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散热型锂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843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散热型锂电池组,包括锂电芯固定座,所述锂电芯固定座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电能输出线,所述锂电芯固定座内均匀分布有锂电芯放置孔,所述锂电芯放置孔内填充有锂电芯,所述锂电芯放置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导电触片,所述锂电芯放置孔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封堵头,所述锂电芯固定座上还分布有纵向设置的散热通道和散热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弹簧的可以压紧锂电芯分别于上导电触片和下导电触片紧密连接,保证导电效率,通过风扇可以在散热通道和散热孔内形成气流,利用气流带出锂电芯产生的热量,散热效果好,能够维持电池组内部温度场散热均匀,通过散热条,可以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散热型锂电池组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散热型锂电池组。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在锂电池使用过程中,需要对锂电池的防水以及散热性能提出要求。如申请号为CN201620127925.7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防水锂电池组,包括锂电池组本体,所述锂电池组本体的上表面等距离留有散热槽,所述锂电池组本体的外侧边缘设有钢结构保护框,所述锂电池组本体的内侧中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等距离设有梯形的集水槽,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固定设有引流腔,所述引流腔的外侧连接有排水管,所述锂电池组本体的一侧内壁设有风干装置,所述锂电池组本体的内部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该高强度防水锂电池组具有耐压和防折断的效果,可以将散热槽内进入的水排出的同时还能保证正常的通风散热,具有强度高和防水性能好的优点。但是,上述方案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风扇设置在锂电池的一侧,散热效果不均匀,而且并不能对锂电池进行完全的密封,若在潮湿环境中长期使用,容易造成锂电池短路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散热型锂电池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散热型锂电池组,包括锂电芯固定座,所述锂电芯固定座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电能输出线,所述锂电芯固定座内均匀分布有锂电芯放置孔,所述锂电芯放置孔内填充有锂电芯,所述锂电芯放置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导电触片,所述锂电芯放置孔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封堵头,所述封堵头的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有上导电触片,所述锂电芯固定座上还分布有纵向设置的散热通道和散热孔,所述锂电芯固定座的底部通过胶水粘结固定有底盖,所述底盖内安装有风扇。优选的,所述下导电触片之间通过导线相互并联且导线穿过其中一个散热孔延伸至锂电芯固定座顶部与电能输出线电性连接,所述上导电触片之间通过导线相互并联且导线穿过封堵头后与电能输出线电性连接,所述下导电触片的中部向上凸出。优选的,所述底盖的侧面设有透气格栅。优选的,所述散热通道分别位于每三个相邻的锂电芯放置孔之间,所述散热孔位于每两个相邻的散热通道之间。优选的,所述锂电芯放置孔外壁和散热通道的内壁上一体化设置有散热条。优选的,所述散热通道和散热孔的两端均为开口状态。优选的,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散热通道和散热孔对应的通孔。优选的,所述锂电芯固定座的顶端设有螺栓孔,所述上盖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在锂电芯固定座上。优选的,所述封堵头上套接有橡胶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弹簧的可以压紧锂电芯分别于上导电触片和下导电触片紧密连接,保证导电效率,通过风扇与外界辅助电源进行连接,可以在散热通道和散热孔内形成气流,利用气流带出锂电芯产生的热量,散热效果好,能够维持电池组内部温度场散热均匀,通过散热条,可以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水散热型锂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水散热型锂电池组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水散热型锂电池组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水散热型锂电池组的锂电芯固定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水散热型锂电池组的上盖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能输出线、2上盖、3封堵头、4锂电芯固定座、5锂电芯、6透气格栅、7底盖、8风扇、9散热条、10锂电芯放置孔、11散热通道、12散热孔、13螺栓孔、14橡胶密封圈、15