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棉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873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棉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处理及混合;步骤二,清棉工序;步骤三,梳棉工序;步骤四,并条工序;步骤五,粗纱工序;步骤六,细纱工序;步骤七,成纱;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是嵌入式复合纺纱,可以改善木棉混纺纱线的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预处理技术可以改善木棉纤维的可纺性,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毛油剂使木棉纤维润滑,温水使木棉纤维韧性和强度增加,使木棉纤维易于棉纤维抱合;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清棉和梳棉工序,用以去除短绒,减少纤维损伤,并条工序防治短绒聚集,粗纱工序防止发生冒纱、脱圈而影响细纱生产效率和质量,细纱工序有效改善成纱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棉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纺纱
,特别涉及一种木棉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木棉具有轻薄、柔软、保暖等其他纤维无法比拟的优点,木棉纤维是目前天然纤维中最细、最轻、中空度最高、最保暖的纤维材料,木棉纤维不含农药、化肥等化学残留,属于绿色天然环保纤维,被誉为“植物软黄金”。作为一种新型生态纺织材料,在石油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木棉纤维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可与棉,羊、蚕丝、汉麻,涤纶纤维等混纺或交织的特性,可以织制风格不同的织物。但木棉纤维纺纱还存在很多不足:纤维细度在10000公支以上,作为纺纱纤维原料较细,成纱棉结太多,从而影响织物的外观;在梳棉时不易成网成条、成纱时断头高、毛羽严重等。当木棉纤维与其它纤维纺高支纱时毛羽多、条干差、棉结多、成纱断裂强度低、断头高、纱疵高,难于将木棉纤维与其它纤维混纺成纱以及效率低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棉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木棉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处理及混合:将和毛油剂、抗静电剂和温水按照体积比0.8~1.2:1.5~2.5:6~8的调配成预处理液,将预处理液均匀喷洒木棉纤维上,然后将木棉纤维打包成木棉纤维包,木棉纤维包置于压力室内养护18h以上,养护好的木棉纤维包与棉纤维、长绒棉纤维放入抓棉机内混合成混合纤维,混合纤维再输送至打包机重新打包,完成一次混合,然后将打包的混合纤维再次经过抓棉机进行抓棉后,再输送至打卷机,完成二次混合,获得混合纤维卷;步骤二,清棉工序:所述二次混合后的混合纤维卷采用抓棉机进行抓棉,抓棉机的打手速度为800~1200r/min,然后采用梳针打手,打手转速300~600r/min,给棉罗拉转速50~80r/min,以多松少打为主,完成清棉工序;步骤三,梳棉工序:采用梳棉机,所述梳棉机的工艺为:生条定量16~18.5g/5m,锡林速度300~400r/min,刺辊速度600~800r/min,道夫速度18~22r/min;步骤四,并条工序:采用并条机,所述并条机工艺为:采用两道并条,头并和二并,头并的棉条定量为18~20g/5m,6根棉条并合,总牵伸7.7倍,后区牵伸1.6倍,罗拉间距为6mm×6mm×11mm,二并的棉条定量与头并的棉条定量相同,二并为6根棉条并合,总牵伸8.0倍,后区牵