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管泵,具体讲就是大流量软管泵的软管座。
技术介绍
1、软管泵以其独特的方案广范应用于医疗及化工等行业,其基本结构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软管,由主轴驱动转动的转子支架带动辊轮即转子挤压软管来泵送介质。
2、名称为“软管泵”(文献号cn102317629a-以下简称文献1)作为医用设备,尽管其属于小流量泵送设备,由于软管泵的自身结构特性也存在着安装困难的问题,该文献1通过设置第一卡合部及支架保持导管的供给侧和排除侧的部分固定,以方便拆装。文献1的设计思路局限于先行对导管实施约束固定,然后将其装配于壳体与滚子之间。
3、现有技术中,大流量的软管泵则被化工、环境等工业行业所青睐。申请人在先的名称为“双转子软管泵”(cn107503919a-以下简称文献2),主轴的中段由轴承支撑在壳体上,主轴的两端其中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另一端连接双转子,由此可以显著泵送介质的能力。
4、名称为“一种多用型大流量的软管泵”(cn212360128u1-以下简称文献3),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与减速机2相连接,其中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管座,其特征在于:软管座(20)整体呈U形且其截面呈由槽底(22)、立置于槽底(22)两边的槽壁(21)构成的槽口内置的槽型,软管座(20)的中段为圆弧段(H),软管座(20)至少有两段顺延衔接构成,各分段相互展开或围合时各分段上的同侧槽壁(21)保持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座,其特征在于:构成软管座(20)的各段的衔接位位于圆弧段(H)的外部或端部或圆弧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座,其特征在于:软管座(20)包括软管座上段(20A)和软管座下段(20B),软管座上段(20A)和软管座下段(20B)的衔接位位于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座,其特征在于:软管座(20)整体呈u形且其截面呈由槽底(22)、立置于槽底(22)两边的槽壁(21)构成的槽口内置的槽型,软管座(20)的中段为圆弧段(h),软管座(20)至少有两段顺延衔接构成,各分段相互展开或围合时各分段上的同侧槽壁(21)保持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座,其特征在于:构成软管座(20)的各段的衔接位位于圆弧段(h)的外部或端部或圆弧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座,其特征在于:软管座(20)包括软管座上段(20a)和软管座下段(20b),软管座上段(20a)和软管座下段(20b)的衔接位位于半圆形的圆弧段(h)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软管座,其特征在于:构成软管座(20)的软管座上段(20a)和软管座下段(20b)的衔接位位于圆弧段(h)的中下段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座下段(20b)上的圆弧下段(h2)为圆弧段(h)的1/2~1/5,软管座上段(20a)上的圆弧上段(h1)的上端部有沿其切向延伸的上直槽段(20a1),软管座下段(20b)上的圆弧下段(h2)的下端部有沿其切向延伸的下直槽段(20b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软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座(20)的槽底(2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板包括位于槽底(22)边沿侧的侧筋板(221)及中部的中间筋板(22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管座,其特征在于:软管座(20)的上直槽段(20a1)、下直槽段(20b1)的端部有软管接头管(31)的固定座(32)、约束软管(30)管身的u形卡(33)。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软管座,其特征在于:构成软管座(20)的分段段的临近的衔接端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华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