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21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车架,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电动车车架强度较小且通用性较差等技术问题。本电动车车架包括前立管、后座架以及连接前立管和后座架的托架,托架包括下托架和位于下托架上方的踏板架,下托架和踏板架均由金属板冲压成型,前立管的下端穿过踏板架的前端并与下托架的前端抵靠,前立管与踏板架以及前立管与下托架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后座架包括两块由金属板冲压成型的后侧板,后侧板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两块后侧板的竖直段与下托架的后端之间通过呈长条形的固定件固定,两块后侧板之间还固定有至少一个连接件,踏板架的后端与两块后侧板的竖直段焊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强度大且通用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车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车
,涉及一种电动车车架,特别是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架。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动车车架均采用钢管结构焊接组装形成,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电动车车架【申请号201521000053.X】或者一种两轮母子电动车车架【申请号201420146511.X】等。传统的电动车车架由于钢管本身的抗弯曲强度较小,因此车架整体强度较低,不利于电动车的行驶安全;由于钢管是圆管,为了在钢管型车架上安装电动车的配件,需要在钢管的对应位置焊接具有安装孔的安装片,再将配件固定在安装片上实现安装,由于每片安装片均需要焊接且钢管之间也需要焊接,导致车架的焊接点极多,且安装片的位置也需要保证到位,因此整个车架的焊接工序很繁杂,导致车架的生产效率较低,且对工人的要求较高,人工成本较高;进一步的,由于钢管的覆盖面积较小,因此在适配不同电瓶车是都需要针对该种类的电瓶车设计专用的车架,也就是通过钢管制成的车架的通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动车车架,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增加电动车车架的强度并提升通用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车车架,包括前立管、后座架以及连接前立管和后座架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下托架和位于下托架上方的踏板架,所述下托架和踏板架均由金属板冲压成型,所述下托架呈长条形,所述前立管的下端穿过踏板架的前端并与下托架的前端抵靠,所述前立管与踏板架以及前立管与下托架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后座架包括两块由金属板冲压成型的后侧板,所述后侧板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两块所述后侧板的竖直段分别位于下托架的两侧,两块所述后侧板的竖直段与下托架的后端之间通过呈长条形的固定件固定,两块所述后侧板之间还固定有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踏板架的后端与两块后侧板的竖直段焊接固定。下托架、踏板架以及组成后座架的两块后侧板均由金属板冲压成型,冲压钣金件相对钢管结构的强度更高,由金属板冲压成型的下托架、踏板架和后座架组成的电动车车架结构强度更高、更稳定,因而使的电动车行驶更安全,且发生撞击时电动车更不易形变对骑行者造成伤害,更安全;冲压成型的下托架、踏板架以及后座架可大规模量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因而电动车车架的成本更低;冲压成型的下托架、踏板架以及后侧板可一次成型,只需要各个部件之间的固定组装即可组成车架,因此电动车车架上的连接点相对较少,减少了组装的难度,提升了组装的效率;冲压成型的下托架、踏板架以及后侧板的面积较大,因此可在不同位置上开设安装孔,可根据不同型号的电动车的设计要求在不同位置开设安装孔来安装电动车的零部件,也就是上述结构的电动车车架能适配多种结构的电动车,通用性高,减少了车架的开发成本。在上述的电动车车架中,所述后座架的竖直段和固定件之间还设有后托架,所述后托架由金属板冲压成型,所述后托架的两侧均具有向下翻折的固定翻边,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穿过后托架两侧的固定翻边并焊接固定,两块所述后侧板的竖直段均穿过后托架并与固定件焊接固定。采用金属板冲压成型的后托架本身强度高,后托架与固定件的焊接点、后托架与竖直段的焊接点以及竖直段与固定件的焊接点之间形成三角结构,通过增加后托架能对竖直段位于固定件的上段形成支撑,同时增加竖直段与固定件之间的固定强度,保证车架的稳定性,同时后托架还用于支撑电瓶。在上述的电动车车架中,所述后托架的前端位于踏板架的下方并与踏板架贴合焊接固定。后托架和踏板架直接固定,增加了后托架与踏板架的直接连接,且后托架和踏板架均与后座架固定,通过直接固定和间接固定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电动车车架的整体性,从而使得电动车车架的整体强度更高,结构更稳固。在上述的电动车车架中,所述后侧板的竖直段和水平段上均冲压成型有加强凸筋。该结构能增加后侧板的抗弯曲强度,提升后座架的整体强度。在上述的电动车车架中,所述后侧板的边沿均具有向外翻折的加强翻边一,所述后托架的中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固定翻边的边沿均具有两个固定卡口一,所述后侧板穿过通孔且后侧板上的两个加强翻边一分别穿过两个固定卡口一并焊接。通过加强翻边一卡入固定卡口一来进一步加强后托架与后侧板在前后方向的连接强度同时增加焊接位,提升了焊接强度;同时能在安装时快速定位后托架和后座架的安装位置,提升组装效率。