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717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装置,有效解决现有防撞技术只有一些简单的防撞措施,防撞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对驾驶人员造成伤害的事故时有发生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在汽车底盘下端的底板,底板上端设置齿条,齿条两侧均啮合有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上端均同轴设置第二齿轮,两个第二齿轮后端均啮合有与底板滑动配合的齿条板;两个齿条板连接若干个第一弹簧,齿条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撞击板,底板与第二撞击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撞击板前端设置有第一撞击板,第一撞击板与第二撞击板之间设置有两个转动板;第一撞击板和第二撞击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两个转动板的第三弹簧,两个转动板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防撞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交通与运输工具的汽车正在成为一个高速发展的产业。汽车产业在我国的高速发展标志我国制造工业总体水平发展的先进程度,更标志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可忽视的是,汽车在为社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诸多方便的同时也伴生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这已成为倍受社会关注并迫切期待有重大突破性改善的重要社会焦点,汽车交通事故绝大多数是因碰撞造成,为了有效地防止碰撞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避免、减轻因碰撞而造成的损失,世界发达国家都以极大的热情进行科技投入与攻关;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都在积极地跟进并进行超越。随着我国对清洁能源使用的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车渐渐地应用和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而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中,在新能源汽车防撞技术方面只有一些简单的防撞措施,例如,在新能源汽车的前部加装保险杠,还有为保护驾驶员生命安全使用的安全气囊等,其防撞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对驾驶人员造成伤害的事故时有发生。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防撞技术只有一些简单的防撞措施,防撞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对驾驶人员造成伤害的事故时有发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固定在汽车底盘下端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前部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沿车身方向设置的齿条,所述齿条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啮合有固定在底板上的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上端均同轴设置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和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均设置在底板上,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后端均啮合有与底板上端设置的轨道板滑动配合的齿条板;两个所述齿条板之间通过若干个置于齿条上端的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前端延伸至底板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撞击板,所述底板与第二撞击板之间通过设置在齿条两侧的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撞击板前端设置有与其平行放置的第一撞击板,所述第一撞击板与第二撞击板之间设置有两个转动板,两个所述转动板均向着外侧倾斜,所述转动板的后端与第二撞击板为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的前端与第一撞击板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撞击板和第二撞击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板的第三弹簧,两个所述转动板之间设置有连接转动板与第二撞击板的第四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撞击板与两个所述转动板的前端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撞击板设置有可供两个所述转动板前端滑动的滑槽;所述第二撞击板设置有与一组所述转动板形状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转动板的转轴。优选的,所述齿条板下端设置有T形滑轨,所述轨道板上端设置有与T形滑轨形状对应的T形滑槽。优选的,所述齿条后端设置有与底板为滑动连接的L的形滑动块,所述齿条在底板上向后端滑动时可推动滑动块滑动,所述滑动块后端设置有固定在底板上的挡板,所述滑动块与挡板通过设置在底板上端的第五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上端为设置在汽车内底部的汽车刹车踏板,所述滑动块与汽车刹车踏板之间设置有固定在底板上的定滑轮,所述汽车刹车踏板与滑动块左端侧壁通过绕过定滑轮的钢丝绳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钢丝绳绕过定滑轮的部分设置有弧形挡板阻挡钢丝绳从定滑轮内部脱离。优选的,所述齿条上端固定设置有齿,所述齿上端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内部穿射有竖向设置的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两侧均固定套设固定有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朝向相反且左侧均啮合有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内部均穿射固定有第二齿轮轴,两个所述第二齿轮轴设置于底板上端两侧,两个所述第二齿轮轴上均套设有若干个轮子,两个所述第二齿轮轴上均套设的若干个轮子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左右两侧对应的轮子通过设置在底板上端的第六弹簧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齿轮轴后端部均设置有摩擦车轮装置,所述摩擦车轮装置包括第二齿轮轴后端部固定套设有的第四齿轮,两个所述第四齿轮内侧均啮合有第五齿轮,两个所述第五齿轮下端均啮合有设置在底板上端的第二齿条。优选的,所述第二齿条下端与底板为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齿条下端设置有T形滑块,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二齿条下端设置的T形滑块形状相对应的滑道。优选的,所述第二齿条两端的端面固定设置有摩擦块。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齿轮轴设置有固定在底板上的第二齿轮轴座,两个所述第五齿轮均设置有固定在底板上的齿轮轴座。