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折叠电动车及其折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986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箱式折叠电动车及其折叠方法,包括箱底板,所述箱底板内部设有电池仓和与所述电池仓电连接的电路控制盒;所述箱底板一端沿宽度方向一体连接有前转动轴筒,所述前转动轴筒上转动连接有可折叠的电动车前车架和电动车前轮;所述箱底板另一端沿宽度方向一体连接有后转动轴筒,所述后转动轴筒上转动连接有可折叠的电动车后车架和电动车电动后轮;所述电动车前轮与所述电动车后轮相对折叠且折叠后的两个轮芯处于同一轴心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折叠电动车及其折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
,具体涉及一种箱式折叠电动车及其折叠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折叠电动车有两类,一是折叠后直接携带,车架、车轮及车体裸露在外,折叠后除了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容易与其他物体碰撞或是挂扯他人,车轮弄脏他人衣物,在人员拥挤的场合对他人造成影响不便携带出入受限制的场所,如写字楼、商场、步行街、公共广场;也不便于在交通工具(飞机、火车、公共汽车、私家小汽车)上随身携带;直接放在室内显得凌乱,空间占用大;找外部车库或停车场存放,难免风吹日晒和被盗的风险。二是采用折叠后放入防护箱包中,这样的折叠方式,使得折叠过程及折叠后的携带也很麻烦,尤其是电动车,其重量较大,直接手提携带不方便,甚至还要外带额外的收纳箱包,增加额外负担,而且这样的折叠电动车车轮较小,对路况要求较高,也不能像正常大小的电动车一样远距离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折叠电动车及其折叠方法,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箱式折叠电动车,包括箱底板,所述箱底板内部设有电池仓和与所述电池仓电连接的电路控制盒;所述箱底板一端沿宽度方向一体连接有前转动轴筒,所述前转动轴筒上转动连接有可折叠的电动车前车架和电动车前轮;所述箱底板另一端沿宽度方向一体连接有后转动轴筒,所述后转动轴筒上转动连接有可折叠的电动车后车架和电动车后轮;所述电动车前车架和电动车前轮与所述电动车后车架和所述电动车后轮相对折叠,折叠后的前车架和后车架形成箱体框架,折叠后的两个轮芯处于同一轴心线上。进一步的,所述前转动轴筒内部套设有与所述电路控制盒电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沿所述前转动轴筒开口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上卡套有第一驱动套,所述第一驱动套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前转动轴筒上由顶端中部的位置到靠近底端端部的位置倾斜开有贯通内外壁的第一通槽;所述前转动轴筒上开有贯穿内外壁的两个第一定位销轴孔,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销轴孔设置于所述第一通槽两侧且以第一通槽为中心左右对称;所述第一连接柱穿过第一倾向通槽沿伸到所述前转动轴筒外部,与前转筒构成销、孔定位连接;所述前转动轴筒两端分别设有前转轴筒端盖。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车前车架包含有与所述前转动套筒转动套接的电动车的前叉架;所述前叉架弯折处的顶部设有一端与其卡接的转向杆;所述转向杆顶部连接有转向杆固定套筒,所述转向杆固定套通与所述电动车前车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杆固定套筒上连接有与所述电路控制盒电连接的可向下折叠的电动车把手;所述前叉架叉口端转动连接有电动车前轮,另一端通过前转筒与所述前转动套筒转动套接,所述前转筒上开有第一通孔;所述前转筒中部筒壁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定位连接;所述电动车前车架外侧配合连接有前箱体。进一步的,所述前叉架包含有叉口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底部与所述叉口部一端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叉口部转动连接端的顶部上设有贯穿到叉口部顶端内部的锁定销轴。进一步的,所述后转动轴筒内部套设有与所述电路控制盒电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沿所述后转动轴筒开口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上卡套有第二驱动套,所述第二驱动套上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后转动轴筒上由顶端中部的位置到底端靠近端部的位置倾斜开有贯通内外壁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通槽倾斜方向相反且开口方向相对;所述后转动轴筒上开有贯穿内外壁的两个第二定位销轴孔,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销轴孔设置于所述第二通槽两侧且以第二通槽为中心左右对称;所述第二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二通槽沿伸到所述后转动轴筒外部,与前转筒构成销、孔定位连接;所述后转动轴筒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箱体拖动轮。