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实用换热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693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方便实用换热器系统,包括冷却供水、冷却水池、循环水箱和热交换管道,电器控制系统,所述循环水箱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与箱盖的四周螺纹连接,所述循环水箱的一端顶部安装有软水出水管,所述软水出水管的一侧设有软水进水管,用泵抽水循环,所述冷却水池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热冷交换装置,所述热冷交换装置的内部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中段安装有第一吊耳,所述循环水箱软水出水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水温探头,所述循环水箱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温探头,所述冷却水池的另一端底部连通有自来水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冷热温差交换原理进行物理降温,换热效率高,适合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实用换热器系统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为一种方便实用换热器系统。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然而,传统的换热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便于拆装,不便于清洗,也就不便于应用,为此,提出一种方便实用换热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实用换热器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冷热温差交换原理进行物理降温,换热效率高,适合推广和普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实用换热器系统,包括循环水箱以及设置在循环水箱内的第一吊耳,所述循环水箱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与箱盖的四周螺纹连接,所述循环水箱的一端顶部安装有软水出水管,所述软水出水管的一侧设有软水进水管,所述第一吊耳底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热冷交换装置,所述软水出水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水温探头,所述循环水箱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温探头,所述循环水箱的另一端底部连通有软水管,所述软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循环水箱的一端外部固定安装有电气箱,所述电气箱上装配有第一温控表和第二温控表,所述第一温控表上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报警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水温探头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温控表的信号输入端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水温探头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温控表的输入端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温控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磁阀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循环水箱的一端设有溢流管。优选的,所述热冷交换装置包括出水直行管、螺旋盘管和进水直行管,所述螺旋盘管的两端分别与出水直行管和进水直行管连通,所述出水直行管与软水出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直行管与软水进水管连通。优选的,所述箱盖的顶部四角相互对称安装有四组第二吊耳。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箱的底部四角相互对称安装有四组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安装有刹车片。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箱的正面通过梯子与箱盖的正面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热冷交换装置制作加工简单,采用简单盘绕,焊上接头即可,节约成本;2、清洗除垢方便,由于水垢只产生于管道外壁,可以整个浸泡式化学除垢,也可移出人工手动除垢。不像其它产品无论水垢堵塞在管道内壁还是外壁,无论化学还是手工除垢都非常困难,还极易损坏装置。而且以下几类装置拆开后很难恢复原状,组装困难,易漏水;3、由于配备智能温度检测处理系统,专用水池不需人工补给换水和加水,全是自动进行处理;4、为了预防结垢问题产生影响降温,该装置同时也采用智能检测系统,判断因水垢过重而造成的软化专用水不能降温,而及时报警,提示操作人员该进行维护保养处理。省去了专门人员定时检查的麻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热冷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冷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循环水箱、2箱盖、3紧固螺栓、4软水出水管、5软水进水管、6第一水温探头、7溢流管、8第一温控表、9第二温控表、10报警灯、11梯子、12第二水温探头、13软水管、14热冷交换装置、141出水直行管、142螺旋盘管、143进水直行管、15支撑架、16第一吊耳、17第二吊耳、18万向轮、19电磁阀、20电气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实用换热器系统,包括循环水箱1以及设置在循环水箱1内的第一吊耳16,所述循环水箱1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3与箱盖2的四周螺纹连接,所述循环水箱1的一端顶部安装有软水出水管4,所述软水出水管4的一侧设有软水进水管5,所述第一吊耳16底部安装有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底部设有热冷交换装置14,所述软水出水管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水温探头6,所述循环水箱1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温探头12,所述循环水箱1的另一端底部连通有软水管13,所述软水管13上安装有电磁阀19,所述循环水箱1的一端外部固定安装有电气箱20,所述电气箱20上装配有第一温控表8和第二温控表9,所述第一温控表8上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报警灯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水温探头6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温控表8的信号输入端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水温探头12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温控表9的输入端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温控表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磁阀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循环水箱1的一端设有溢流管7。具体的,所述热冷交换装置14包括出水直行管141、螺旋盘管142和进水直行管143,所述螺旋盘管142的两端分别与出水直行管141和进水直行管143连通,所述出水直行管141与软水出水管4连通,所述进水直行管143与软水进水管5连通,该热冷交换装置14制作加工简单,采用简单盘绕,焊上接头即可,节约成本,所述螺旋盘管142完全浸泡在开式冷却水池里,采用水冷降温,开式冷却水池容积足够。具体的,所述箱盖2的顶部四角相互对称安装有四组第二吊耳17,便于起吊装置。具体的,所述循环水箱1的底部四角相互对称安装有四组万向轮18,所述万向轮18上安装有刹车片,通过安装万向轮18和刹车片的配合作用,便于装置的移动和运输。具体的,所述循环水箱(1)的正面通过梯子(11)与箱盖(2)的正面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由于自来水或地下水是硬水,再遇热过程中会在管道外壁逐渐形成水垢,并越积越多,影响降温,所以该装置还配备第一温控表8即软水温度检测表,当温度达到不能降温时,报警灯10发出警报,提示该进行维护保养了,把整个螺旋盘管142拿出来,进行化学除垢和人工机械刮除式除垢后即可投入使用,从热冷交换装置14的一端进入热水,流经底部逐渐绕关螺旋上升N圈经过热交换冷却后经另一端流出,变成要求的冷水,采用整体浸泡式,将该装置沉入自来水(或一般地下水)专用池,对管壁,同时对内部热水进行热交换而降温。专用水池的温度采用温度传感器方式进行温度监测,当水池温度达到影响降温时,采用自动补水、排水方法实现专用水池温度基本平衡。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实用换热器系统,包括循环水箱(1)以及设置在循环水箱(1)内的第一吊耳(16),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1)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3)与箱盖(2)的四周螺纹连接,所述循环水箱(1)的一端顶部安装有软水出水管(4),所述软水出水管(4)的一侧设有软水进水管(5),所述第一吊耳(16)底部安装有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底部设有热冷交换装置(14),所述软水出水管(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水温探头(6),所述循环水箱(1)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温探头(12),所述循环水箱(1)的另一端底部连通有软水管(13),所述软水管(13)上安装有电磁阀(19),所述循环水箱(1)的一端外部固定安装有电气箱(20),所述电气箱(20)上装配有第一温控表(8)和第二温控表(9),所述第一温控表(8)上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报警灯(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水温探头(6)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温控表(8)的信号输入端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水温探头(12)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温控表(9)的输入端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温控表(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磁阀(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循环水箱(1)的一端设有溢流管(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实用换热器系统,包括循环水箱(1)以及设置在循环水箱(1)内的第一吊耳(16),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1)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3)与箱盖(2)的四周螺纹连接,所述循环水箱(1)的一端顶部安装有软水出水管(4),所述软水出水管(4)的一侧设有软水进水管(5),所述第一吊耳(16)底部安装有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底部设有热冷交换装置(14),所述软水出水管(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水温探头(6),所述循环水箱(1)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温探头(12),所述循环水箱(1)的另一端底部连通有软水管(13),所述软水管(13)上安装有电磁阀(19),所述循环水箱(1)的一端外部固定安装有电气箱(20),所述电气箱(20)上装配有第一温控表(8)和第二温控表(9),所述第一温控表(8)上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报警灯(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水温探头(6)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温控表(8)的信号输入端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水温探头(12)的信号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李光德潘准曾庆兵黎川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营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