在上述的电动车车架中,所述后托架上位于通孔的边沿具有向下弯折的支撑翻边,所述竖直段上具有位于支撑翻边正下方的延伸部,所述支撑翻边的下端与延伸部抵靠并焊接固定。通过支撑翻边能对后托架支撑,从而能更稳定的支撑电瓶。在上述的电动车车架中,所述踏板架上靠近前端处具有向下弯折的支撑板部,所述支撑板部的下端抵靠在下托架上并与下托架焊接固定。支撑板部通过冲压弯折形成,支撑板部能支撑踏板架,避免踏板架与前立管的焊接处受力过大断裂,增加了强度;进一步的,在发生碰撞时,支撑板部能增加踏板架和下托架靠近前端处的强度,避免踏板架和下托架的前端弯折,提升车架的抗撞击强度。在上述的电动车车架中,所述踏板架的后端具有两根分别位于踏板架两侧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内侧设有固定卡口二,所述延伸段的端部与后侧板的一个加强翻边一内侧贴靠,另一个所述加强翻边一穿过固定卡口二。通过加强翻边一卡入固定卡口二来进一步加强踏板架与后侧板在前后方向的连接强度,同时增加焊接位,提升了焊接强度;同时能在安装时快速定位踏板架和后座架的安装位置,提升组装效率。在上述的电动车车架中,所述延伸段的内侧还设有固定凹口,所述竖直段上的加强凸筋向外凸出,所述加强凸筋嵌入固定凹口内并焊接。该结构能进一步提升延伸段和竖直段之间在前后方向的连接强度,同时增加焊接位,提升了焊接强度。在上述的电动车车架中,所述下托架的截面呈“U”型,所述下托架的前端具有呈圆弧形的圆弧翻边,所述圆弧翻边的两端与下托架的两侧壁相接,所述圆弧翻边和下托架之间形成定位凹口,所述前立管的下端插接在定位凹口内并焊接固定。该结构的下托架自身抗弯曲强度大;同时通过定位凹口结构将前立管的下端套住后再焊接,前立管的下端和圆弧翻边以及下托架的两侧壁贴靠,接触面积大,能分散作用力,减小焊点处的压力,提升下托架与前立管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保障了整个车架的稳定性;再焊接时定位凹口结构能使的前立管快速定位至安装位置后再焊接,提升焊接效率及焊接质量。在上述的电动车车架中,所述下托架的两侧壁的边沿均具有向外翻折的加强翻边二。该结构能进一步增加下托架的抗弯强度。在上述的电动车车架中,所述固定件穿过位于所述下托架后端的两侧壁并与位于下托架后端的两侧壁焊接固定。位于下托架后端的两侧壁上均开有圆孔或者半圆孔,固定件穿过圆孔或者半圆孔,固定件与下托架后端的两侧壁之间焊接形成焊点,该结构能保证固定件与下托架之间的固定强度,提升整个车架的稳定性,同时也方便固定件与下托架之间的焊接定位,电动车车架焊接组装更方便。在上述的电动车车架中,所述下托架后端的底壁具有向上弯折的圆弧托部,所述圆弧托部能包住固定件并与固定件固定。圆弧托部能包住固定件的下周面,增大下托架与固定件之间接触面积,圆弧托部与固定件之间焊接形成焊点,进一步增加固定件与下托架之间的固定强度,进一步提升整个车架的稳定性。在上述的电动车车架中,所述连接件分别为位于两块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车架,包括前立管(1)、后座架(2)以及连接前立管(1)和后座架(2)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下托架(3)和位于下托架(3)上方的踏板架(4),所述下托架(3)和踏板架(4)均由金属板冲压成型,所述下托架(3)呈长条形,所述前立管(1)的下端穿过踏板架(4)的前端并与下托架(3)的前端抵靠,所述前立管(1)与踏板架(4)以及前立管(1)与下托架(3)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后座架(2)包括两块由金属板冲压成型的后侧板(21),所述后侧板(21)包括竖直段(21a)和水平段(21b),两块所述后侧板(21)的竖直段(21a)分别位于下托架(3)的两侧,两块所述后侧板(21)的竖直段(21a)与下托架(3)的后端之间通过呈长条形的固定件(5)固定,两块所述后侧板(21)之间还固定有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踏板架(4)的后端与两块后侧板(21)的竖直段(21a)焊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车架,包括前立管(1)、后座架(2)以及连接前立管(1)和后座架(2)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下托架(3)和位于下托架(3)上方的踏板架(4),所述下托架(3)和踏板架(4)均由金属板冲压成型,所述下托架(3)呈长条形,所述前立管(1)的下端穿过踏板架(4)的前端并与下托架(3)的前端抵靠,所述前立管(1)与踏板架(4)以及前立管(1)与下托架(3)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后座架(2)包括两块由金属板冲压成型的后侧板(21),所述后侧板(21)包括竖直段(21a)和水平段(21b),两块所述后侧板(21)的竖直段(21a)分别位于下托架(3)的两侧,两块所述后侧板(21)的竖直段(21a)与下托架(3)的后端之间通过呈长条形的固定件(5)固定,两块所述后侧板(21)之间还固定有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踏板架(4)的后端与两块后侧板(21)的竖直段(21a)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21)的竖直段(21a)和水平段(21b)上均冲压成型有加强凸筋(22);所述后侧板(21)的边沿均具有向外翻折的加强翻边一(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架(2)的竖直段(21a)和固定件(5)之间还设有后托架(6),所述后托架(6)由金属板冲压成型,所述后托架(6)的两侧均具有向下翻折的固定翻边(61),所述固定件(5)的两端分别穿过后托架(6)两侧的固定翻边(61)并焊接固定,两块所述后侧板(21)的竖直段(21a)均穿过后托架(6)并与固定件(5)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托架(6)的前端位于踏板架(4)的下方并与踏板架(4)贴合焊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清根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王斌摩托车附件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