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车后车架顶部扣合连接有车座椅,所述车座椅一端通过弧形板与所述电动车后车架尾端转动连接,所述车座椅另一端设有锁扣;所述电动车后车架尾端设有凹槽,凹槽内沿车身长度方向内嵌有行李箱拉杆,所述凹槽开口处卡接有盖板;所述电动车后轮上连接有电动车后轮支架;所述电动车后轮支架远离所述电动车后轮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后转动轴筒转动套接的后转筒,所述后转筒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后转筒中部内壁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定位连接;所述电动车后车架外侧配合连接有后箱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套和第二驱动套内分别配合设有结构相同的锁定装置,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包括通过端部铰接的两个张紧叉;两个所述张紧叉铰接后截面呈弧形结构与所述第一驱动套或第二驱动套内壁弧度匹配;两个所述张紧叉铰接端连接有张紧弹簧;所述张紧叉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外侧连接有贯穿所述第一驱动套或第二驱动套的定位销轴,所述定位销轴与所述第一定位销轴孔和第二定位销轴孔均匹配;两个所述张紧叉之间有拉紧钢丝,将两个所述张紧叉连接;所述拉紧钢丝上另一端连接有解锁旋钮,通过解锁旋钮拉紧、松开钢丝,实现对两个所述张紧叉的张开和收拢。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车前车架和电动车后车架一侧内壁分别设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定位块,每个所述定位块另一端均开有定位孔,每个所述定位孔靠近开口处设有同时贯穿所述定位块侧面阙口;前后两个所述定位块上的阙口相对设置;所述前叉架和所述电动车后轮支架上分别连接有与所述定位孔插合匹配的定位销。一种箱式折叠电动车的折叠方法,所述折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车座椅锁扣打开,车座椅在弹簧拉动下,移动到后车箱体尾部,与后弧形盖板一起掀起,此时,车座椅后部与后箱体尾部以铰链结合。S2、解锁转向杆与电动车前叉架的锁定,同时锁定销轴锁定前叉架的叉口转动部分,保持前轮与电动车处在同一直线上,防止电动车前轮左右摆动,然后将车把手向下折叠;S3、通过解锁旋钮解锁电动车前、后转筒的定位锁定,连通第二驱动电机电源,第二驱动电机提供动力带动后转筒转动,从而带动电动车后轮支架逆时针转动,电动车后车架通过设有定位块与电动车后轮支架上设有的定位销插合连接,电动车后车架跟着同步转动,在第二斜向通槽的引导下,后转筒在转动的过程中沿着后转动轴筒的轴线方向发生移动,待电动车后车架转动至与箱底板垂直时,定位销与定位孔脱离,电动车后轮继续转动至箱底板顶部此时电动车后轮处于靠近箱底板上部一侧的位置;S4、连通第一驱动电机电源,第一驱动电机提供动力带动前转筒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电动车前叉架顺时针转动,电动车前车架通过设有定位块与电动车前叉架上设有的定位销插合连接,电动车前车架跟着同步转动,在前转动轴筒上的第一斜向通槽的引导下,电动车前叉架边转动边沿着前转动轴筒朝电动车后轮移动方向相反的一端移动,待电动车前车架转动至与箱底板垂直时,定位销与定位孔脱离,电动车前轮继续转动至箱底板上部且电动车前轮处于箱底板顶部靠近电动车后轮相对一侧的位置,此时电动车前轮与电动车后轮基本处于同一轴心线上;S5、通过解锁旋钮控制锁定装置将折叠好的前转筒和后转筒锁定;S6、通过车座椅将前车架与后车架一起扣紧,此时电动车的所有结构均折叠进箱体内,打开盖板,拉出拉杆,通过行李箱拖动轮即可将折叠电动车拖拉行走。进一步的,所述折叠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11、收起拉杆,扣紧盖板,解开车座椅的锁定,将车座椅掀起;S12、连通第一驱动电机电源,第一驱动电机提供动力带动电动车前叉架逆时针转动,在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式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底板(1),所述箱底板内部设有电池仓和与所述电池仓电连接的电路控制盒;所述箱底板(1)一端沿宽度方向一体连接有前转动轴筒(3),所述前转动轴筒(3)上转动连接有可折叠的电动车前车架(5)和电动车前轮(51);所述箱底板(1)另一端沿宽度方向一体连接有后转动轴筒(4),所述后转动轴筒(4)上转动连接有可折叠的电动车后车架(6)和电动车后轮(61);所述电动车前车架(5)和电动车前轮(51)与所述电动车后车架(6)和所述电动车后轮(61)相对折叠,折叠后的前车架和后车架形成箱体框架,折叠后的两个轮芯处于同一轴心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底板(1),所述箱底板内部设有电池仓和与所述电池仓电连接的电路控制盒;所述箱底板(1)一端沿宽度方向一体连接有前转动轴筒(3),所述前转动轴筒(3)上转动连接有可折叠的电动车前车架(5)和电动车前轮(51);所述箱底板(1)另一端沿宽度方向一体连接有后转动轴筒(4),所述后转动轴筒(4)上转动连接有可折叠的电动车后车架(6)和电动车后轮(61);所述电动车前车架(5)和电动车前轮(51)与