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845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将阴极极片、阳极极片和隔离膜按照卷绕或叠片的方式组装,得到裸电芯;步骤二,在裸电芯的头部和尾部的相邻两层隔离膜之间滴上胶水,胶水固化后形成胶粒,多个胶粒将多层隔离膜相粘结;步骤三,对裸电芯实施封装、灌注电解液、浸润、化成工艺流程,得到成品锂电池。经上述方法制得的锂电池,在胶水的作用下,能够将多个隔离膜粘结固定到一起,以避免高温环境下隔离膜出现热收缩,进而提高了锂电池高温下的安全系数。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能够避免高温环境下隔离膜的收缩,提高锂电池的安全系数,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锂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工作电压高等优势成为不可或缺的化学电源。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子产品可能会遭遇高温滥用,而高温会引起锂电池隔离膜的收缩,导致阴阳极接触短路,使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急剧升高,甚至发生火灾和爆炸等不良后果,从而削弱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度。就现有技术而言,现阶段生产厂家一般通过如下方式来提高锂电池高温环境下的安全系数:一种是加大隔离膜与阳极的距离,以降低阴阳极短路的风险;另一种是在裸电芯的头尾部加贴绕胶,以防止隔离膜收缩。但是,加大隔离膜与阳极的距离会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而过宽的绕胶会影响电解液进入电芯内部,且不能有效阻止隔离膜的收缩。因此,如何避免高温环境下隔离膜的收缩,提高锂电池的安全系数,是现阶段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避免高温环境下隔离膜的收缩,提高锂电池的安全系数,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一种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将阴极极片、阳极极片和隔离膜按照卷绕或叠片的方式组装,得到裸电芯;步骤二,在所述裸电芯头部和尾部的相邻两层隔离膜之间滴上胶水,所述胶水固化后形成胶粒,多个所述胶粒将多层所述隔离膜相粘结;步骤三,对所述裸电芯实施封装、灌注电解液、浸润、化成工艺流程,得到成品锂电池。优选的,所述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所述胶粒分布的位置为点胶区域,所述点胶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裸电芯的横截面积。优选的,所述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所述点胶区域的面积与所述裸电芯的横截面积之比为5%-50%。优选的,所述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所述裸电芯的四个角均滴有所述胶水。优选的,所述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采用自动点胶机在相邻两层所述隔离膜之间滴上胶水。优选的,所述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所述胶水固化的时间小于1s。优选的,所述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多个所述胶粒在所述隔离膜上的路径呈波浪型、或者折线型、或者斜线型。优选的,所述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单个所述胶粒呈长条形,长条形所述胶粒的长度小于2mm,宽度小于1.5mm。优选的,所述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单个所述胶粒呈椭圆形。优选的,所述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单个所述胶粒的高度小于0.15mm。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将阴极极片、阳极极片和隔离膜按照卷绕或叠片的方式组装,得到裸电芯;步骤二,在裸电芯的头部和尾部的相邻两层隔离膜之间滴上胶水,胶水固化后形成胶粒,多个胶粒将多层隔离膜相粘结;步骤三,对裸电芯实施封装、灌注电解液、浸润、化成工艺流程,得到成品锂电池。经上述方法制得的锂电池,在胶水的作用下,能够将多个隔离膜粘结固定到一起,以避免高温环境下隔离膜出现热收缩,进而提高了锂电池高温下的安全系数。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能够避免高温环境下隔离膜的收缩,提高锂电池的安全系数,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裸电芯的头部点胶后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裸电芯的尾部点胶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裸电芯的头部点胶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裸电芯的尾部点胶后的示意图。