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送料张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8921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金属送料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前机台、后机台、设于前机台与后机台之间的框架、平行枢接于框架上方的两条传动辊、固定于框架上方的电动机以及设于框架下方且用于控制电动机的感应器;所述前机台与后机台靠近所述框架的一侧均设有一对弧形架,靠近每个弧形架的位置上设有多段首尾铰接的链片,两侧链片的对应转动关节之间枢接有缓冲辊,所述缓冲辊的两个末端位于相应弧形架的上方,所述链片位于所述支撑架架体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主动控制送料张力,使带材前后输送速度更趋于合理,缓冲辊能够适应带材下垂和水平输送的姿态,避免其悬空而产生明显折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送料张力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实现带材前后输送速度更合理的金属送料张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从带状加工成板状需要分切成小片,包括纵切和横切等步骤。金属在每一步机加工时都需要控制张力,使其在机台上保持绷紧,而在机台之间一般设有缓冲坑,令因为操作不同步而带来的带材松弛可以下垂储备。但若下垂距离太长,那么带材可能落到坑底而产生刮擦伤,毁坏产品,因此通常是由工人手动控制前后输送速度,操作较为费事。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金属加工辅助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实现带材前后输送速度更合理的金属送料张力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金属送料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前机台、后机台、设于所述前机台与后机台之间的框架、平行枢接于所述框架上方的两条传动辊、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方的电动机以及设于所述框架下方且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机的感应器;所述电动机具有垂直于所述传动辊方向的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有两个凸轮,两个传动辊上分别设有与两个凸轮啮合的齿轮;每个传动辊两端均设有链盘,四个所述链盘上各绕有一根链条,四根链条各有一端连接于一支撑架,另一端连接于一配重板;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位于中部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内等距平行枢接有若干支撑辊;所述前机台与后机台靠近所述框架的一侧均设有一对弧形架,靠近每个弧形架的位置上设有多段首尾铰接的链片,两侧链片的对应转动关节之间枢接有缓冲辊,所述缓冲辊的两个末端位于相应弧形架的上方,所述链片位于所述支撑架架体的上方。具体的,所述框架包括四根支柱,所述支撑架两侧共设有四个抵持于所述支柱上的导向轮。进一步的,所述支柱侧方开设有收纳所述导向轮的导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能够自动控制送料张力,使带材前后输送速度更趋于合理;2、支撑辊能避免带材移动中的划伤问题;3、电动机的传动结构使支撑架的四角同步升降,保证了带材升降的平稳性;4、缓冲辊能够适应带材下垂和水平输送的姿态,避免其悬空而产生明显折痕;5、支柱与导向轮的配合能避免支撑架在升降过程中左右晃动带来的刮伤带材风险;6、支柱上的导槽能够避免支撑架在升降过程中前后晃动带来的刮伤带材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金属送料张力控制装置一种状态下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金属送料张力控制装置另一种状态下的主视图;图3为框架上部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支柱位置的剖视图。图中数字表示:1a-前机台,1b-后机台,11-弧形架,12-链片,13-缓冲辊;2-框架,21-支柱,211-导槽;3a-第一传动辊,3b-第二传动辊,31-链盘,32-齿轮;4-链条;5-支撑架,51-支撑台,52-支撑辊,53-导向轮;6-配重板;7-电动机,71-主轴,72-凸轮;8-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金属送料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前机台1a、后机台1b、设于前机台1a与后机台1b之间的框架2、平行枢接于框架2上方的两条传动辊(第一传动辊3a、第二传动辊3b)、固定于框架2上方的电动机7以及设于框架2下方且用于控制电动机7的感应器8;电动机7具有垂直于传动辊方向的主轴71,主轴71上固定有两个凸轮72,第一传动辊3a和第二传动辊3b上分别设有与两个与凸轮72啮合的齿轮32;每个传动辊两端均设有链盘31,四个链盘31上各绕有一根链条4,四根链条4各有一端连接于一支撑架5,另一端连接于一配重板6;支撑架5上设有位于中部的支撑台51,支撑台51内等距平行枢接有若干支撑辊52。