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油孔防堵塞型的转子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856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油孔防堵塞型的转子轴,包括轴体、叶轮和注油孔,所述轴体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叶轮,所述叶轮的一端中央设有开孔,所述轴体的一端导入开孔内与所述叶轮形成固定,所述叶轮一端设有加固套,所述加固套呈环形状,所述加固套套设在所述轴体的外侧,所述加固套上开设有若干所述注油孔,所述注油孔贯穿所述加固套且下端开口与所述轴体的外表面接触,所述注油孔的中央设有一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的下端连接有一渗油网罩,所述渗油网罩设于所述注油孔的下端与所述轴体的连接处,所述渗油网罩的侧端面与所述注油孔的内壁接触。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注油孔内部堵塞时通过提拉杆带动渗油网罩将堵塞物带出注油孔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油孔防堵塞型的转子轴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油孔防堵塞型的转子轴。
技术介绍
转子轴及本体指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承受原动机传来的转矩和发电机出口突然短路的巨大电磁转矩,并有良好的导磁性能的锻件,为发电机主磁极的承载体。转子轴也被用来作为船舶压缩机的配件,配合叶轮进行使用,转子轴的注油孔在长时间使用后内部可能发生堵塞情况,影响对转子轴的润滑效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注油孔防堵塞型的转子轴来避免发生此类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油孔防堵塞型的转子轴,能够在注油孔内部堵塞时通过提拉杆带动渗油网罩将堵塞物带出注油孔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注油孔防堵塞型的转子轴,包括轴体、叶轮和注油孔,所述轴体呈圆柱体状,所述轴体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叶轮,所述叶轮的一端中央设有开孔,所述轴体的一端导入开孔内与所述叶轮内螺纹连接形成固定,所述叶轮的一端设有加固套,所述加固套与所述叶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加固套呈环形状,所述加固套套设在所述轴体的外侧,所述加固套上开设有若干所述注油孔,若干所述注油孔沿所述加固套的径向开设,所述注油孔贯穿所述加固套且下端开口与所述轴体的外表面接触,所述注油孔的中央竖直设有一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的下端垂直连接有一渗油网罩,所述渗油网罩设于所述注油孔的下端与所述轴体的连接处,所述渗油网罩的侧端面与所述注油孔的内壁接触,所述注油孔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孔盖,所述提拉杆的上端导出孔盖中央上方。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注油孔至少为三个,若干所述注油孔绕所述加固套的轴心呈环形排列设置。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提拉杆固定在孔盖中央,孔盖嵌入设置在所述注油孔的上端开口处。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的外侧分布设有至少六块叶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不仅通过加固套对转子轴进行加固连接,提高其运行时的稳定性,并且在加固套内设置与转子轴连通的注油孔,并在注油孔内设置提拉杆,能够在注油孔内部堵塞时通过提拉杆带动渗油网罩将堵塞物带出注油孔外,从而解决堵塞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注油孔防堵塞型的转子轴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轴体;2、叶轮;3、注油孔;4、加固套;5、提拉杆;6、渗油网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注油孔防堵塞型的转子轴,包括轴体1、叶轮2和注油孔3,所述轴体1呈圆柱体状,所述轴体1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叶轮2,所述叶轮2的一端中央设有开孔,所述轴体1的一端导入开孔内与所述叶轮2内螺纹连接形成固定,所述叶轮2的一端设有加固套4,所述加固套4与所述叶轮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加固套4呈环形状,所述加固套4套设在所述轴体1的外侧,所述加固套4上开设有若干所述注油孔3,若干所述注油孔3沿所述加固套4的径向开设,所述注油孔3贯穿所述加固套4且下端开口与所述轴体1的外表面接触,所述注油孔3的中央竖直设有一提拉杆5,所述提拉杆5的下端垂直连接有一渗油网罩6,所述渗油网罩6设于所述注油孔3的下端与所述轴体1的连接处,所述渗油网罩6的侧端面与所述注油孔3的内壁接触,所述注油孔3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孔盖,所述提拉杆5的上端导出孔盖中央上方。另外,所述注油孔3至少为三个,若干所述注油孔3绕所述加固套4的轴心呈环形排列设置。另外,所述提拉杆5固定在孔盖中央,孔盖嵌入设置在所述注油孔3的上端开口处。另外,所述叶轮2的外侧分布设有至少六块叶片。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轴体1呈圆柱体状,轴体1的一端连接有叶轮2,叶轮2的外侧分布设有至少六块叶片,叶轮2的一端中央设有开孔,轴体1的一端导入开孔内与叶轮2内螺纹连接形成固定,便于拆卸和安装,叶轮2的一端设有加固套4,加固套4与叶轮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拆卸,加固套4呈环形状,加固套4套设在轴体1的外侧,对轴体1进行加固,加固套4上开设有若干注油孔3,注油孔3至少为三个,若干注油孔3绕加固套4的轴心呈环形排列设置,若干注油孔3沿加固套4的径向开设,注油孔3贯穿加固套4且下端开口与轴体1的外表面接触,通过注油孔3对轴体1进行润滑处理,注油孔3的中央竖直设有一提拉杆5,提拉杆5的下端垂直连接有一渗油网罩6,润滑液导入注油孔3内后透过渗油网罩6落入轴体1表面,渗油网罩6还能对注油孔3内落入的灰尘等杂物进行隔离,渗油网罩6设于注油孔3的下端与轴体1的连接处,渗油网罩6的侧端面与注油孔3的内壁接触,注油孔3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孔盖,提拉杆5的上端导出孔盖中央上方,提拉杆5固定在孔盖中央,在发生堵塞时能够通过提拉提拉杆5带动渗油网罩6将注油孔3内存在的堵塞物带出注油孔3外,孔盖嵌入设置在注油孔3的上端开口处。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油孔防堵塞型的转子轴,包括轴体、叶轮和注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呈圆柱体状,所述轴体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叶轮,所述叶轮的一端中央设有开孔,所述轴体的一端导入开孔内与所述叶轮内螺纹连接形成固定,所述叶轮的一端设有加固套,所述加固套与所述叶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加固套呈环形状,所述加固套套设在所述轴体的外侧,所述加固套上开设有若干所述注油孔,若干所述注油孔沿所述加固套的径向开设,所述注油孔贯穿所述加固套且下端开口与所述轴体的外表面接触,所述注油孔的中央竖直设有一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的下端垂直连接有一渗油网罩,所述渗油网罩设于所述注油孔的下端与所述轴体的连接处,所述渗油网罩的侧端面与所述注油孔的内壁接触,所述注油孔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孔盖,所述提拉杆的上端导出孔盖中央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油孔防堵塞型的转子轴,包括轴体、叶轮和注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呈圆柱体状,所述轴体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叶轮,所述叶轮的一端中央设有开孔,所述轴体的一端导入开孔内与所述叶轮内螺纹连接形成固定,所述叶轮的一端设有加固套,所述加固套与所述叶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加固套呈环形状,所述加固套套设在所述轴体的外侧,所述加固套上开设有若干所述注油孔,若干所述注油孔沿所述加固套的径向开设,所述注油孔贯穿所述加固套且下端开口与所述轴体的外表面接触,所述注油孔的中央竖直设有一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的下端垂直连接有一渗油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耀兴毛乔章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海星船舶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