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据模型的科技用户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8003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模型的科技用户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通过互联网的数据采集渠道进行数据采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与处理;建立用户数据模型结构完成全过程用户画像数据的关联与存储,通过数据图谱的构建方法,构建一套用户画像构建系统,实现数据模型结构的不断完善,能够进一步支撑多纬度科技用户画像的自动构建,并利用可视化技术实现多维度用户画像的灵活展示与服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以数据模型为核心,提供了数据采集加工处理流程、支持RDF语义的构建模型、基于语义分析的知识组织方法和可视化用户画像展示平台,形成了科技用户画像从数据采集到模型定义、画像识别、画像可视化完整的基于数据驱动的用户画像自我成长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数据模型的科技用户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数据模型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数据模型的科技用户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用户画像的构建越来越重要,用户画像能够利用数据的多维度视图,客观真实的反映出用户的行为轨迹、习惯特点及服务需求等,为各领域的服务能力提升,数据分析的挖掘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在科技管理信息化领域,随着近几年的科技领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拓展,诸多系统形成了大量的科技数据成果,该数据成果仍在不断的增长,例如:科技计划项目类数据、科技计划产出类数据、科技人员类数据、科技用户行为类数据等,传统的用户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已不能适应现状情况,构建一套自我学习与完善的用户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实现科技领域用户画像的科学构建,是实现用户个性化服务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当前科技领域用户画像构建方法核心是收集并梳理数据,开展用户画像建模,构建用户画像等步骤完成,该方法形成的科技领域用户画像依赖于数据来源,数据的收集与梳理成本较高,且需要人工干预,用户画像的补充与完善工作复杂且难度大,无法适应各类业务场景的用户画像需求,构建出的用户画像成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数据模型的科技用户画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互联网的数据采集渠道进行数据采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与处理;建立用户数据模型结构完成全过程用户画像数据的关联与存储,通过数据图谱的构建方法,构建一套用户画像构建系统,实现数据模型结构的不断完善,能够进一步支撑多纬度科技用户画像的自动构建,并利用可视化技术实现多维度用户画像的灵活展示与服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据模型的科技用户画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互联网的数据采集渠道进行数据采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与处理;建立用户数据模型结构完成全过程用户画像数据的关联与存储,通过数据图谱的构建方法,构建一套用户画像构建系统,实现数据模型结构的不断完善,能够进一步支撑多纬度科技用户画像的自动构建,并利用可视化技术实现多维度用户画像的灵活展示与服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画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画像构建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通过互联网的数据采集渠道进行数据采集及加工;通过知识组织功能提供RDF三元组格式数据,然后通过数据模型定义功能设计数据存储模型;之后将实体及实体间的关系按照数据模型定义功能定义的数据模型进行数据的存储和组织;通过画像识别功能定义以数据实体为中心不同的画像体系,最后通过可视化组件定义用户画像的图集,并以服务接口的形式开放用户画像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画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知识组织功能提供关系推理功能用于挖掘用户隐含知识;所述的关系推理功能涉及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属性的,即通过数值计算来获取其属性值;另一类是针对关系的,即通过链式规则发现实体间的隐含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画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存储模型支持RDF语义定义,结合语义网构建思想,碎片化物理结构,实现关系数据库支持的语义网构建过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画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模型定义功能包括模型设计模块和关系梳理模块;模型设计模块按照本体定义规范定义实体,并描述实体属性项;关系梳理模块从不同维度梳理本体与本体间关系并编码。6.一种基于数据模型的科技用户画像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与加工模块、知识组织模块、数据模型定义模块、数据转存模块、画像识别、用户画像展示模块和用户画像服务模块;所述的数据采集与加工模块分为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加工模块;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收集科技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乐石园
申请(专利权)人: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