伸1.6倍,罗拉间距为7mm×7mm×12mm,头并和二并的速度都为260m/min;步骤五,粗纱工序:采用粗纱机,所述粗纱机工艺为:粗纱定量为5~8g/10m,牵伸形式为三上三下双短皮牵伸,后区牵伸1.2~1.5倍,粗纱捻系数130~135,前罗拉转速125~140r/min,罗拉隔距23mm×40mm;步骤六,细纱工序:细纱机工艺为细纱线密度25tex,罗拉隔距17.5mm×37mm,前罗拉转速180~200r/min,后区牵伸1.5~2倍,细纱捻系数430,钳口隔距1.5mm;步骤七,成纱:采用自动络筒机,所述自动络筒机的纱线卷绕速度控制在500~800m/min。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预处理液与木棉纤维的质量比为9~9.9:1~0.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在进行清棉时进行喷雾加湿,加水量与混合纤维量的比例为3~5:90~1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嵌入式复合纺纱,其对于纤维长度较短、抱合力差的木棉纤维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改善木棉混纺纱线的质量,拓展木棉的应用范围。2、本专利技术的预处理技术十分关键,可以改善木棉纤维的可纺性,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毛油剂使木棉纤维润滑,温水使木棉纤维韧性和强度增加,使木棉纤维易于棉纤维抱合,牵伸时,同步运动。3、本专利技术的清棉和梳棉工序,用以去除短绒,减少纤维损伤,并条工序防治短绒聚集,粗纱工序防止发生冒纱、脱圈而影响细纱生产效率和质量,细纱工序有效改善成纱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木棉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处理及混合:将和毛油剂、抗静电剂和温水按照1:1.2:6的比例调配成预处理液,将预处理液均匀喷洒木棉纤维上,然后将木棉纤维打包成木棉纤维包,木棉纤维包置于压力室内养20h,养护好的木棉纤维包与棉纤维、长绒棉纤维放入抓棉机内混合成混合纤维,混合纤维再输送至打包机重新打包,完成一次混合,然后将打包的混合纤维再次经过抓棉机进行抓棉后,再输送至打卷机,完成二次混合;采用两次棉包混合方式提高木棉纤维和长绒棉纤维的混合均匀度。步骤二,清棉工序:所述二次混合后的混合纤维采用抓棉机打手进行抓棉,抓棉机的打手速度为800r/min,然后采用梳针打手,打手转速300r/min,给棉罗拉转速50r/min,以多松少打为主,完成清棉工序;由于木棉纤维和长绒棉纤维的含杂率都比较高,短绒较多,故开清棉工序多采用“多松多排、短流程、轻打击”的原则,加大各清棉设备的落棉量,尽量去除较短的纤维,又加大各清棉设备的落棉量,尽量去除较短的纤维,又由于木棉纤维强力低,易折断,因此要尽量缩短加工流程,降低打击力度减少纤维损伤;在清棉工序中对抓棉机上加装喷雾装置,在抓棉作业的同时对混合纤维进行喷雾加湿,加水量与混合纤维重量的比例应控制在4:100。步骤三,梳棉工序:采用梳棉机,所述梳棉机的工艺为:生条定量16g/5m,锡林速度300r/min,刺辊速度600r/min,道夫速度18r/min;由于木棉纤维强力低,易折断,梳棉过程中飞花粉尘较多,很容易出现绒板条疵点,影响生条质量,为此,对梳棉机的道夫罩三角区部位横向开一个1cm宽的槽,使气流畅通,短绒不易积聚,同时采取在梳棉机周围适量洒水的措施,提高车间相对湿度,减少木棉纤维的飞花,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步骤四,并条工序:采用并条机,所述并条机工艺为:采用两道并条,头并和二并,头并的棉条定量为18g/5m,6根棉条并合,总牵伸7.7倍,后区牵伸1.6倍,罗拉间距为6mm×6mm×11mm,二并的棉条定量与头并的棉条定量相同,二并为6根棉条并合,总牵伸8.0倍,后区牵伸1.6倍,罗拉间距为7mm×7mm×12mm,头并和二并的速度都为260m/min;保证装置的整洁,及时检查清理,每落一次粗纱,进行一次清洁工作,防止回转绒布上面的短绒积聚太多而进入棉条,影响棉条的质量。