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内置的三维扫描装置及激光雷达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7170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内置的三维扫描装置及激光雷达,三维扫描装置包括:底座适于测量光的穿过;第一旋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具体包括:第一反射镜设置在第一旋转体内并反射测量光;第一转动件驱动第一旋转体在底座转动,转动轴线为竖直方向;第二旋转体连接第一旋转体,包括:第二反射镜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体内,测量光依次经过所述底座、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出射窗口后射向外界;第二转动件驱动所述第二旋转体在第一旋转体上转动,转动轴线为水平方向;出射窗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体上,适于测量光的穿过;摄像机固定在所述窗口的内侧,外界光穿过所述光学窗口后被所述摄像机接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三维扫描、可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内置的三维扫描装置及激光雷达
本技术属于环境监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线缆内置的三维扫描装置及激光雷达。
技术介绍
现有激光雷达三维扫描装置,采用电机线缆外置,与扫描装置分离的方法。中国专利CN206419431U公开了一种三维扫描头系统,该专利采用了两对蜗轮蜗杆传动和一对锥齿轮传动,控制扫描装置运动的电机均安装在扫描装置的下方,且该专利实现水平方向转动,需要同时控制两个电机按一定速度运动,且整个结构与激光雷达固定在一起,无法分离使用。中国专利CN201520245132.0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三维扫描转镜系统,该专利采用了两对齿轮传动和一对锥齿轮传动,多组轴承对转轴限位,控制扫描装置运动的电机均安装在扫描装置的下方,同样该专利实现水平方向转动,需要同时控制两个电机按相同方向相同速度运动,且整个结构与激光雷达固定在一起,无法分离使用。上述方案中,传动结构复杂,加工和装配难度大,控制电机难度大,线缆外置,存在线缆老化、破损的风险。现有三维扫描装置自身并没有可视化功能。为了实现可视化功能,通常与云台摄像机配合使用,控制云台运动方向与三维扫描装置转动保持一致。由于是两个独立的装置,为了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内置的三维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内置的三维扫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适于测量光的穿过;所述底座包括:内圈,所述内圈和外圈的底部相连接;外圈,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的凹槽内部设置线缆;第一旋转体,所述第一旋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旋转体包括: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体内并反射所述测量光,所述第一反射镜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旋转体在底座转动,转动轴线为竖直方向;第二旋转体,所述第二旋转体连接所述第一旋转体;所述第二旋转体包括: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体内,测量光依次经过所述底座、第一反射镜、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内置的三维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内置的三维扫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适于测量光的穿过;所述底座包括:内圈,所述内圈和外圈的底部相连接;外圈,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的凹槽内部设置线缆;第一旋转体,所述第一旋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旋转体包括: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体内并反射所述测量光,所述第一反射镜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旋转体在底座转动,转动轴线为竖直方向;第二旋转体,所述第二旋转体连接所述第一旋转体;所述第二旋转体包括: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体内,测量光依次经过所述底座、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出射窗口后射向外界,所述第二反射镜与竖直面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驱动所述第二旋转体在第一旋转体上转动,转动轴线为水平方向;出射窗口,所述出射窗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体上,适于测量光的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内置的三维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体进一步包括:入射窗口,所述第一反射镜上的反射光穿过所述入射窗口后被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所述第二旋转体内形成封闭的空间,所述封闭的空间充有干燥气体或为真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内置的三维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窗口包括第一窗片和第二窗片,所述第一窗片和第二窗片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维俊陈晓龙吴清早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