图1-图4中:极耳—1、胶粒—2、隔离膜—3。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避免高温环境下隔离膜的收缩,提高锂电池高温滥用的安全系数,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请参见图1-图4;包括步骤:步骤一,将阴极极片、阳极极片和隔离膜3按照卷绕或叠片的方式组装,得到裸电芯;步骤二,在裸电芯的头部和尾部的相邻两层隔离膜3之间滴上胶水,胶水固化后形成胶粒2,多个胶粒2将多层隔离膜3相粘结;步骤三,对裸电芯实施封装、灌注电解液、浸润、化成工艺流程,得到成品锂电池。经上述方法制得的锂电池,在胶水的作用下,能够将多个隔离膜3粘结固定到一起,以避免高温环境下隔离膜3出现热收缩,进而提高了锂电池高温下的安全系数。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能够避免高温环境下隔离膜3的收缩,提高锂电池的安全系数,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胶粒2分布的位置为点胶区域,点胶区域的面积小于裸电芯的横截面积,点胶区域的面积与裸电芯的横截面积之比可以为5%-50%,以在保证粘结固定的同时降低胶水的使用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裸电芯的四个角均滴有胶水,以避免隔离膜3的四周出现卷翘的现象,提高粘结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采用自动点胶机在相邻两层隔离膜3之间滴上胶水,点胶机相较于手动更好控制点胶的量,避免出现胶水过多或过少的现象。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胶水固化的时间小于1s,能够快速实现多个隔离膜3的粘结固定。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多个胶粒2在隔离膜3上的路径可以呈波浪型、或者折线型、或者斜线型,或者其他能够起到同等作用的线形。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单个胶粒2可以呈长条形,长条形胶粒2的长度小于2mm,宽度小于1.5mm;单个胶粒2可以呈椭圆形,单个胶粒2的高度应小于0.15mm;一方面不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也不会影响电解液的渗入。对比例11、将阴极极片、阳极极片和隔离膜3按照叠片的方式组装成裸电芯,在裸电芯的头部和尾部各贴一条绕胶。2、将裸电芯进行封装、注液、浸润、化成,并制成成品电芯。3、取10个电芯在常温满放,再进行10℃满充,最后做140℃60min高温滥用测试;测试通过标准为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测试通过率为2/10。4、取5个电芯做高温循环测试,500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均值为86.54%。实施例11、取上述对比例1中同样的阴极极片、阳极极片和隔离膜3按照叠片的方式组装成裸电芯。2、用自动点胶机在裸电芯头部进行点胶,沿着电池的宽度方向行进,点胶时避开极耳1区域,并且裸电芯头部两个角落各需要加一条点胶;胶粒2的厚度0.01mm,宽度为1.4mm,长度为1.5mm,自动点胶机的点胶路线为斜线型,结果如如图1所示。3、按照同样的方法在裸电芯尾部进行点胶,结果如图2所示。4、将裸电芯进行封装、注液、浸润、化成,并制成成品电芯。5、取10个电芯在常温满放,再进行10℃满充,最后做140℃60min高温滥用测试。测试通过标准为不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步骤一,将阴极极片、阳极极片和隔离膜(3)按照卷绕或叠片的方式组装,得到裸电芯;步骤二,在所述裸电芯头部和尾部的相邻两层隔离膜(3)之间滴上胶水,所述胶水固化后形成胶粒(2),多个所述胶粒(2)将多层所述隔离膜(3)相粘结;步骤三,对所述裸电芯实施封装、灌注电解液、浸润、化成工艺流程,得到成品锂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步骤一,将阴极极片、阳极极片和隔离膜(3)按照卷绕或叠片的方式组装,得到裸电芯;步骤二,在所述裸电芯头部和尾部的相邻两层隔离膜(3)之间滴上胶水,所述胶水固化后形成胶粒(2),多个所述胶粒(2)将多层所述隔离膜(3)相粘结;步骤三,对所述裸电芯实施封装、灌注电解液、浸润、化成工艺流程,得到成品锂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粒(2)分布的位置为点胶区域,所述点胶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裸电芯的横截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区域的面积与所述裸电芯的横截面积之比为5%-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裸电芯的四个角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四勇林珍艳陈民
申请(专利权)人: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