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6173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9 08:48
一种换热器,其包括进口集流管、出口集流管以及若干流通管,所述进口集流管设有用以供所述流通管插入的冲孔及与位于所述冲孔相反一侧的内侧面,所述流通管包括通道以及自所述冲孔插入所述进口集流管内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设有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第一端面,位于所述第一端上的顶壁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面的缺口,所述通道部分暴露于该缺口,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内侧面之间在所述进口集流管的轴线方向上形成制冷剂主通道,所述缺口与所述通道在垂直于所述轴线方向的方向上形成制冷剂分配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缺口,能够将更大面积的通道暴露出来,从而使流体分布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属于微通道换热器领域。
技术介绍
请参图1至图3所示,现有的微通道换热器100 '通常包括进口集流管^、出口集流管2'、连通两集流管的若干扁管3 '及设置在相邻扁管间的若干翅片4 '。所述进口集流管P中设有分配管5'。所述进口集流管P和出口集流管2'平行排布。扁管3丨相互平行排列。 请参图2及图3所示,所述扁管3 '大致呈矩形,其包括两端面31 '、顶壁32 '、底壁33'、两侧壁34'以及位于所述顶壁32'与底壁33'之间的若干微通道35',所述微通道35'被若干隔板36'相互隔开。所述微通道35'用以供流体通过。 请参图4所示,所述进口集流管I '的管壁面上设有冲孔,冲孔与扁管3丨相配合,扁管3丨的端面31丨大致插入到进口集流管I丨的中央位置。分配管5丨插入在进口集流管I ^中,在分配管5'的管壁上开有一定数量间隔排列的通孔51 '。 微通道换热器100 ’的工作原理是:流体通过分配管5 ’上的通孔51 ’分流,从对应扁管的端面31'上的微通道35 ^进入到扁管中。流体在扁管内流动的过程中与外界的空气发生热交换。在理想的情况下,流体应均匀的分配到每个扁管3 '的微通道35'内,以保证换热器的最佳运行效率。然而,实际使用中,换热器入口的流体状态为气、液两相,由于气、液相流体的密度相差较大,受到重力作用会产生气、液分离现象,特别是在集流管竖直放置时,会造成液态流体聚集在集流管的下端,导致流体在扁管3 '中的分配不均。另外,流体进入进口集流管I ^后,由于受到集流管及扁管阻力的影响,也会造成流体在扁管3'中的分配不均。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扁管3 '的端面31'的面积很小,加上微通道35'的入口孔非常小,因此会导致流体进入微通道35 '的流速小,这种低流速的状况更加重了气、液分离现象,使得微通道换热器100 '的换热效率不高。 另外,现有技术中有扁管长度不一致的多流程换热器,其中长度较长的扁管直接作为流程的分隔板,该分隔板可能会设置开口以便于将第一流程中的制冷剂导向第二流程。但是,单一流程内的集流管上所连接的扁管仍然存在制冷剂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换热器的效率,提高流体分配的均匀性是业界研发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流体分配均匀性的换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其包括进口集流管、出口集流管以及位于所述进口集流管与出口集流管之间的若干流通管,所述进口集流管设有用以供所述流通管插入的冲孔及与位于所述冲孔相反一侧的内侧面,所述流通管包括顶壁、底壁、两侧壁以及位于所述顶壁与底壁之间的通道,所述流通管还包括自所述冲孔插入所述进口集流管内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设有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第一端面,位于所述第一端上的所述顶壁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面的缺口,所述通道部分暴露于该缺口,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内侧面之间在所述进口集流管的轴线方向上形成制冷剂主通道,并且所述制冷剂主通道沿所述轴线方向横贯所述进口集流管,所述缺口与所述通道在垂直于所述轴线方向的方向上形成制冷剂分配通道。 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流通管还包括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出口集流管内的第二端,所述缺口仅设置于所述流通管的一端,而所述流通管的第二端未设置该缺口,所有的流通管长度相同。 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制冷剂主通道内的分配管,所述分配管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端面且与所述第一端面平行的直板,所述直板设有对应于所述流通管的通道的穿孔。 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分配管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直板的弧形外壁,所述弧形外壁抵靠于所述进口集流管的内侧面。 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流通管与所述分配管左右并排设置;从所述进口集流管的截面上观察,所述第一端在插入所述进口集流管后超过所述进口集流管的中心,所述流通管与所述分配管合起来占据了所述进口集流管绝大部分的内部空间。 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进口集流管的内侧面上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第一端面且与所述第一端面平行,所述分隔板设有对应于所述流通管的通道的穿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其包括进口集流管、出口集流管、位于所述进口集流管内的分配管、以及位于所述进口集流管与出口集流管之间的若干流通管,所述进口集流管设有用以供所述流通管插入的冲孔及与位于所述冲孔相反一侧的内侧面,所述流通管包括顶壁、底壁、两侧壁以及位于所述顶壁与底壁之间的通道,所述流通管还包括自所述冲孔插入所述进口集流管内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设有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第一端面,位于所述第一端上的所述顶壁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面的缺口,所述通道部分暴露于该缺口,所述第一端还设有与所述分配管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分配管设有对应于所述通道的穿孔。 