步骤五,粗纱工序:采用粗纱机,所述粗纱机工艺为:粗纱定量为5g/10m,牵伸形式为三上三下双短皮牵伸,后区牵伸1.2倍,粗纱捻系数130,前罗拉转速125r/min,罗拉隔距23mm×40mm;根据木棉纤维的特性,结合熟条的质量指标,粗纱工序应采用“重加压、慢速度、轻定量、低张力、大捻度”的工艺设计原则,粗纱卷宜偏小控制,并辅以较大的轴向卷绕密度,以避免粗纱在细纱工序退绕时出现意外牵伸和断头现象,防止发生冒纱、脱圈而影响细纱生产效率和质量。步骤六,细纱工序:细纱机工艺为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棉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处理及混合:将和毛油剂、抗静电剂和温水按照体积比0.8~1.2:1.5~2.5:6~8的调配成预处理液,将预处理液均匀喷洒木棉纤维上,然后将木棉纤维打包成木棉纤维包,木棉纤维包置于压力室内养护18h以上,养护好的木棉纤维包与棉纤维、长绒棉纤维放入抓棉机内混合成混合纤维,混合纤维再输送至打包机重新打包,完成一次混合,然后将打包的混合纤维再次经过抓棉机进行抓棉后,再输送至打卷机,完成二次混合,获得混合纤维卷;步骤二,清棉工序:所述二次混合后的混合纤维卷采用抓棉机进行抓棉,抓棉机的打手速度为800~1200r/min,然后采用梳针打手,打手转速300~600r/min,给棉罗拉转速50~80r/min,以多松少打为主,完成清棉工序;步骤三,梳棉工序:采用梳棉机,所述梳棉机的工艺为:生条定量16~18.5g/5m,锡林速度300~400r/min,刺辊速度600~800r/min,道夫速度18~22r/min;步骤四,并条工序:采用并条机,所述并条机工艺为:采用两道并条,头并和二并,头并的棉条定量为18~20g/5m,6根棉条并合,总牵伸7.7倍,后区牵伸1.6倍,罗拉间距为6mm×6mm×11mm,二并的棉条定量与头并的棉条定量相同,二并为6根棉条并合,总牵伸8.0倍,后区牵伸1.6倍,罗拉间距为7mm×7mm×12mm,头并和二并的速度都为260m/min;步骤五,粗纱工序:采用粗纱机,所述粗纱机工艺为:粗纱定量为5~8g/10m,牵伸形式为三上三下双短皮牵伸,后区牵伸1.2~1.5倍,粗纱捻系数130~135,前罗拉转速125~140r/min,罗拉隔距23mm×40mm;步骤六,细纱工序:细纱机工艺为细纱线密度25tex,罗拉隔距17.5mm×37mm,前罗拉转速180~200r/min,后区牵伸1.5~2倍,细纱捻系数430,钳口隔距1.5mm;步骤七,成纱:采用自动络筒机,所述自动络筒机的纱线卷绕速度控制在500~800m/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棉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处理及混合:将和毛油剂、抗静电剂和温水按照体积比0.8~1.2:1.5~2.5:6~8的调配成预处理液,将预处理液均匀喷洒木棉纤维上,然后将木棉纤维打包成木棉纤维包,木棉纤维包置于压力室内养护18h以上,养护好的木棉纤维包与棉纤维、长绒棉纤维放入抓棉机内混合成混合纤维,混合纤维再输送至打包机重新打包,完成一次混合,然后将打包的混合纤维再次经过抓棉机进行抓棉后,再输送至打卷机,完成二次混合,获得混合纤维卷;步骤二,清棉工序:所述二次混合后的混合纤维卷采用抓棉机进行抓棉,抓棉机的打手速度为800~1200r/min,然后采用梳针打手,打手转速300~600r/min,给棉罗拉转速50~80r/min,以多松少打为主,完成清棉工序;步骤三,梳棉工序:采用梳棉机,所述梳棉机的工艺为:生条定量16~18.5g/5m,锡林速度300~400r/min,刺辊速度600~800r/min,道夫速度18~22r/min;步骤四,并条工序:采用并条机,所述并条机工艺为:采用两道并条,头并和二并,头并的棉条定量为18~20g/5m,6根棉条并合,总牵伸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潮生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万昌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