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兜架和车架均可折叠的婴儿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214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2:48
一种座兜架和车架均可折叠的婴儿推车;包括座兜架及车架;座兜架包括靠背板、承载板、坐垫板及扶手杆;承载板连设于靠背板底部前端并形成夹角;坐垫板转动设于靠背板底部前端,打开时坐垫板贴合于承载板并通过锁定机构载板锁定;扶手杆转动设于坐垫板前端,并与锁定机构联动配合以解锁坐垫板与承载板;车架包括推杆、前支杆、后支杆、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具有一四连杆机构;第一连杆后端转动连接推杆的下段形成第一转动点;第一连杆前端与后支杆上端转动连接形成第二转动点;第二连杆前端转动连接后支杆的上段形成第三转动点;第二连杆后端与推杆下端转动连接形成第四转动点;前支杆上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动点;还包括锁止结构和拉杆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兜架和车架均可折叠的婴儿推车
本技术涉及婴儿推车,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其座兜架为独立设计,与车架可拆卸地装配,且当座兜架安装于车架上时,车架和座兜架均可完全折叠。
技术介绍
婴儿推车,亦称童车,根据功能的不同有很多的种类,但通常都包括车架和座兜架两部分,两者通过插接结构可拆卸地插组配合。为了便于携带和储藏,有厂家设计了一种折叠式的婴儿推车,这种婴儿推车的车架可以折叠,目的是通过折叠实现体积的缩小,解决收纳占用空间大的问题。然而,现有的婴儿推车在使用时发现,虽然车架可以折叠,方便了收纳,但依旧存在以下不足:一、若将座兜架插组定位于车架上,则无法实现两者的同时折叠,即,现有婴儿推车无法很好的实现座兜架连同车架一起折叠,需要将座兜架取下后单独对车架进行折叠,对两者分别进行收纳;即便两者可以在组合状态下进行同时折叠,其折叠的幅度也极为有限,难以满足缩小收纳占用空间的要求;二、座兜架存在无法折叠的问题,即便可折叠,也存在折叠状态下体积较大以及打开状态下稳定性欠佳的不足;三、车架的结构设计欠佳,折叠时各杆件之间的连动操作不流畅,且折叠后无法有效缩小其体积。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兜架和车架均可折叠的婴儿推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座兜架和车架均可折叠的婴儿推车;包括可折叠的座兜架以及可折叠的车架,两者插组定位;其中,所述座兜架包括靠背板、承载板、坐垫板以及扶手杆;所述承载板连设于所述靠背板的底部前端,并与靠背板形成一夹角;所述坐垫板转动连设于所述靠背板的底部前端,具有向下打开、向上收折两个状态,并且在打开状态下,所述坐垫板的下表面贴合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其中,所述坐垫板通过一锁定机构与所述承载板达成锁定;所述扶手杆的底部转动连设于所述坐垫板的前端,具有向上打开、向下收折两个状态,并且扶手杆与所述锁定机构联动配合,构成当扶手杆向下收折时,其底部将解锁所述锁定机构,进而解锁所述坐垫板与所述承载板;所述车架包括推杆、前支杆、后支杆、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这五个杆件均成对设置于车架的左右两侧;其中,各所述推杆的上段向上延伸,供用户握持;各所述前支杆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一前轮,各所述后支杆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一后轮;其中,所述推杆的下段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以及所述后支杆的上段共同构成一四连杆机构;在车架的打开状态下,所述四连杆机构的连接状态如下:所述第一连杆的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推杆的下段,形成一第一转动点;第一连杆的前端与所述后支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形成一第二转动点,该第二转动点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点的前方;所述第二连杆的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后支杆的上段,形成一第三转动点,该第三转动点位于所述第二转动点的下方;第二连杆的后端与所述推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形成一第四转动点,该第四转动点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点的下方,并位于所述第三转动点的后方;所述前支杆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点;其中,还包括一锁止结构,该锁止结构至少对应所述第一转动点、所述第二转动点、所述第三转动点、所述第四转动点中的其中一者设置,通过对所述四连杆机构的至少一转动点进行锁止进而达成对四连杆机构的锁止;其中,还包括一拉杆结构,作用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前支杆;该拉杆结构的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前支杆的上段,形成一第五转动点,该第五转动点位于所述第二转动点的下方;所述拉杆结构的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前段,形成一第六转动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承载板转动连设于所述靠背板的底部前端,且承载板与靠背板形成的所述夹角的角度可调。