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泵转子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86429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9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管泵转子轴,方便与轴相连的辊轮在径向方向上位置可以调节并使得软管的被挤压程度适,转子轴包括固定连接的主轴和转子座,辊轮支架臂与转子座之间构成沿径向位移的限位配合,转子座上至少有两个安装位用于连接辊轮支架臂且安装位沿圆周方向对称间隔布置。辊轮支架臂在转子座上可以沿径向方向位移并由锁紧部件实施锁紧实现固定,这样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调节辊轮支架臂的位置,也就是调节了辊轮与软管的配合位置,这样可以确保辊轮给予软管的力度,保证软管的正常工作。

Hose pump rotor shaft

The purpose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hose pump rotor shaft, roller conveniently connected to a shaft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position can be adjusted and the hose is squeezed degree, the rotor shaft comprises a fixed connection shaft and rotor, along the radial displacement limit fit between the roller support arm and a rotor. The rotor seat at least two installation position for connecting the roller support arm and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symmetrically spaced. A roller bracket arm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and displacement by locking the locking member to implement fixed on the rotor seat, so that you can in time of need, adjust roller support arm position is adjusted with the position of the roller and the tube, so that the roller with soft tube strength, guarantee the normal work of the ho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管泵转子轴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管泵,具体讲就是软管泵转子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软管泵广泛使用在化工等工业领域,其基本结构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软管,由主轴驱动转动的转子支架带动滚轮挤压软管来泵送介质,在工作过程中辊轮滚压软管程度即软管的变形量有特殊要求,这与泵送流量、软管材质密切相关,这就要求辊轮在径向方向上能够移位调整,确保软管的被挤压程度;另外,在使用前期、中期及后期,由于软管的弹性会发生变化,能否调节辊轮在径向位置以获得辊轮滚压软管的适当性,这是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管泵转子轴,方便与轴相连的辊轮在径向方向上位置可以调节并使得软管的被挤压程度适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软管泵转子轴,转子轴包括固定连接的主轴和转子座,辊轮支架臂与转子座之间构成沿径向位移的限位配合,转子座上至少有两个安装位用于连接辊轮支架臂且安装位沿圆周方向对称间隔布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辊轮支架臂在转子座上可以沿径向方向位移并由锁紧部件实施锁紧实现固定,这样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调节辊轮支架臂的位置,也就是调节了辊轮与软管的配合位置,这样可以确保辊轮给予软管的力度,保证软管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4、5为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4所示的软管泵转子中,软管泵转子轴包括固定连接的主轴10和转子座20,辊轮支架臂40与转子座20之间构成沿径向位移的限位配合,转子座20上至少有两个安装位用于连接辊轮支架臂40且安装位沿圆周方向对称间隔布置。主轴10和转子座20可以采取分体结构的形式独立加工再固连为一体,电机驱动主轴10转动,转子座20随之同步转动并带动其上连接的辊轮支架臂40及辊轮30转动,辊轮30转动时间歇式接触、辊压软管实现泵送介质的任务。由于辊轮支架臂40与转子座20之间构成沿径向位移的限位配合,所以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辊轮30沿转子径向实施位移调节,从而保证辊轮30辊压软管的力度,使软管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泵送效率,这样可以提高软管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径向移动配合的限位导向,有两种基本方案,就是转子座20可以选择设置为截面为槽型或选择为截面为方形。