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呼吸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室内呼吸系统。
技术介绍
地下室一般由顶板、底板、侧墙、楼梯、门窗、采光井等组成。地下室的顶板采用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楼板,板的厚度按首层使用荷载计算,防空地下室则应按相应的防护等级的荷载计算。在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的底板不仅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垂直荷载,还承受地下水的浮力,因此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渗透能力和抗浮力的能力。地下室的外墙不仅承受上部的垂直荷载,还要承受土、地下水及土壤冻结产生的侧压力,因此地下室墙的厚度应按计算确定。地下室的门窗与地上部分相同。当地下室的窗台低于室外地面时,为了保证采光和通风,应设采光井。采光井由侧墙、底板、遮雨设施或铁箅子组成,一般每个窗户设一个,当窗户的距离很近时,也可将采光井连在一起。而目前地下室一般用于存放物品,所以需要保证氧气含量较低,特别是对酒的存放,但是如果氧气含量较低,就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现有的新风系统,不适用于地下室环境,无法对地下室内空气含氧量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呼吸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检测模块以及执行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有预设的环境模型,所述环境模型包括基准湿度值、基准温度值、基准含氧量以及基准二氧化碳含量;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湿度检测单元、含氧量检测单元以及二氧化碳含量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地下室温度并输出一采样温度值,湿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地下室湿度并输出一采样湿度值,含氧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地下室含氧量并输出一采样含氧量,二氧化碳含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地下室二氧化碳含量并输出一采样二氧化碳含量;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新风子系统以及调节子系统;所述新风子系统包括呼吸板体、进风管、出风管、排风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检测模块以及执行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有预设的环境模型,所述环境模型包括基准湿度值、基准温度值、基准含氧量以及基准二氧化碳含量;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湿度检测单元、含氧量检测单元以及二氧化碳含量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地下室温度并输出一采样温度值,湿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地下室湿度并输出一采样湿度值,含氧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地下室含氧量并输出一采样含氧量,二氧化碳含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地下室二氧化碳含量并输出一采样二氧化碳含量;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新风子系统以及调节子系统;所述新风子系统包括呼吸板体、进风管、出风管、排风泵、补偿泵以及补偿管,所述呼吸板体敷设于地下室地面,所述呼吸板体由下至上包括基层、防水层、复合层以及新风结构,所述基层敷设于地面;所述防水层设置于基层上方;所述复合层包括有粘接件、导热件以及隔热件,所述导热件设置为导热硅胶,所述粘接件设置为水泥黏胶剂,所述隔热件设置为气凝胶毡,所述导热件和所述隔热件通过所述粘接件间隔设置;所述新风结构具有面向所述复合层的开口,所述新风结构通过粘接层与所述复合层固定,所述新风结构内部中空设置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连接出风管,所述新风结构之间设置有进风间隙,所述新风结构上设置有面向所述进风间隙的若干进风孔,所述进风间隙的下方为所述隔热件,所述进风通道的下方为所述导热件,所述新风结构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进风管通过排风泵连接于所述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所述地下室外界连通;所述补偿管一端通过补偿泵连接于所述调节子系统,所述补偿管的另一端于地下室顶部形成一补偿进风口;所述调节子系统包括氧气进风控制器、二氧化碳进风控制器、温度进风控制器、湿度进风控制器以及混合室;所述控制模块设置有换气策略,所述换气策略包括执行第一预设次数的呼吸子策略,每一呼吸子策略之间间隔第一预设时间;所述呼吸子策略包括参数获取步骤、模型比对步骤、参数输出步骤以及执行步骤;所述参数获取步骤包括获取采样湿度值、采样温度值、采样含氧量以及采样二氧化碳含量,并建立参数模型;模型比对步骤包括将参数模型与环境模型进行比对,计算得到氧气补偿量、二氧化碳补偿量、湿度补偿量、温度补偿量、排气量;参数输出步骤包括将排气量输入到新风子系统,将氧气补偿量输入到氧气进风控制器、将二氧化碳补偿量输入到二氧化碳进风控制器、湿度补偿量输入到湿度进风控制器、将温度补偿量输入到温度进风控制器;所述氧气进风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