所述电动车后车架(6)和所述电动车后轮(61)相对折叠,折叠后的前车架和后车架形成箱体框架,折叠后的两个轮芯处于同一轴心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动轴筒(3)内部套设有与所述电路控制盒电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3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输出端沿所述前转动轴筒(3)开口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轴(32);所述第一驱动轴(32)上卡套有第一驱动套(33),所述第一驱动套(33)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柱(34);所述前转动轴筒(3)上由顶端中部的位置到靠近底端端部的位置倾斜开有贯通内外壁的第一通槽(36);所述前转动轴筒(3)上开有贯穿内外壁的两个第一定位销轴孔(37),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销轴孔(37)设置于所述第一通槽(37)两侧且以第一通槽(37)为中心左右对称;所述第一连接柱(34)穿过第一倾槽(36)沿伸到所述前转动轴筒(3)外部,并与前转筒(56)构成销、孔定位连接;所述前转动轴筒(3)两端分别设有前转轴筒端盖(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箱式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前车架(5)包含有与所述前转动轴筒(3)转动套接的电动车的前叉架(52);所述前叉架(52)弯折处的顶部设有一端与其卡接的转向杆(53);所述转向杆(53)顶部连接有转向杆固定套筒(54),所述转向杆固定套通(54)与所述电动车前车架(5)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杆固定套筒(54)上连接有与所述电路控制盒电连接的可向下折叠的电动车把手(55);所述前叉架(52)叉口端转动连接有电动车前轮(51),另一端通过前转筒(56)与所述前转动轴筒(3)转动套接,所述前转筒(56)上开有第一通孔(57);所述前转筒(56)中部内壁与所述第一连接柱(34)定位连接;所述电动车前车架(5)外侧配合连接有前箱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箱式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架(52)包含有叉口部(522)和连接部(523);所述连接部(523)一端底部与所述叉口部(522)一端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523)与所述叉口部(522)转动连接端的顶部上设有贯穿到叉口部(522)顶端内部的锁定销轴(5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箱式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转动轴筒(4)内部套设有与所述电路控制盒电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4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1)输出端沿所述后转动轴筒(4)开口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轴(42);所述第二驱动轴(42)上卡套有第二驱动套(43),所述第二驱动套(43)上连接有第二连接柱(44);所述后转动轴筒(4)上由顶端中部的位置到底端靠近端部的位置倾斜开有贯通内外壁的第二通槽(46),所述第二通槽(46)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通槽(36)倾斜方向相反且开口方向相对;所述后转动轴筒(4)上开有贯穿内外壁的两个第二定位销轴孔(47),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销轴孔(47)设置于所述第二通槽(46)两侧且以第二通槽(46)为中心左右对称;所述第二连接柱(44)穿过所述第二通槽(46)沿伸到所述后转动轴筒(4)外部,并与后转筒(65)构成销、孔定位连接;所述后转动轴筒(4)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箱体拖动轮(4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箱式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后车架(6)顶部扣合连接有车座椅(62),所述车座椅(62)一端通过弧形板(67)与所述电动车后车架(6)尾端转动连接,所述车座椅(62)另一端设有锁扣;所述电动车后车架(6)尾端设有凹槽,凹槽内沿车身长度方向内嵌有行李箱拉杆(63),所述凹槽开口处卡接有盖板(68);所述电动车后轮(61)上连接有电动车后轮支架(64);所述电动车后轮支架(64)远离所述电动车后轮(61)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后转动轴筒(4)转动套接的后转筒(65),所述后转筒(65)上设有第二通孔(69);所述后转筒(65)中部筒壁与所述第二连接柱(44)定位连接;所述电动车后车架(6)外侧配合连接有后箱体。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因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