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雪花专利>正文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868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品安全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取样装置安装在食品生产线上,取样装置对食品进行取样;S2,取样装置将S1中取得的食物样本送入检测机构中;S3,接着检测人员在检测机构中对食物样本进行检测;S4,S3中检测完成后,实验人员根据检测现象记录检测结果。本方法主要用于食品生产线中对食物的在线检测,本方法通过采用取样装置能够根据生产随时随地进行取样检测,具有检测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安全
,具体的说是一种食品安全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食品安全检测是按照国家指标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一些有害有毒的指标的检测,比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入和运用化工单元操作,并发展形成食品工程单元操作,从而促进食品工业向大规模、连续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存在生产线上都是采用人工取样,导致样品提取不便、取样不平均、针对大批量生产时多次取样过于繁琐以及检测安全性较低。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本方法通过采用取样装置能够根据生产随时随地进行取样检测;取样时通过传统机构和提取机构实现取样,并将样品送入检测壳体中进行检测,实现了完全自动化取样,不需要人工取样,更加的方便安全;取样过程中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取样,所有样品高度精确,高度平均,确保样品检测的准确性;样品检测时使用者通过观察窗和伸入套在检测壳体的内部进行操作,更加的安全,能够防止样品被外界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本方法主要用于食品生产线中对食物的在线检测,本方法通过采用取样装置能够根据生产随时随地进行取样检测,具有检测效率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品安全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取样装置安装在食品生产线上,取样装置对食品进行取样;S2,取样装置将S1中取得的食物样本送入检测机构中;S3,接着检测人员在检测机构中对食物样本进行检测;S4,S3中检测完成后,实验人员根据检测现象记录检测结果;上述方法中采用的取样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固定支撑板、传动机构、提取机构及控制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支撑挡板、第一电机、传送带及辊筒,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撑挡板上,所述第一电机上位于所述支撑挡板之间套接有所述辊筒,所述辊筒上套接有所述传送带;所述固定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的所述支撑挡板的外侧壁上;所述固定支撑板上设有所述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丝杆及移动块,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撑板上,所述丝杆套接于所述第二电机上,所述移动块套接于所述丝杆上,且所述移动块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撑板上的第一滑槽内;所述移动块的底部连接有所述提取机构,所述提取机构包括液压缸、提取壳体、固定抵板、针头、推杆及活塞,所述液压杆安装连接于所述移动块的底部,所述液压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推杆,所述推杆贯入所述提取壳体连接于所述活塞,且所述活塞滑动连接于所述提取壳体的内腔中,所述提取壳体卡合连接于所述固定抵板上,且所述固定抵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挡板的内侧壁上,所述提取壳体的末端连接有所述针头;所述提取壳体和所述固定抵板上设有所述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磁石、电磁铁、第二磁石、第三磁石、第一铜片、铜连带及第二铜片,所述第二磁石设于所述活塞的顶端外侧壁上,所述第三磁石设于所述提取壳体上的第二滑槽内的靠近所述第二磁石的一侧,所述第三磁石上背离所述第二磁石的一侧连接有所述第一铜片,所述第一铜片滑动接触连接于设于所述提取壳体一侧所述铜连带;所述铜连带接触连接于设于所述固定抵板上的所述第二铜片,所述固定抵板上的凹槽的底端设有所述电磁铁,且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第二铜片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铁磁性连接于设于所述提取壳体的底端的所述第一磁石;所述支撑挡板背离所述固定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有所述检测壳体,且所述检测壳体的顶端设有进样孔;所述检测壳体内设有所述检测机构。