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稳云台安抚婴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儿车
,特别涉及一种自稳云台安抚婴儿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婴儿车所具有的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婴儿车通常在外出散步或者逛街的时候使用,利用婴儿车代替家长用手抱,减轻家长的负担,同时婴儿车还应该具有乘坐舒适、安全的优点;但是目前人们对婴儿车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现有的婴儿车中,大部分都只是考虑了家长使用的方便性,例如很多婴儿车做设计为可折叠式,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收合起来,例如专利申请号201410050667.2就公开了一种可以收合的婴儿车。目前的婴儿车中不具有可以随时保持睡篮稳定性的功能;专利申请号201310306121.4公开了一种婴儿车,“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多样、能折叠的婴儿车。本专利技术婴儿车包括睡篮,移动底盘,睡篮与移动底盘之间连接有折叠支撑装置,折叠支撑装置包括自锁装置,一个内臂、两个外臂,本专利技术采用V字形折叠支撑装置,代替以往婴儿折叠车的杆装结构,使婴儿车的车篮可以在任意高度停留,结构简单、坚固。”这款婴儿车仅仅是可以调整车篮的高度,而不能使车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稳云台安抚婴儿车,包括:底盘1、第一弧形导轨支架2、第二弧形导轨中央支架(3)、前轮支架(4)、前叉(5)、前轮(6)、第一弧形导轨(7)、第一弧形导轨安装孔(8)、第一弧形导轨限位板(9)、第一滑块支架(10)、第一导轨滑轮(11)、第一滑块电机(12)、第一滑块(13)、第二弧形导轨支架(14)、第二弧形导轨(15)、第二弧形导轨安装孔(16)、第二弧形导轨限位板(17)、第二滑块支架(18)、第二导轨滑轮(19)、第二滑块电机(20)、第二滑块(21)、第一动平台(22)、第一连杆支架(23)、第二连杆支架(24)、第二连杆(25)、第一连杆(26)、连杆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稳云台安抚婴儿车,包括:底盘1、第一弧形导轨支架2、第二弧形导轨中央支架(3)、前轮支架(4)、前叉(5)、前轮(6)、第一弧形导轨(7)、第一弧形导轨安装孔(8)、第一弧形导轨限位板(9)、第一滑块支架(10)、第一导轨滑轮(11)、第一滑块电机(12)、第一滑块(13)、第二弧形导轨支架(14)、第二弧形导轨(15)、第二弧形导轨安装孔(16)、第二弧形导轨限位板(17)、第二滑块支架(18)、第二导轨滑轮(19)、第二滑块电机(20)、第二滑块(21)、第一动平台(22)、第一连杆支架(23)、第二连杆支架(24)、第二连杆(25)、第一连杆(26)、连杆液压缸(27)、第二动平台连杆支架(28)、第二动平台(29)、睡篮转动架(30)、旋转电机座安装架(31)、旋转电机座(32)、旋转电机(33)、皮带(34)、睡篮(35)、后轮电机(36)、后轮电机安装座(37)、后轮(38)、把手第一安装架(39)、把手第二安装架(40)、把手(4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1)前方固定安装有两个前轮支架(4),在前轮支架(4)中转动安装有前叉(5),在前叉(5)上转动安装有前轮(6);所述的底盘(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弧形导轨支架(2),在两个第一弧形导轨支架(2)之间的底盘(1)上,安装有第二弧形导轨中央支架(3),在第一弧形导轨支架(2)和第二弧形导轨中央支架(3)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导轨安装孔(8),所述的第一弧形导轨(7)通过第一弧形导轨安装孔(8)安装在第一弧形导轨支架(2)和第二弧形导轨中央支架(3)上,在第一弧形导轨(7)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弧形导轨限位板(9);所述的第一滑块(13)下方设置有三个第一滑块支架(10),所述的第一滑块支架(10)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电机(12),第一滑块电机(12)的电机轴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导轨滑轮(11),在第一滑块支架(10)上固定安装有另一个第一导轨滑轮(11),每对第一导轨滑轮(11)安装在第一弧形导轨(7)上,将第一弧形导轨(7)夹在中间,可以在第一弧形导轨(7)上滚动;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