为立柱4供电,立柱4的下侧为电动推杆的固定端,立柱4的上侧为电动推杆的活动端,连杆3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立柱4的下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各连杆3包括大直径的第一圆管和插入第一圆管的小直径的第二圆管,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之间为被动的滑动伸缩,主要起连接两移动框架的作用。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材料多列双层辊道窑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围绕传送带的移动框架,两所述移动框架之间设有可伸缩的连杆,两所述移动框架均包括驱动移动框架移动的行走系统、处于传送带左右两侧的立柱以及设置在两立柱之间的横杆,所述横杆处于传送带的上方,各所述立柱可伸缩实现横杆的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材料多列双层辊道窑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围绕传送带的移动框架,两所述移动框架之间设有可伸缩的连杆,两所述移动框架均包括驱动移动框架移动的行走系统、处于传送带左右两侧的立柱以及设置在两立柱之间的横杆,所述横杆处于传送带的上方,各所述立柱可伸缩实现横杆的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材料多列双层辊道窑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系统包括电源、控制器、电机和单向滚轮,两所述立柱之间具有安装平台,所述电源、控制器和电机放置在安装平台上,所述单向滚轮安装在立柱的下端,两所述单向滚轮之间设有传动组件,所述电机连接传动组件实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强邹安华李富应王新鹏肖冠韦烘干夏晓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