弹簧、16上导电触片、17下导电触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一种防水散热型锂电池组,包括锂电芯固定座4,所述锂电芯固定座4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盖2,所述上盖2上设有电能输出线1,所述锂电芯固定座4内均匀分布有锂电芯放置孔10,所述锂电芯放置孔10内填充有锂电芯5,所述锂电芯放置孔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导电触片17,所述锂电芯放置孔10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封堵头3,所述封堵头3的底部通过弹簧15连接有上导电触片16,所述锂电芯固定座4上还分布有纵向设置的散热通道11和散热孔12,所述锂电芯固定座4的底部通过胶水粘结固定有底盖7,所述底盖7内安装有风扇8。所述下导电触片17之间通过导线相互并联且导线穿过其中一个散热孔11延伸至锂电芯固定座5顶部与电能输出线1电性连接,所述上导电触片16之间通过导线相互并联且导线穿过封堵头3后与电能输出线1电性连接,所述下导电触片17的中部向上凸出,导线与电能输出线1的接头处采用树脂进行包裹处理,保证接头处完全密封,防止造成短路的现象,而装置上导线和电能输出线1穿过出也采用树脂进行密封,彻底防止雨水进入锂电芯放置孔10内部对锂电芯5造成影响。所述底盖7的侧面设有透气格栅6,用于气流进入底盖7内部,有利于风扇8形成气流。所述散热通道11分别位于每三个相邻的锂电芯放置孔10之间,所述散热孔12位于每两个相邻的散热通道11之间,通过散热通道11,可以从锂电芯放置孔10内侧对锂电芯5进行散热,散热孔12则进行辅助散热,相互配合提高散热效果。所述锂电芯放置孔10外壁和散热通道11的内壁上一体化设置有散热条9,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所述散热通道11和散热孔12的两端均为开口状态,有利于在风扇8的作用下形成气流,利用气流带出热量从而实现散热。所述上盖2上设有与散热通道11和散热孔12对应的通孔,避免对散热通道11和散热孔12的气流排出造成影响,保证散热效果。所述锂电芯固定座4的顶端设有螺栓孔13,所述上盖2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在锂电芯固定座4上,方便对上盖2进行拆卸安装,有利于对锂电芯5进行维护,使用方便。所述封堵头3上套接有橡胶密封圈14,可以对封堵头3与锂电芯放置孔10的顶部进行密封处理,使得锂电芯放置孔10内部形成完全密封状态,提高防水性。具体的,使用时,将锂电芯5分别填充至锂电芯放置孔10内,并使用封堵头3对每个锂电芯放置孔10进行密封,在弹簧15的作用下,可以压紧锂电芯5分别于上导电触片16和下导电触片17紧密连接,保证导电效率,通过风扇8与外界辅助电源进行连接,可以在散热通道11和散热孔12内形成气流,利用气流带出锂电芯5产生的热量,散热效果好,能够维持电池组内部温度场散热均匀,通过散热条9,可以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速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散热型锂电池组,包括锂电芯固定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芯固定座(4)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盖(2),所述上盖(2)上设有电能输出线(1),所述锂电芯固定座(4)内均匀分布有锂电芯放置孔(10),所述锂电芯放置孔(10)内填充有锂电芯(5),所述锂电芯放置孔(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导电触片(17),所述锂电芯放置孔(10)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封堵头(3),所述封堵头(3)的底部通过弹簧(15)连接有上导电触片(16),所述锂电芯固定座(4)上还分布有纵向设置的散热通道(11)和散热孔(12),所述锂电芯固定座(4)的底部通过胶水粘结固定有底盖(7),所述底盖(7)内安装有风扇(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散热型锂电池组,包括锂电芯固定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芯固定座(4)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盖(2),所述上盖(2)上设有电能输出线(1),所述锂电芯固定座(4)内均匀分布有锂电芯放置孔(10),所述锂电芯放置孔(10)内填充有锂电芯(5),所述锂电芯放置孔(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导电触片(17),所述锂电芯放置孔(10)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封堵头(3),所述封堵头(3)的底部通过弹簧(15)连接有上导电触片(16),所述锂电芯固定座(4)上还分布有纵向设置的散热通道(11)和散热孔(12),所述锂电芯固定座(4)的底部通过胶水粘结固定有底盖(7),所述底盖(7)内安装有风扇(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散热型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电触片(17)之间通过导线相互并联且导线穿过其中一个散热孔(11)延伸至锂电芯固定座(5)顶部与电能输出线(1)电性连接,所述上导电触片(16)之间通过导线相互并联且导线穿过封堵头(3)后与电能输出线(1)电性连接,所述下导电触片(17)的中部向上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勇光杨红帅张思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相源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