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端子。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连接端子通常包括位于其纵向方向的一端的插座部分、位于其纵向方向的另一端的压线部分和连接在插座部分和压线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连接端子的插座部分适于与一个插头对配,以便与插头电连接。连接端子的压线部分适于与一个导线压接在一起,以便与导线电连接。连接端子的压线部分通常包括适于压接在导线的导体上的导体压接部和适于压接在导线的外包覆层上的外包覆层压接部。连接端子的插座部分通常包括适于锁扣到插入的插头上的锁扣弹片,该锁扣弹片位于插座部分的后端。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压线部分上的导体压接部设置在插座部分的横向方向的外侧,以便与插座部分的锁扣弹片错开,使得导体压接部与锁扣弹片不会干涉。这种设计方案不会增加连接端子在纵向方向上的尺寸,但会增加连接端子在横向方向上的尺寸,不利于连接端子尺寸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包括:插座部分,位于所述连接端子的纵向方向的一端,用于与插头对配;压线部分,位于所述连接端子的纵向方向的另一端,用于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端子,包括:插座部分(10),位于所述连接端子的纵向方向(Y)的一端,用于与插头对配;压线部分(20),位于所述连接端子的纵向方向(Y)的另一端,用于压接在导线上;和连接部分(30),连接在所述插座部分(10)的后端和所述压线部分(20)之间,所述压线部分(20)包括适于压接在所述导线的导体上的导体压接部(22a、22b)和适于压接在所述导线的外包覆层上的外包覆层压接部(23),所述插座部分(10)包括适于锁扣到插入的插头上的锁扣弹片(13),所述锁扣弹片(13)位于所述插座部分(10)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压接部(22a、22b)包括第一导体压接部(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端子,包括:插座部分(10),位于所述连接端子的纵向方向(Y)的一端,用于与插头对配;压线部分(20),位于所述连接端子的纵向方向(Y)的另一端,用于压接在导线上;和连接部分(30),连接在所述插座部分(10)的后端和所述压线部分(20)之间,所述压线部分(20)包括适于压接在所述导线的导体上的导体压接部(22a、22b)和适于压接在所述导线的外包覆层上的外包覆层压接部(23),所述插座部分(10)包括适于锁扣到插入的插头上的锁扣弹片(13),所述锁扣弹片(13)位于所述插座部分(10)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压接部(22a、22b)包括第一导体压接部(22a)和第二导体压接部(22b),所述第一导体压接部(22a)和第二导体压接部(22b)在与所述纵向方向(Y)垂直的横向方向(X)上间隔开,所述锁扣弹片(13)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体压接部(22a)和所述第二导体压接部(22b)之间的间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30)包括第一连接部分(31)和第二连接部分(32),所述第一导体压接部(22a)和第二导体压接部(22b)和所述锁扣弹片(13)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3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3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31)的后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导体压接部(22a)的外侧,前端连接至所述插座部分(10)的后端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分(32)的后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导体压接部(22b)的外侧,前端连接至所述插座部分(10)的后端的另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32)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导体压接部(22b)和所述外包覆层压接部(23)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部分(20)还包括沿所述横向方向(X)延伸的基部(21),所述基部(21)连接所述第一导体压接部(22a)、第二导体压接部(22b)和所述外包覆层压接部(23)。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磊,罗摩占陀罗·拜·B·拉金德拉,丁通豹,郭慧刚,童星,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