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乙烯醇透明复合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增强材料
,具体涉及聚乙烯醇有机物复合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贵金属纳米颗粒(Au、Ag、Cu等)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效应在近年来吸引了众多该领域内科研工作者的目光,其通过表面局域场的增强可达到数千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保持贵金属纳米颗粒与被光增强物质表面之间的距离在纳米级别,一般为几个至几十个纳米。太近会发生光猝灭,太远则起不到增强的作用。一般科研工作者在被光增强物质的颗粒外包覆或在被增强物质薄膜表面沉积一层厚度为纳米级的隔离层。然而这项工作需要比较复杂的工艺或设备才能完成,对于企业来说,这会降低生产效率、增加设备资金投入。如果隔离层能直接涂覆于被增强物质表面,这无疑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普通的企业也能直接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来达到降低成本又提高性能的目的。目前,对于待增强物质与银纳米颗粒之间的隔离多数采用无机物质,制备过程中可能需要热处理,这对于有机物为载体的待增强材料来说是不适用的。而有机物能满足直接涂覆的生产需要,无需进行任何热处理。此外,多数涉及金属纳米 ...
【技术保护点】
1.聚乙烯醇透明复合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的聚乙烯醇有机物隔离层和上层的银纳米颗粒层,所述的银纳米颗粒层为经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的银纳米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聚乙烯醇透明复合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的聚乙烯醇有机物隔离层和上层的银纳米颗粒层,所述的银纳米颗粒层为经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的银纳米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透明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醇有机物隔离层的厚度为2μm~12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透明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纳米颗粒层的厚度为3.5μm~9μm。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乙烯醇透明复合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乙烯醇溶解于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思宁,宋娟,王明腾,庞绍平,杨子润,刘学然,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