具体的,所述固定支撑板呈“L”形结构,实现能够在固定的同时,实现利用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提取机构横移,且所述移动块和所述第一滑槽的截面呈大小相同的倒“凸”形结构,实现对所述移动块进行有效的限位,实现所述移动块在所述固定支撑板上发生横移而不产生转动。具体的,所述固定抵板上的凹槽的截面为和所述提取壳体的底端截面以及所述检测壳体上的进样孔的截面呈大小相等的“凸”形结构,实现所述提取壳体能够有效的插入所述固定抵板和所述检测壳体内,并形成抵触作用,实现所述液压缸继续下压之后,能够带动所述活塞上下滑动,且所述针头与所述提取壳体的末端之间螺纹连接,且所述针头的顶端半径与所述提取壳体的底端半径相等,实现能够有效带动所述针头贯穿所述固定抵板。具体的,所述铜连带的的长度小于所述提取壳体的内腔高度,实现所述液压缸带动所述活塞上升之后,能够解除所述第三铜片与所述铜连带之间的连接,从而关闭电磁铁,接触吸附,使所述提取壳体能够利用所述液压缸带动上升。具体的,所述第一磁石、所述电磁铁、所述第二磁石、所述第三磁石及所述铜连带至少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磁石、所述电磁铁、所述第二磁石、所述第三磁石及所述铜连带对称设于所述提取壳体的两侧,增加吸附的稳定性。具体的,所述固定抵板的顶面和所述检测壳体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提取机构和所述检测壳体上的所述进样孔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提取机构和所述检测壳体上的进样孔一一对称设置,实现在提取之后,便于通过PLC控制所述提取壳体进入所述检测壳体上的进样孔内。具体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透明窗、伸入套及收集盒,所述透明窗设于所述检测壳体的内腔侧壁,所述检测壳体上位于所述透明窗的底部设有所述伸入套,所述检测壳体上位于所述进样孔的底端设有所述收集盒,方便检测人员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的安全性,防止检测壳体的内腔中的样品被外界污染而影响检测结果。具体的,所述检测壳体的侧视图为顶端呈矩形、底端呈直角梯形的多边形结构,且所述透明窗设于所述检测壳体上背离所述支撑挡板的一侧的斜边上,所述伸入套设有两个,且所述伸入套的直径大于所述收集盒的宽度,使检测人员使用时更加舒适方便的同时,能够方便所述收集盒的取出更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方法通过采用取样装置能够根据生产随时随地进行取样检测;取样时通过传统机构和提取机构实现取样,并将样品送入检测壳体中进行检测,实现了完全自动化取样,不需要人工取样,更加的方便安全;取样过程中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取样,所有样品高度精确,高度平均,确保样品检测的准确性;样品检测时使用者通过观察窗和伸入套在检测壳体的内部进行操作,更加的安全,能够防止样品被外界污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方法采用的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支撑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传送机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检测壳体和检测机构侧面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传送机构,11、支撑挡板,12、第一电机,13、传送带,14、辊筒,2、固定支撑板,2a、第一滑槽,3、检测壳体,3a、进样孔,4、检测机构,41、透明窗,42、伸入套,43、收集盒,5、传动机构,51、第二电机,52、丝杆,53、移动块,6、提取机构,61、液压缸,62、提取壳体,62a、第二滑槽,63、固定抵板,64、针头,65、推杆,66、活塞,7、控制机构,71、第一磁石,72、电磁铁,73、第二磁石,74、第三磁石,75、第一铜片,76、铜连带,77、第二铜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取样装置安装在食品生产线上,取样装置对食品进行取样;S2,取样装置将S1中取得的食物样本送入检测机构(4)中;S3,接着检测人员在检测机构(4)中对食物样本进行检测;S4,S3中检测完成后,实验人员根据检测现象记录检测结果;上述方法中采用的取样装置包括传送机构(1)、固定支撑板(2)、传动机构(5)、提取机构(6)及控制机构(7),所述传送机构(1)包括支撑挡板(11)、第一电机(12)、传送带(13)及辊筒(14),所述第一电机(12)安装于所述支撑挡板(11)上,所述第一电机(12)上位于所述支撑挡板(11)之间套接有所述辊筒(14),所述辊筒(14)上套接有所述传送带(13);所述固定支撑板(2)固定连接于所述传送带(13)的一侧的所述支撑挡板(11)的外侧壁上;其中,所述固定支撑板(2)上设有所述传动机构(5),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1)、丝杆(52)及移动块(53),所述