本专利技术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较于传统的汽车其防撞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对驾驶人员造成伤害的事故时有发生相比,该装置减少在撞击时造成的车体变形,有效的减小了撞击能量,使得对车辆的损伤减小和对驾驶人员的安全得到大大的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立体图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齿条处配合关系详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齿条立体图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齿条板与第四弹簧配合关系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三齿轮处配合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刹车踏板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定滑轮处剖视图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摩擦车轮装置立体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0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装置,装配在底盘较高的车辆上,请参阅图1,包括固定在汽车底盘下端的底板6,底板6通过螺栓螺母固紧或是直接焊接在汽车底盘下端;所述底板6前部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沿车身方向设置的齿条8,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齿条8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啮合有固定在底板8上的第一齿轮9,齿条8沿其长度方向行进时可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9转动,两个所述第一齿轮9上端均同轴设置有第二齿轮10,两个所述第一齿轮9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其同轴设置的第二齿轮10同时转动,两个所述第一齿轮9和两个所述第二齿轮10的轴均设置在底板6上,两个所述第二齿轮10后端均啮合有与底板6上端设置的轨道板12滑动配合的齿条板11,当两个第二齿轮10不同旋向转动时,两个与其啮合的齿条板11会向左右两侧移动;两个所述齿条板11之间通过若干个置于齿条8上端的第一弹簧11-1固定连接,两个齿条板11向左右两侧移动的过程中会拉伸若干个第一弹簧11-1,若干个第一弹簧11-1起到了缓冲消能的作用。请参阅图1,所述齿条8前端延伸至底板6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撞击板4,所述底板6与第二撞击板4之间通过设置在齿条8两侧的第二弹簧7固定连接,第二撞击板4和第二弹簧7均处于汽车的外侧,所述第二撞击板4前端设置有与其平行放置的第一撞击板1,所述第一撞击板1与第二撞击板4之间设置有两个转动板2,两个所述转动板2均向着外侧倾斜,所述转动板2的后端与第二撞击板4为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2的前端与第一撞击板1为滑动连接,当第一撞击板1向着第二撞击板4方向移动的时候,转动板2一端会在第一撞击板1的内部滑动,另一端会在第二撞击板4上转动;所述第一撞击板1和第二撞击板4之间设置有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板2的第三弹簧3,两个所述转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在汽车底盘下端的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前部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沿车身方向设置的齿条(8),所述齿条(8)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啮合有固定在底板(8)上的第一齿轮(9),两个所述第一齿轮(9)上端均同轴设置有第二齿轮(10),两个所述第一齿轮(9)和两个所述第二齿轮(10)的轴均设置在底板(6)上,两个所述第二齿轮(10)后端均啮合有与底板(6)上端设置的轨道板(12)滑动配合的齿条板(11);两个所述齿条板(11)之间通过若干个置于齿条(8)上端的第一弹簧(11‑1)固定连接;所述齿条(8)前端延伸至底板(6)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撞击板(4),所述底板(6)与第二撞击板(4)之间通过设置在齿条(8)两侧的第二弹簧(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撞击板(4)前端设置有与其平行放置的第一撞击板(1),所述第一撞击板(1)与第二撞击板(4)之间设置有两个转动板(2),两个所述转动板(2)均向着外侧倾斜,所述转动板(2)的后端与第二撞击板(4)为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2)的前端与第一撞击板(1)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撞击板(1)和第二撞击板(4)之间设置有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板(2)的第三弹簧(3),两个所述转动板(2)之间设置有连接转动板(2)与第二撞击板(4)的第四弹簧(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在汽车底盘下端的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前部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沿车身方向设置的齿条(8),所述齿条(8)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啮合有固定在底板(8)上的第一齿轮(9),两个所述第一齿轮(9)上端均同轴设置有第二齿轮(10),两个所述第一齿轮(9)和两个所述第二齿轮(10)的轴均设置在底板(6)上,两个所述第二齿轮(10)后端均啮合有与底板(6)上端设置的轨道板(12)滑动配合的齿条板(11);两个所述齿条板(11)之间通过若干个置于齿条(8)上端的第一弹簧(11-1)固定连接;所述齿条(8)前端延伸至底板(6)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撞击板(4),所述底板(6)与第二撞击板(4)之间通过设置在齿条(8)两侧的第二弹簧(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撞击板(4)前端设置有与其平行放置的第一撞击板(1),所述第一撞击板(1)与第二撞击板(4)之间设置有两个转动板(2),两个所述转动板(2)均向着外侧倾斜,所述转动板(2)的后端与第二撞击板(4)为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2)的前端与第一撞击板(1)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撞击板(1)和第二撞击板(4)之间设置有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板(2)的第三弹簧(3),两个所述转动板(2)之间设置有连接转动板(2)与第二撞击板(4)的第四弹簧(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撞击板(1)与两个所述转动板(2)的前端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撞击板(1)设置有可供两个所述转动板(2)前端滑动的滑槽;所述第二撞击板(4)设置有与一组所述转动板(2)形状对应的凹槽(4-1),所述凹槽(4-1)内部设置有转动板(2)的转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板(11)下端设置有T形滑轨(11-2),所述轨道板(12)上端设置有与T形滑轨(11-2)形状对应的T形滑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8)后端设置有与底板(6)为滑动连接的L的形滑动块(13),所述齿条(8)在底板(6)上向后端滑动时可推动滑动块(13)滑动,所述滑动块(13)后端设置有固定在底板(6)上的挡板(14),所述滑动块(13)与挡板(14)通过设置在底板(6)上端的第五弹簧(15)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娜冯钊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