其角度调节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掌握,故不逐一例举。所述承载板还可以直接由靠背板的底部向前一体弯折形成,但该方案将限定承载板与靠背板的夹角。2.上述方案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舌、锁孔以及解锁杆;所述锁舌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中,并通过一弹簧维持向外伸出的趋势;所述锁孔开设于所述坐垫板中,对应所述锁舌设置;当锁舌伸出时,锁舌的前端伸入所述锁孔中达成对坐垫板和承载板的锁定;所述解锁杆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坐垫板的锁孔中,解锁杆的后端与所述锁舌的前端抵靠配合,构成当解锁杆向后位移时,对锁舌的前端产生挤压迫使锁舌克服所述弹簧的张力向后回缩,进而脱离所述锁孔,解锁坐垫板和承载板;所述解锁杆的前端对应所述扶手杆的底部设置,扶手杆的底部向下凸设有一作用凸块;构成当扶手杆向前顺时针转动时(即向下收折时),该作用凸块绕扶手杆的转动轴顺时针向后转动,进而抵靠作用所述解锁杆的前端,迫使解锁杆向后位移对所述锁舌向后挤压。3.上述方案中,所述座兜架还包括一腿部垫板或踏脚杆,其后端转动连设于所述坐垫板的前端,构成腿部垫板或踏脚杆具有向上伸直、向下弯折两个状态,并且向下弯折的角度可多级可调。4.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一上靠背板,该上靠背板与所述靠背板在上下方向滑动配合,并且两者间通过一多级调节结构调节位置关系;所述多级定位机构由一定位卡块以及多个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定位卡槽组成,两者分别设置于所述靠背板以及所述上靠背板上,通过所述定位卡块与不同高度位置所述定位卡槽的卡扣定位实现所述上靠背板在所述靠背板上的上下高度位置调节。借此设计,克服了现有座兜架的靠背长度无法进行调节,即便可调,其调节结构也较为复杂,从而导致座兜架的加工成本提高,长度调节操作不便的问题。5.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卡块设置于所述上靠背板上,各所述定位卡槽设置于所述靠背板上。6.上述方案中,所述上靠背板上固设有一夹板,该夹板与所述上靠背板平行且间隔设置,两者间形成有一装配槽,该装配槽供所述靠背板滑动装配;所述夹板的上端固设于所述上靠背板的上端,夹板的下端悬设,并朝向所述靠背板上的各所述定位卡槽凸设有所述定位卡块。通过所述夹板的下端悬设设计,所述定位卡块可通过夹板的弹性形变较为容易的达成对各定位卡槽的卡扣定位和解除定位,使得上靠背板相对靠背板的位置调节更加方便。7.上述方案中,所述上靠背板以及所述靠背板之间设有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槽和滑动块,所述导向槽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滑动块伸入导向槽中与之滑动配合;所述导向槽和所述滑动块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靠背板和所述靠背板上。8.上述方案中,所述上靠背板的两侧边向前翻折,对所述靠背板的两侧边进行包覆;所述导向槽和所述滑动块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靠背板的侧边和所述靠背板的侧边上。9.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槽具有一长度,进而对上靠背板和靠背板的上下滑动距离产生限位。10.上述方案中,所述推杆由伸缩配合的推杆上段以及所述推杆下段组成。其伸缩调节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掌握,故不逐一例举。11.上述方案中,左右两侧的两所述第二转动点之间通过一水平设置的中撑杆连接;左右两侧的两所述前支杆之间通过一水平设置的第一横杆连接,形成前支架,两所述后支杆之间通过一水平设置的第二横杆连接,形成后支架。借此设计,以提升所述车架的整体结构强度。12.上述方案中,所述中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向下凸设有一连接件,所述拉杆结构由前连杆和后连杆转动连接构成;所述后连杆的后端即为所述拉杆结构的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六转动点;后连杆的前端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兜架和车架均可折叠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的座兜架以及可折叠的车架,两者插组定位;其中,所述座兜架包括靠背板、承载板、坐垫板以及扶手杆;所述承载板连设于所述靠背板的底部前端,并与靠背板形成一夹角;所述坐垫板转动连设于所述靠背板的底部前端,具有向下打开、向上收折两个状态,并且在打开状态下,所述坐垫板的下表面贴合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其中,所述坐垫板通过一锁定机构与所述承载板达成锁定;所述扶手杆的底部转动连设于所述坐垫板的前端,具有向上打开、向下收折两个状态,并且扶手杆与所述锁定机构联动配合,构成当扶手杆向下收折时,其底部将解锁所述锁定机构,进而解锁所述坐垫板与所述承载板;所述车架包括推杆、前支杆、后支杆、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这五个杆件均成对设置于车架的左右两侧;其中,各所述推杆的上段向上延伸,供用户握持;各所述前支杆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一前轮,各所述后支杆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一后轮;其中,所述推杆的下段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以及所述后支杆的上段共同构成一四连杆机构;在车架的打开状态下,所述四连杆机构的连接状态如下:所述第一连杆的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