工作开始前,当带材从前机台1a和后机台1b之间通过时,带材不是自然下垂,而是被托载于支撑台51上,支撑辊52能避免带材移动中的划伤问题。配重板6略重于支撑台51,这样支撑台51被拉起而初始与前机台1a和后机台1b的台面平齐。当带材的质量作用于支撑台51上而导致对链条4一端的作用力大于配重板6一侧时,支撑台51下降,配重板6上升;当支撑台51高度下降到被感应器8探知时,电动机7启动,同时让后机台1b处的带材牵引加速,这样储存在前机台1a与后机台1b之间的带材长度就被释放,这样就能主自动控制送料张力,使带材前后输送速度更趋于合理。电动机7的传动结构使支撑架5的四角同步升降,保证了带材升降的平稳性。如图1和图2所示,前机台1a与后机台1b靠近框架2的一侧均设有一对弧形架11,靠近每个弧形架11的位置上设有多段首尾铰接的链片12,两侧链片12的对应转动关节之间枢接有缓冲辊13,缓冲辊13的两个末端位于相应弧形架11的上方,链片12位于支撑架5的上方。带材离开前机台1a和后机台1b的位置会受自重而下垂,多个缓冲辊13自然下垂时会跟随弧形架11的形态而形成弧形布置,所以带材下垂的部分受到多个缓冲辊13的支撑而平缓下垂,避免带材因悬空而产生明显折痕;而当支撑架5上升的时候会托起链片12,连接于链片12上的缓冲辊13也会离开弧形架11而被托起到与前机台1a和后机台1b台面平齐,这样缓冲辊13、支撑辊52、前机台1a台面和后机台1b台面均平齐,这样带材就能水平输送。综上,缓冲辊能够适应带材下垂和水平输送的姿态,避免其悬空而产生明显折痕。如图4所示,框架2包括四根支柱21,支撑架5两侧共设有四个抵持于支柱21上的导向轮53,支柱21侧方开设有收纳导向轮53的导槽211。由于导向轮53都抵持于支柱21上,因此支撑架5的两侧受到限制,这样支撑架5在吊拉升降过程中无法左右晃动。支柱21上的导槽211会限制导向轮53前后方位,因此支撑架5在升降过程中也无法前后晃动。以上均避免了支撑架5晃动中给带材造成刮伤的风险。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送料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前机台、后机台、设于所述前机台与后机台之间的框架、平行枢接于所述框架上方的两条传动辊、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方的电动机以及设于所述框架下方且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机的感应器;所述电动机具有垂直于所述传动辊方向的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有两个凸轮,两个传动辊上分别设有与两个凸轮啮合的齿轮;每个传动辊两端均设有链盘,四个所述链盘上各绕有一根链条,四根链条各有一端连接于一支撑架,另一端连接于一配重板;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位于中部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内等距平行枢接有若干支撑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台与后机台靠近所述框架的一侧均设有一对弧形架,靠近每个弧形架的位置上设有多段首尾铰接的链片,两侧链片的对应转动关节之间枢接有缓冲辊,所述缓冲辊的两个末端位于相应弧形架的上方,所述链片位于所述支撑架架体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送料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前机台、后机台、设于所述前机台与后机台之间的框架、平行枢接于所述框架上方的两条传动辊、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方的电动机以及设于所述框架下方且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机的感应器;所述电动机具有垂直于所述传动辊方向的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有两个凸轮,两个传动辊上分别设有与两个凸轮啮合的齿轮;每个传动辊两端均设有链盘,四个所述链盘上各绕有一根链条,四根链条各有一端连接于一支撑架,另一端连接于一配重板;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位于中部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内等距平行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益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胜禹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