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金属结构材料熔焊接头残余应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结构材料连接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金属结构材料熔焊接头残余应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船舶、压力容器等众多工业领域,均会涉及金属结构材料连接技术。在焊接时,焊缝区局部加热膨胀,受到离焊缝较远部分的约束不能自由伸长,使焊缝区受压产生塑性变形;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焊缝区收缩,又受到离焊缝区较远部分的约束不能自由缩短,因而焊后产生残余拉应力。残余拉应力的存在不仅会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还会对构件的精度和尺寸稳定性造成明显影响,同时,残余拉应力也是引起应力腐蚀开裂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或消除残余应力。目前降低或消除焊后残余应力主要用到以下方法:(1)锤击法:利用钢锤锤击工件残余应力集中的部位,使工件表面受到锤击的压应力而发生局部塑性变形,从而减小残余应力峰值,改善和均衡工件残余应力分布。但是该方法操作时打击力度的控制比较难,力度过大容易造成加工硬化和焊缝开裂。(2)热处理法:通过对焊件整体或局部进行加热来降低应力,降低效果主要取决于加热温度、保温时间、焊件成分和组织、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金属结构材料熔焊接头残余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对焊缝表面预处理:首先用砂纸打磨金属材料的焊缝及待处理区域,用以去除杂质;然后用丙酮或酒精去除金属材料的焊缝及待处理区域的油污;步骤二:将金属粒子装入送粉器,所述金属粒子尺寸在10‑100μm之间;步骤三:接通高压气源,通入的加速气体压力为1.5‑3.5MPa,将加速气体通过高压气源一部分通入所述送粉器,用于推动所述金属粒子,使其速度达到400‑1000m/s,形成高速粒子流;另一部分通入气体加热器,将气体温度加热到200‑600℃;步骤四:通过机械手臂或机械装置将金属材料进行装夹,然后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金属结构材料熔焊接头残余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对焊缝表面预处理:首先用砂纸打磨金属材料的焊缝及待处理区域,用以去除杂质;然后用丙酮或酒精去除金属材料的焊缝及待处理区域的油污;步骤二:将金属粒子装入送粉器,所述金属粒子尺寸在10-100μm之间;步骤三:接通高压气源,通入的加速气体压力为1.5-3.5MPa,将加速气体通过高压气源一部分通入所述送粉器,用于推动所述金属粒子,使其速度达到400-1000m/s,形成高速粒子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亚,邹阳帆,李娜,杨夏炜,徐雅欣,马铁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