推杆的下段,形成一第一转动点;第一连杆的前端与所述后支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形成一第二转动点,该第二转动点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点的前方;所述第二连杆的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后支杆的上段,形成一第三转动点,该第三转动点位于所述第二转动点的下方;第二连杆的后端与所述推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形成一第四转动点,该第四转动点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点的下方,并位于所述第三转动点的后方;所述前支杆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点;其中,还包括一锁止结构,该锁止结构至少对应所述第一转动点、所述第二转动点、所述第三转动点、所述第四转动点中的其中一者设置,通过对所述四连杆机构的至少一转动点进行锁止进而达成对四连杆机构的锁止;其中,还包括一拉杆结构,作用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前支杆;该拉杆结构的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前支杆的上段,形成一第五转动点,该第五转动点位于所述第二转动点的下方;所述拉杆结构的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前段,形成一第六转动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兜架和车架均可折叠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的座兜架以及可折叠的车架,两者插组定位;其中,所述座兜架包括靠背板、承载板、坐垫板以及扶手杆;所述承载板连设于所述靠背板的底部前端,并与靠背板形成一夹角;所述坐垫板转动连设于所述靠背板的底部前端,具有向下打开、向上收折两个状态,并且在打开状态下,所述坐垫板的下表面贴合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其中,所述坐垫板通过一锁定机构与所述承载板达成锁定;所述扶手杆的底部转动连设于所述坐垫板的前端,具有向上打开、向下收折两个状态,并且扶手杆与所述锁定机构联动配合,构成当扶手杆向下收折时,其底部将解锁所述锁定机构,进而解锁所述坐垫板与所述承载板;所述车架包括推杆、前支杆、后支杆、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这五个杆件均成对设置于车架的左右两侧;其中,各所述推杆的上段向上延伸,供用户握持;各所述前支杆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一前轮,各所述后支杆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一后轮;其中,所述推杆的下段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以及所述后支杆的上段共同构成一四连杆机构;在车架的打开状态下,所述四连杆机构的连接状态如下:所述第一连杆的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推杆的下段,形成一第一转动点;第一连杆的前端与所述后支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形成一第二转动点,该第二转动点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点的前方;所述第二连杆的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后支杆的上段,形成一第三转动点,该第三转动点位于所述第二转动点的下方;第二连杆的后端与所述推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形成一第四转动点,该第四转动点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点的下方,并位于所述第三转动点的后方;所述前支杆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点;其中,还包括一锁止结构,该锁止结构至少对应所述第一转动点、所述第二转动点、所述第三转动点、所述第四转动点中的其中一者设置,通过对所述四连杆机构的至少一转动点进行锁止进而达成对四连杆机构的锁止;其中,还包括一拉杆结构,作用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前支杆;该拉杆结构的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前支杆的上段,形成一第五转动点,该第五转动点位于所述第二转动点的下方;所述拉杆结构的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前段,形成一第六转动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转动连设于所述靠背板的底部前端,且承载板与靠背板形成的所述夹角的角度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舌、锁孔以及解锁杆;所述锁舌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中,并通过一弹簧维持向外伸出的趋势;所述锁孔开设于所述坐垫板中,对应所述锁舌设置;当锁舌伸出时,锁舌的前端伸入所述锁孔中达成对坐垫板和承载板的锁定;所述解锁杆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坐垫板的锁孔中,解锁杆的后端与所述锁舌的前端抵靠配合,构成当解锁杆向后位移时,对锁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昂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