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端面为曲面且延伸靠近所述进口集流管的内侧面;所述分配管自所述进口集流管的轴线方向上穿过所述凹槽,所述凹槽为圆弧形且大于二分之一圆周。 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有的流通管长度相同,所述凹槽自所述第一端面的中部朝远离所述内侧面的方向凹设。 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分配管为圆管且抵靠于所述进口集流管的内侧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流通管上设置缺口,能够将更大面积的通道暴露出来,增大了通道的进口表面积,从而使流体分布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扁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画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沿图1中A ^ - A ;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换热器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扁管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画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沿图5中A- A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图8于另一实施方式中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分配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8于再一实施方式中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图5中的扁管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画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图11中分配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15是图5中的扁管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画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图8于再一实施方式中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换热器100,其包括进口集流管1、出口集流管2、位于所述进口集流管I与出口集流管2之间的若干流通管3、以及设置在相邻流通管3间的若干翅片4。所述换热器100在本专利技术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流通管3为扁管。 所述进口集流管I及出口集流管2相互平行且位于所述换热器100的两侧。为了提升整个换热器100的耐压强度,所述进口集流管I及出口集流管2均为圆筒形。 请参图6及图7所示,所述流通管3大致呈矩形,其包括第一端面31、第二端面39、顶壁32、底壁33、两侧壁34以及位于所述顶壁32与底壁33之间的通道35。在本专利技术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道35为微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其包括进口集流管、出口集流管以及位于所述进口集流管与出口集流管之间的若干流通管,所述进口集流管设有用以供所述流通管插入的冲孔及与位于所述冲孔相反一侧的内侧面,所述流通管包括顶壁、底壁、两侧壁以及位于所述顶壁与底壁之间的通道,所述流通管还包括自所述冲孔插入所述进口集流管内的第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设有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第一端面,位于所述第一端上的所述顶壁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面的缺口,所述通道部分暴露于该缺口,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内侧面之间在所述进口集流管的轴线方向上形成制冷剂主通道,并且所述制冷剂主通道沿所述轴线方向横贯所述进口集流管,所述缺口与所述通道在垂直于所述轴线方向的方向上形成制冷剂分配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包括进口集流管、出口集流管以及位于所述进口集流管与出口集流管之间的若干流通管,所述进口集流管设有用以供所述流通管插入的冲孔及与位于所述冲孔相反一侧的内侧面,所述流通管包括顶壁、底壁、两侧壁以及位于所述顶壁与底壁之间的通道,所述流通管还包括自所述冲孔插入所述进口集流管内的第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设有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第一端面,位于所述第一端上的所述顶壁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面的缺口,所述通道部分暴露于该缺口,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内侧面之间在所述进口集流管的轴线方向上形成制冷剂主通道,并且所述制冷剂主通道沿所述轴线方向横贯所述进口集流管,所述缺口与所述通道在垂直于所述轴线方向的方向上形成制冷剂分配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管还包括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出口集流管内的第二端,所述缺口仅设置于所述流通管的一端,而所述流通管的第二端未设置该缺口,所有的流通管长度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制冷剂主通道内的分配管,所述分配管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端面且与所述第一端面平行的直板,所述直板设有对应于所述流通管的通道的穿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管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直板的弧形外壁,所述弧形外壁抵靠于所述进口集流管的内侧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管与所述分配管左右并排设置;从所述进口集流管的截面上观察,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