第二电机(51)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撑板(2)上,所述丝杆(52)套接于所述第二电机(51)上,所述移动块(53)套接于所述丝杆(52)上,且所述移动块(53)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撑板(2)上的第一滑槽(2a)内;所述移动块(53)的底部连接有所述提取机构(6),所述提取机构(6)包括液压缸(61)、提取壳体(62)、固定抵板(63)、针头(64)、推杆(65)及活塞(66),所述液压杆安装连接于所述移动块(53)的底部,所述液压缸(6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推杆(65),所述推杆(65)贯入所述提取壳体(62)连接于所述活塞(66),且所述活塞(66)滑动连接于所述提取壳体(62)的内腔中,所述提取壳体(62)卡合连接于所述固定抵板(63)上,且所述固定抵板(63)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挡板(11)的内侧壁上,所述提取壳体(62)的末端连接有所述针头(64);所述提取壳体(62)和所述固定抵板(63)上设有所述控制机构(7);所述控制机构(7)包括第一磁石(71)、电磁铁(72)、第二磁石(73)、第三磁石(74)、第一铜片(75)、铜连带(76)及第二铜片(77),所述第二磁石(73)设于所述活塞(66)的顶端外侧壁上,所述第三磁石(74)设于所述提取壳体(62)上的第二滑槽(62a)内的靠近所述第二磁石(73)的一侧,所述第三磁石(74)上背离所述第二磁石(73)的一侧连接有所述第一铜片(75),所述第一铜片(75)滑动接触连接于设于所述提取壳体(62)一侧所述铜连带(76);所述铜连带(76)接触连接于设于所述固定抵板(63)上的所述第二铜片(77),所述固定抵板(63)上的凹槽的底端设有所述电磁铁(72),且所述电磁铁(72)与所述第二铜片(77)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铁(72)磁性连接于设于所述提取壳体(62)的底端的所述第一磁石(71);所述支撑挡板(11)背离所述固定支撑板(2)的一侧连接有所述检测壳体(3),且所述检测壳体(3)的顶端设有进样孔(3a);所述检测壳体(3)内设有所述检测机构(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取样装置安装在食品生产线上,取样装置对食品进行取样;S2,取样装置将S1中取得的食物样本送入检测机构(4)中;S3,接着检测人员在检测机构(4)中对食物样本进行检测;S4,S3中检测完成后,实验人员根据检测现象记录检测结果;上述方法中采用的取样装置包括传送机构(1)、固定支撑板(2)、传动机构(5)、提取机构(6)及控制机构(7),所述传送机构(1)包括支撑挡板(11)、第一电机(12)、传送带(13)及辊筒(14),所述第一电机(12)安装于所述支撑挡板(11)上,所述第一电机(12)上位于所述支撑挡板(11)之间套接有所述辊筒(14),所述辊筒(14)上套接有所述传送带(13);所述固定支撑板(2)固定连接于所述传送带(13)的一侧的所述支撑挡板(11)的外侧壁上;其中,所述固定支撑板(2)上设有所述传动机构(5),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1)、丝杆(52)及移动块(53),所述第二电机(51)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撑板(2)上,所述丝杆(52)套接于所述第二电机(51)上,所述移动块(53)套接于所述丝杆(52)上,且所述移动块(53)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撑板(2)上的第一滑槽(2a)内;所述移动块(53)的底部连接有所述提取机构(6),所述提取机构(6)包括液压缸(61)、提取壳体(62)、固定抵板(63)、针头(64)、推杆(65)及活塞(66),所述液压杆安装连接于所述移动块(53)的底部,所述液压缸(6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推杆(65),所述推杆(65)贯入所述提取壳体(62)连接于所述活塞(66),且所述活塞(66)滑动连接于所述提取壳体(62)的内腔中,所述提取壳体(62)卡合连接于所述固定抵板(63)上,且所述固定抵板(63)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挡板(11)的内侧壁上,所述提取壳体(62)的末端连接有所述针头(64);所述提取壳体(62)和所述固定抵板(63)上设有所述控制机构(7);所述控制机构(7)包括第一磁石(71)、电磁铁(72)、第二磁石(73)、第三磁石(74)、第一铜片(75)、铜连带(76)及第二铜片(77),所述第二磁石(73)设于所述活塞(66)的顶端外侧壁上,所述第三磁石(74)设于所述提取壳体(62)上的第二滑槽(62a)内的靠近所述第二磁石(73)的一侧,所述第三磁石(74)上背离所述第二磁石(73)的一侧连接有所述第一铜片(75),所述第一铜片(75)滑动接触连接于设于所述提取壳体(62)一侧所述铜连带(76);所述铜连带(76)接触连接于设于所述固定抵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雪花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樊雪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