以下具体说明:实施例一转子座20由底板21及其两相对边设置的侧板22围成的槽型,所述的底板21与主轴10固连,所述的转子座20上的槽腔的槽长方向与主轴10的径向方向一致。该方案中选优槽型结构作为限位配合的导向约束,不仅结构简单,更有利装配操作。辊轮支架臂40的里段位于转子座20的槽型腔内且两者构成径向移动的配合,辊轮支架臂40与转子座20的底板21和/或侧板22之间设置连接螺栓50构成锁紧连接,辊轮支架臂40的外端位于转子座20的槽型腔的外端外部。当调节辊轮支架臂40处于适当的位置后由连接螺栓50锁紧固连,确保了辊轮30的位置稳定。为了与上述槽型结构的转子座20适配,所述的辊轮支架臂40为条板状,辊轮支架臂40的内侧板面与底板21的腔内板面贴合,辊轮支架臂40的两侧板面与转子座20的侧板22的腔内板面贴合,辊轮支架臂40的板面上开设条形孔41,该条形孔41的长度方向与径向一致,底板21的板面上开设连接孔211,条形孔41与连接孔211位置对应且供链接螺栓50连接。上述方案中,辊轮支架臂40与转子座20的槽底、槽壁均构成贴合配合即两者之间为三面接触式限位配合,留出径向方向的移动调节,保证了转子的动平衡的实现。作为优选方案,两辊轮支架臂40以主轴10为中心对称布置,辊轮支架臂40的外侧板面上设置凸块42,两辊轮支架臂40上的凸块42之间设置调节丝杆60。上述方案是以辊轮支架臂40上限位槽为直槽为前提的,这样既方便加工又方便调节,尤其是设置凸块42来布置丝杆60可以让丝杆60与连接螺栓50的栓头处在避让位置且可以实现辊轮支架臂40之间间距的无级调节,实现最佳的辊轮30辊压软管的力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安装位在周向方向以间隔180、120、90、72及60的夹角均匀布置2~6个。具体选择几个安装位要看介质的特性及泵送流量而定。主轴10的一端与转子座20固连、另一端呈悬伸状且该悬伸端与动力轴相连,主轴10的悬伸段位于所述的底板21上的与槽型区相背的一侧。这种结构方便转子轴的安装及辊轮支架臂40的安装与调节。为了方便观察调节是否满足位移量的要求,在转子座20上设置标尺或标记刻度23,优选的是在转子座20的侧板22位于槽口处的边沿上设置标尺23,凸块42上有标记刻度421,标尺23与标记刻度421临近对应布置。上述标尺23和标记刻度421的对应设置,还可以在软管泵装配时提供方便,即在将软管首先布置在泵壳内并将其管端加以固定,此时由于没有辊轮30的挤压,软管十分方便地就可以完成安装,无论是转子后安装还是先安装都将辊轮支架臂40首先调节到接近位置处,即辊轮30调节到安装初始位,在该安装初始位的辊轮30与软管无干涉或基本无干涉,待软管安装完毕后,再调节辊轮支架臂40在转子座20上的位置,并观察标尺23和标记刻度421的相应位置,即可方便地判断辊轮30是否到达设计位置。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转转子座20的构成形式,即所述的转子座20为沿主轴10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板条且板条的长度方向与主轴10的径向一致,转子座20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非圆等截面。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转子座20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呈方形。与上述转子座20的方形截面配合连接的辊轮支架臂40上可以设置卡槽或方管与转子座20构成沿径向方向位移的限位导向配合,两者之间也采用锁紧机构或部件实施锁紧固连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软管泵转子轴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管泵转子轴,其特征在于:转子轴包括固定连接的主轴(10)和转子座(20),辊轮支架臂(40)与转子座(20)之间构成沿径向位移的限位配合,转子座(20)上至少有两个安装位用于连接辊轮支架臂(40)且安装位沿圆周方向对称间隔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泵转子轴,其特征在于:转子轴包括固定连接的主轴(10)和转子座(20),辊轮支架臂(40)与转子座(20)之间构成沿径向位移的限位配合,转子座(20)上至少有两个安装位用于连接辊轮支架臂(40)且安装位沿圆周方向对称间隔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泵转子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座(20)由底板(21)及其两相对边设置的侧板(22)围成的槽型区域构成辊轮支架臂(40)的安装位,所述的底板(21)与主轴(10)固连,所述的转子座(20)上的槽腔的槽长方向与主轴(10)的径向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泵转子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座(20)为沿主轴(10)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板条且板条的长度方向与主轴(10)的径向一致,转子座(20)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非圆等截面。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华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